通过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基于ArcGIS平台,广泛收集中亚地区最新的活动断裂和地震构造研究资料,编制了中亚地区地震构造图和地震区划图。图件范围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震构造图中标绘了发震断层(活动断层)的位置、活动性质和断层名称,以及1960年至2020年5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区划图中以未来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加速率峰值(PGA)为指标,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这些图件可用于中亚地区的活动构造和地震灾害研究,为中亚地区的大型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罗浩
通过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基于ArcGIS平台,构建了西亚地区地震区划图。地震区划图以伊朗地震研究机构的图件为基础,并广泛收集最新的活动断裂研究资料,图件范围包括伊朗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图中标绘了发震断层(活动断层)的位置、活动性质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以及1960年至2019年5级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区划图中以未来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加速率峰值(PGA)为指标,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图件可用于西亚地区的活动构造和地震灾害研究,为西亚地区的大型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刘志成
该数据来源于地球物理课题组ANTILOPE-I的原始地震数据,主要包含西藏西部地区的走时数据。全部数据采用人工手动拾取的办法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采用带宽滤波,滤波范围0.05-2Hz。由于采用远震数据,所以在采集过程中使用了互相关的办法对波形进行“对齐”。数据质量良好,因为所提取的数据均来自于全球地震目录定位的大于5.5级的地震,并且每一个事件均有明显的起跳点。该数据的公布可以使其他地震学家利用该数据对该地区的地下结构进行重建和分析。
张衡
我们基于中国数字测震台网记录的发生在印度洋的8个地震(2009-2018)的波形资料,利用观测和三维理论波形互相关方法,获得了印度、尼泊尔和中国西南部地区的929个高质量的ScS-S走时残差(Differential traveltimes.dat)。这些时差显示出高达10s的横向变化,表明D”区剪切波速度在横向300km的距离上可以达到7%。结果表明,化学异常和可能的熔体有助于古老的俯冲带下地幔底部结构的形成,我们的研究为此提供了新的观测证据。
李国辉, 白玲
泛第三极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其地震活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在泛第三极地区(北纬0-56度,东经43-139度)1960年以来发生M≥6级地震3809次,其中M≥8级地震59次,M=7.0-7.9级地震689次, M=6.0-6.9级地震3061次。地震主要发生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印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苏来曼山脉的山麓地区,以及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扎格罗斯山脉地区。
王继
该数据包括公元前2300 年至公元2005 年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各级地震,共33 万余条目录,每条包括地震时间、震中经度、震中纬度、震源深度、定位精度和震级。本数据由国家地震局首先发布。 中国地震目录包含一个Mapinfo 图层(Total_0510Time)和后缀名分别为.TAB,.MAP,.DAT,.ID 的文件,它们的功能如下: TAB:主文件,包含表格数据结构及实体数据格式字段; MAP:包含地图对象的地理数据文件; ID:图形对象文件(MAP)的索引文件; DAT:表格数据文件。
马瑾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