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包含了2008-03-11至2012年4月11日阿柔冻融观测站的大孔径闪烁仪(LAS)观测数据,仪器型号为BLS450,产自德国。LAS发射端与接收端相距2390m ;LAS发射端经纬度为100°28′16.4″E,38°03′24.3″N;接收端经纬度为100°27′25.9E″,38°02′18.1N″;发射端离地高度为11.2m;接收端离地高度为11.5m;LAS有效高度为9.5m。 观测内容为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Cn2)。LAS发射端发射频率为5Hz,接收端数据1分钟平均输出,数据最终处理为30分钟的平均周期。 数据以csv格式存储,文件命名规则为WATER_LAS_阿柔_yyyymmdd-yyyymmdd(yyyymmdd-yyyymmdd为观测起止时间),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None表示。 数据更新至2012年4月,具体时间范围为:20080311-20081031,20090101-20120411。
刘绍民, 李新, 徐自为
此数据集包含了阿柔冻融观测站2007-07-25至2015-4-27间的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中东部地区的阿柔乡草大板村瓦王滩牧场。经纬度为100°28′E,38°03′N,海拔高度为3032.8m。试验场建在黑河上游支流八宝河南侧的河谷高地上,周围地势相对平坦开阔,自东南向西北略有倾斜下降,南北两侧约3km外是连绵的山丘和高山,符合大气边界层近地层理论中水平均匀下垫面的要求。瓦王滩牧场是当地牧民的冬季牧场,夏季牧草长势良好,植被高度在20-30cm之间。 观测项目有:大气风温湿梯度观测(2m和10m)、气压、降水、辐射四分量、多层土壤温度(10cm、20cm、40cm、80cm、120cm和160cm)、土壤水分(10cm、20cm、40cm、80cm、120cm和160cm)及土壤热通量(5cm和15cm)。 原始的采集器输出数据为0级;初步整理后,没有任何的删除,但是标出疑似有问题的数据为1级;统一整理成30分钟采样周期并经过质量控制的为2级。整理后的将数据逐月存储,命名规则为:站点名+数据级别+AMS+数据日期。建议普通用户用2级以上的数据。 数据观测起始于2007年7月25日,观测至今,之后数据见HiWATER 水文气象网观测数据(http://www.heihedata.org/hiwater/hmon),详细信息请参见下面“其他在线资源”中的“气象水文通量数据使用指南”。
胡泽勇, 马明国, 王维真, 晋锐, 黄广辉, 张智慧, 谭俊磊
该数据集包含了从2008年7月14日至2012年4月30日的阿柔冻融观测站所有的涡动相关通量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中东部地区的阿柔乡草大板村瓦王滩牧场,经纬度为100°27′52.9″E,38°02′39.8″N,海拔高度为3032.8m。试验场周围地势相对平坦开阔,自东南向西北略有倾斜下降,符合大气边界层近地层理论中水平均匀下垫面的要求。 观测项目有:水平风速Ux(m/s),水平风速Uy(m/s),垂直风速Uz(m/s),超声温度Ts(摄氏度),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水汽浓度h2o(g/m^3),气压press(KPa)及超声信号异常标志diag_csat。 仪器架高是3.15m,超声朝向是方位角86°,Li-7500与CSAT3距离是22cm,数据采样频率是每秒10Hz。 数据分三级发布:Level0为原始仪器数据;Level1为Campbell公司自带软件实时输出的通量数据包括显热通量(Hs)、潜热通量(LE_wpl)以及CO2通量(Fc_wpl);Level2为后处理的30分钟通量数据,处理过程包括野点剔除、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WPL修正以及初步质量控制等。处理后的数据以.csv格式逐月存储。命名规则为:站点名+数据级别+EC+数据日期。建议普通用户使用Level2数据。详细信息请参见下面“其他在线资源”中的“气象水文通量数据使用指南”和“涡动相关通量观测指导手册”。 后续观测在hiwater试验中,数据链接:http://www.heihedata.org/hiwater/mso
王维真, 马明国, 李新, 晋锐, 黄广辉, 张智慧, 谭俊磊
2007年10月19日-25日期间,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天然草场开展了多频率、多极化、多角度的地基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包括X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7年10月20日-25日),S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7年10月20日-25日),K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7年10月19日-24日),Ka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7年10月20日-24日),主要观测目标为地表的冻融状态对微波亮温的影响。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冻/融土的微波辐射传输正向模型和参数反演算法提供基础数据。 地基微波辐射计的连续观测在阿柔样方1开展,地表类型为干枯状天然草地。地面实况观测数据包括自记观测和人工观测两部分: 1)自记观测:温度探头获得的0cm、5cm、10cm、15cm和20cm土壤温度数据,观测时段为2007年10月21日-25日;TDR探头获得的浅层(0-5cm)、5cm、10cm、15cm及20cm土壤水分,观测时段从2007年10月19日-21日,两者观测时间步长均为5分钟; 2)人工观测:包括手持式外红温度计测量的地表辐射温度;玻璃管温度计测量的0cm、5cm、10cm、15cm和20cm土壤温度;针式温度计测量的0-5cm平均土壤温度,测量时间步长为30分钟,观测时段为2007年10月19日-21日。
白云洁, 曹永攀, 郝晓华, 晋锐, 李弘毅, 李新, 李哲, 秦春, 王维真
2008年4月5日-8日期间,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平整裸土(N38º03.639';E100º26.793';2998m)开展了多频率多极化多角度的地基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包括S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4月6日-8日),C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8年4月7日-8日),K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4月5日-8日)及Ka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4月5日)。主要观测目标为地表的冻融状态对微波亮温的影响。 该场地为平整裸土,初始含水量较干约14%,后经人工均匀浇水,含水量可达30%左右。土壤水热观测场布置在微波辐射计观测场东侧,包括5cm土壤温度自动观测(10分钟观测步长);5cm,10cm,20cm和30cm土壤温度人工观测(采用针式温度计,1小时观测步长);5cm,10cm,20cm和30cm土壤水分自动观测(10分钟观测步长)。本数据可为发展冻/融土壤的微波辐射传输正向模型和微波遥感反演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本数据集包括7个文件,分别为:S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C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K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Ka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土壤温度自动观测数据,温度人工观测数据,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其中水分数据和温度数据都以Excel表格存贮。
曹永攀, 车涛, 郝晓华, 晋锐, 李哲, 王维真, 吴月茹
为配合航空遥感试验和地面同步观测试验,在寒区水文试验加强观测期间(2008年3月至4月),在冰沟、阿柔和扁都口三个加密观测区开展了11次移动气象观测。本移动气象观测系统由气象观测系统和GPS观测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GPS系统记录位置信息,气象观测系统记录气象观测数据。由于两者记录是分别存储的,因此两者之间通过观测时间进行关联。观测数据主要包括:3.03m(车高1.84m+风杯高1.19m)的风速风向;3.04m(车高1.84m+温湿高1.2m)的空气温湿度、地表温度(观测高度:车高1.84m+地表温度高1.06m)和总辐射(观测高度车高1.84m+总辐射高1.39m)。数据的观测时间和地点如下: 2008-3-15,大冬树山垭口—阿柔 2008-3-18,扁都口—祁连县 2008-3-19,阿柔—扁都口 2008-3-20,祁连—民乐 2008-3-21,民乐—张掖 2008-3-22,冰沟—大冬树山垭口 2008-3-24,冰沟—大冬树山垭口 2008-3-29,冰沟—大冬树山垭口 2008-3-30,冰沟—大冬树山垭口 2008-3-31,祁连县—阿柔 2008-4-01,阿柔 数据按日期存储,文件命名规则WATER_Mobile_ AWS_yyyymmdd(yyyymmdd为观测日期)。
胡泽勇, 谷良雷, 孙方林, 高洪春, 马伟强, 李茂善, 周秀云, 候旭红, 任艳霞, 马晓伟
2007年10月17日夜间,在阿柔样方2开展了Envisat ASAR数据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23:04BJT。阿柔样方2为3Grid×3Grid,每个Grid为30m×30m,共计25个采样点(包含中心点和角点)。 与卫星过境同步,在阿柔样方2,采用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获取土壤体积含水量;采用WET土壤水分速测仪测量获得土壤体积含水量、电导率、土壤温度及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获得地表辐射温度;并采用100cm^3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同时还对植被一些参数进行了相关调查,主要包括植被高度、覆盖度、植被含水量。地表粗糙度信息请参见“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阿柔加密观测区地表粗糙度数据集 ”元数据。 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及冻融状态算法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白云洁, 郝晓华, 晋锐, 李弘毅, 李新, 李哲
2008年10月9日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和扁都口加密观测区测量了土壤质地数据。主要观测内容为土壤质地和土壤温度。该数据可以作为该地区土壤质地的参考值。 土壤取样位置没有记录下来。测量方法为吸管法。数据以Excel格式存储。
潘金梅, 赵少杰
2008年6月19日,在阿柔样方1、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开展Envisat ASAR同步土壤水分观测及探地雷达观测,获取各样方的土壤水分信息;探地雷达开展了1个样带的工作。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11:17BJT。包括POGO便携式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温度、损耗正切、土壤电导率、土壤介电常数实部及虚部;针式温度计获得的0-5cm平均土壤温度。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遥感反演地表温度及蒸散发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本数据集包括4个文件或文件夹,分别为:ASAR数据、阿柔样方1观测数据、阿柔样方2观测数据、阿柔样方3观测数据。
曹永攀, 盖春梅, 韩旭军, 晋锐
2008年3月12日,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公路附近的平坦地面上进行了光谱测量。地面覆盖有10cm左右的积雪。测量的地物包括雪、砂石、草、冰。 数据为ASCII格式,可以使用记事本、写字板等软件打开。文件前5行为文件头,描述了数据的相关信息;之后两列数据,一列代表波长(nm),一列代表反射率(百分反射率)。 原始数据中文件为ASD自带格式,用ASD Viewspec软件打开。
彭丹青, 郑越
本数据集包括激光式雨滴谱仪(PARSIVEL)获取的上游试验的不同类型降雨的雨滴谱资料,包括降水粒子粒径信息和其下落末速度的信息。此外利用滴谱数据可以计算得到对应X波段的双偏振雷达参数:差分反射率ZDR和差分传播相移常数 KDP。 滴谱仪取样面积:5400mm^2,液体粒子的直径范围:0.2-5mm,固体粒子的直径范围为:0.2-25mm。 观测地点在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N39.06°,E100.44°,3002m);观测时间从2008年3月14日开始到2008年4月14日结束,采样间隔时间为30秒。
楚荣忠, 赵果, 胡泽勇, 张彤, 贾伟
本数据集包含2008年黑河上游祁连县阿柔乡(具有高海拔和复杂地形特征)的车载双偏振多普勒雷达观测数据。观测内容是250m×250m水平网格上每10分钟的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高质量连续估测数据。观测地点: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39.06°N,100.44°E,3002m),观测时间从2008年3月14日开始到2008年4月14日结束。 观测试验的目的是利用同时进行的降水粒子滴谱仪观测和地面降水加密观测来探索在高寒区利用雷达联合观测并反演地面降水类型和强度的方法,建立系统化和连续的雷达观测数据集。具体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性能指标参加数据中的说明文档。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性能指标:径向分辨率150m,方位分辨率1,体扫10~22层,扫描周期10分钟。可同时获得ZH,ZDR,KDP等偏振信息量。
楚荣忠, 赵果, 胡泽勇, 张彤, 贾伟
本数据包括上游寒区水文试验中阿柔样方1(A1),阿柔样方2(A2),阿柔样方3(A3),阿柔样带1(L1),阿柔样带2(L2),阿柔样带3(L3),阿柔样带4(L4),阿柔样带5(L5)和阿柔样带6(L6)中各采样点的粗糙度测量原始照片,及表面高度标准离差(cm)和相关长度(cm)的计算结果。每个采样点均按照南北向和东西向分别测量1次,粗糙度板长110cm,测量点间距1cm。阿柔各样方在预试验期时为3Grid×3Grid,加强试验期时扩展为4Grid×4Grid,每个Grid均为30m×30m;阿柔各样带为南北向朝向,样带上各采样点间距为100m。相片命名规则如下,以A3-1EW为例,表示阿柔样方3(A3)中的1号采样点东西向的粗糙度板测量照片。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微波遥感算法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粗糙度数据通过数码照相采集,然后在ArcView软件下,对照片中每根辐条的顶端以及板子的四角做手工数字化采样,获得其图像坐标值,经过几何校正后,计算得到每根辐条的高度,然后按公式计算表面高度标准离差和表面相关长度。其计算公式见《微波遥感》第二卷234-236页。 粗糙度数据中首先是样点名称,之后数据正文包括4列(编号、文件名、标准离差、相关长度)。每一个文件名,即txt文件对应一张采样照片,标准离差(cm)与相关长度(cm)即代表了粗糙度。之后是每张照片中101根辐条的长度,属于中间结果,用以检查校正。 本数据集按照每个样方和样带分别组织,共包括9个文件夹,分别为:ARou_SampleArea1,ARou_SampleArea2,ARou_SampleArea3,ARou_SampleLine1,ARou_SampleLine2,ARou_SampleLine3,ARou_SampleLine4,ARou_SampleLine5和ARou_SampleLine6。
曹永攀, 车涛, 韩旭军, 晋锐, 李新, 李哲, 王树果
本数据集为L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和红外热像仪传感器于2008年04月1日下午获取,地点在冰沟-阿柔飞行区。 其中L波段频率为1.4GHz,后视35度观测,获取双极化(H和V)信息。飞机12:48(北京时间,下同)从张掖机场起飞,16:35降落。13:20-13:58在冰沟摄区工作,观测了8-2、8-6、8-11和8-17四条航线,飞行高度5000m左右,飞行速度260km/hr左右。14:04-15:27完成预定的阿柔10条航线飞行任务,15:33-15:53加飞了6-2、6-3和6-4线,飞行高度4100m左右,飞行速度260km/hr左右。16:12飞过7-9水库定标线,航高100m,但水面结冰,完成观测。 原始数据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微波辐射计数据、红外热像仪数据和GPS数据。其中微波辐射计L波段属非成像观测,由文本文件记录瞬时观测获得的数码值,GPS数据记录飞行时的经纬度以及飞机姿态参数等,热像仪波长范围7.5-13微米,视场角24×18º,320×240像元。使用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时需要根据定标系数将记录的数码值转换为亮温值(定标系数文件与原始观测数据归档在一起)。同时,通过微波辐射计和GPS各自的时钟记录,可以将微波观测与GPS记录联系起来,给微波观测匹配地理坐标信息。由于微波辐射计观测分辨率较粗,数据处理中一般忽略飞机的航偏、翻滚以及俯仰效应。根据使用目标及飞行相对航高(H),在定标和坐标匹配后,还可以将观测信息栅格化,L和K波段的分辨率(x)与观测足迹(footprint)可以认为一致,参考分辨率为:L波段,x=0.3H。经过以上各步处理后,可以获得用户能够直接使用的产品。红外热像仪数据需要进行几何校正并镶嵌才能使用,但该日热像仪数据不完整且几何变形大,目前还难以使用。
王树果, 王旭峰, 车涛, 赵凯, 金吉南, 肖青, 刘强
2008年03月15日,在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开展了Envisat ASAR数据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 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11:35BJT。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均为4Grid×4Grid,每个Grid为30m×30m。为保证同步效率,仅在每个Grid的角点进行采样测量。 在阿柔样方2采用POGO便携式土壤水分传感器获得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损耗正切、土壤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及虚部;针式温度计获得0-5cm平均土壤温度;手持式红外温度计获得3次地表辐射温度;并采用100cm^3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 在阿柔样方3采用POGO便携式土壤水分传感器获得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损耗正切、土壤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及虚部;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获取土壤体积含水量;针式温度计获得0-5cm平均土壤温度;手持式红外温度计获得3次地表辐射温度;并采用100cm^3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地表粗糙度信息请参见“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阿柔加密观测区地表粗糙度数据集 ”元数据。此外,还在阿柔样方1开展了同步探地雷达观测。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及冻融状态算法提供基本地面数据集。
曹永攀, 顾娟, 韩旭军, 晋锐, 李哲, 王维真, 吴月茹, 历华, 于梅艳, 赵金, Patrick Klenk, 袁小龙
本数据为2008年6月23日,在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开展的针对PROBA CHRIS数据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观测项目包括样方调查、粗糙度、BRDF、鱼眼相机测量LAI。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高光谱遥感反演生物物理参数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1. 样方调查: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数据存储:Excel格式表格。调查内容:GPS位置、物种、数量、高度、物候、盖度、叶绿素。(1)GPS点号,用GARMIN GPS 76记录。(2)物种采用人工识别的方法。(3)数量采用人工数的方法。(4)自然高度用卷尺测量,4-5个重复。(5)物候采样用人工估计的方法。(6)盖度采用50cm×50cm的网格,网格大小为5cm×5cm,人工估计的方法。(7)叶绿素含量用SPAD 502 叶绿素仪测量,多个重复。 2. 粗糙度测量:自制粗糙度板和照相机。处理后数据为文本格式。 3. BRDF观测:ASD FieldSpec光谱仪,350~2500 nm;参考板信息:20%参考板;北师大2008年新制多角度观测架一台。存储方式: 处理后的反射率和透射率是文本格式。 4. 鱼眼相机测量LAI:佳能EOS40D相机和佳能EF15/28鱼眼镜头以及相机支架观测对象:狼毒、牧草。拍摄方法:大部分照片为从上向下拍摄,较高的作物拍摄时采取从下向上拍摄,特殊情况下,比如光线太强时,采取向下倾斜45度拍摄。具体拍摄情况见数据说明文档。存储方式:该数据包括拍摄的原始照片,以及用can_eye5.0软件处理以后的结果。原始照片格式为JPG,处理结果文件格式为Excel表格。 本数据集包括: (1)阿柔样方2波谱仪观测数据 (2)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多角度观测数据 (3)阿柔样地2和阿柔样地3粗糙度照片 (4)鱼眼相机观测数据 (5)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样方调查记录表
曹永攀, 丁松爽, 郝晓华, 董建, 屈永华, 余莹洁
2008年7月22日,针对7月23日的LandSat TM数据,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开展了狼毒和棘豆盖度的加密调查,主要通过照相法观测狼毒覆盖度,并开展样方调查工作。本数据可为TM卫星数据反演毒草覆盖度提供基本的地面验证数据集。 1. 照相法观测狼毒覆盖度。样方规格:51m×51m,针对不同的覆盖度共计调查了10个样方,每个大样方分为17×17个3m×3m的格子。在格子角上采用普通相机拍照,每个样方拍摄324张。照相:使用的相机为尼康D80,标配18-135mm镜头,照相高度为1.5米,正对地面向下照。 2. 样方调查数据存储:Excel格式表格。主要调查的项目有:GPS点号、物种、株数、高度、覆盖度、生物量。(1)GPS点号用GARMIN GPS 76记录。(2)物种采用人工识别的方法。(3)株数采用人工数的方法。(4)高度用卷尺测量,4-5个重复。(5)覆盖度采用人工估计的方法。在0.5m×0.5m的大格子内细分为100个小格,数其中狼毒所占格数。(6)生物量取0.5m×0.5m样品,称鲜重,杀青后烘干,称干重。 该数据集包括:同步TM影像文件夹,样方覆盖度调查照片文件夹,GPS记录点文件、覆盖度文件,样方调查表文件(包括株高和物种方格数)。
曹永攀, 李红星, 刘超, 马明国, 钱金波, 冉有华
2008年3月19日,针对L&K波段机载微波辐射计的航空飞行,在阿柔样带2、阿柔样带4和阿柔样带5开展了地面同步观测。各条样带均为南北朝向,每条样带上采样点间距约为100m。同步时自北向南行进。 在阿柔样带2,采用POGO便携式土壤水分传感器获得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损耗正切、土壤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及虚部;针式温度计获得0-5cm平均土壤温度;并采用100cm^3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 在阿柔样带4,采用POGO便携式土壤水分传感器获得土壤温度、土壤体积含水量、损耗正切、土壤电导率、土壤复介电常数实部及虚部;针式温度计获得0-5cm平均土壤温度;手持式红外温度计获得3次地表辐射温度;并采用100cm^3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 在阿柔样带5,采用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获取土壤体积含水量;针式温度计获得0-5cm平均土壤温度;并采用100cm^3环刀取土经烘干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容重及体积含水量。 地表粗糙度信息请参见“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阿柔加密观测区地表粗糙度数据集 ”元数据。此外,还在阿柔样带4开展了手持式热像仪的同步观测,在阿柔样带6开展了GPR监测。
曹永攀, 顾娟, 韩旭军, 晋锐, 李哲, 王建华, 王维真, 吴月茹, 周红敏, 历华, 常存, 于梅艳, 赵金, Patrick Klenk, 孙继成, 闫业庆
本数据来自2008年7月5日在阿柔试验区样方1、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开展的针对Envisat ASAR数据的地面同步观测试验,观测项目包括样方调查、地物光谱、BRDF、光合数据、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 获取了2008年7月5日的Envisat ASAR数据,为AP模式,VV/VH极化组合方式,过境时间约为11:14BJT。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Envisat ASAR遥感反演土壤水分提供基本的地面数据集。 阿柔样方1、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均为4Grid×4Grid,每个Grid为30m×30m。 1. 样方调查:阿柔样方2和阿柔样方3。调查内容:GPS位置、物种、数量、自然高度、物候、盖度、叶绿素。(1)GPS点号,用GARMIN GPS 76记录。(2)物种采用人工识别的方法。(3)数量采用人工数的方法。(4)自然高度用卷尺测量,4-5个重复。(5)物候采样人工估计的方法。(6)盖度采用50cm×50cm的网格,网格大小为5cm×5cm,人工估计的方法。(7)叶绿素含量用SPAD 502 叶绿素仪测量,多个重复。 2. 地物光谱。观测仪器:ASD FieldSpec光谱仪,350~2 500 nm。参考板信息:20%参考板。观测目标:狼毒和牧草。数据存储:预处理后的冠层光谱数据。 3. BRDF观测仪器:ASD FieldSpec光谱仪,350~2 500 nm;参考板信息20%参考板;处理后的反射率和透射率是文本格式。 4. 光合数据测量仪器:LI-6400。测量对象:狼毒和牧草。操作规范:操作过程请参考联合试验操作规范。处理数据以Excel保存。 5. 土壤水分测量方法:WET土壤水分速测仪。测点数量:25个测量位置:在30 m×30m的格子的角点上测量。记录信息:采样时间、土壤水分(%vol)、Ecp(ms/m)、Tmp Eb、Ecb(ms/m)。 6. 土壤温度测量方法:手持式红外温度计。测点数量:25个测量位置:在30 m×30m的格子的角点上测量。记录信息:采样时间、3次重复的红外温度、地表覆盖类型描述。 数据集包括: (1)7月5日和7月6日的冠层光谱反射率数据; (2)7月5日和7月6日的光合数据; (3)7月5日的BRDF数据 (4)7月5日鱼眼相机拍摄相片 (5)7月5日红外地表温度和WET土壤水分速测仪数据 (6)7月5日样地生物量数据 (7)7月6日第三航线样方地表温度数据表
丁松爽, 盖迎春, 李弘毅, 马明国, 钱金波, 汪洋, 余莹洁, 刘思含
本数据集为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山前缓坡上进行的冻土积雪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数据及同步测量的土壤温度/水分数据集。 2008-3-10下午在阿柔加密观测区,选取了较平整的一片被雪覆盖的土地,粗略地确定了辐射计的视场范围,辐射计高度离地面4.5米。以车头为方位角0度,顺时针240度观测冻土,270度观测积雪。其中,冻土以高度角-40度固定角度观测,积雪以高度角-20度至-70度观测。冻土视场为人工取出该区域表面积雪获得,去除得并不是很理想,土壤表层仍残留部分冰雪,至2008-3-11中午,冰雪基本融化完。 主要观测数据包括:表层土壤水分(微波炉烘干法获得重量含水量),土壤温度(热敏电阻)及植被状况观测。观测地点的表层有枯萎的干草覆盖,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中草的根系较多。积雪厚度在10cm以下。 土壤温度采用的是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反应温度变化,电阻值由数据采集仪自动记录。电阻值数据格式为DataTaker 数采仪专用格式,只能有该数采仪的专用软件打开。电阻值计算温度需要用特定热敏电阻的定标系数来计算。本数据所包含的是已经计算出来的土壤温度值。 亮温数据有两种格式:一种是仪器自带软件可以打开的格式,后缀为.BRT,需要用北京师范大学车载微波辐射计(TMMR:Truck Mounted Microwave Radiometer)自带软件打开,需要使用该软件的用户可以向该数据联系人索取;另外一种是文本文件(ASCII格式),可以用任何一种文本浏览软件打开。这两种文件格式中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文本文件中按列依次为:年、月、日、时、分、秒、6.925GHz(h)、6.925GHz(v)、10.65GHz(h)、10.65GHz(v) 、18.7GHz(h)、18.7GHz(v)、36.5GHz(h)、36.5GHz(v)、高度角、方位角。由于6.925GHz和10.65GHz 的故障问题没有参加试验,故数据中,该四列的值均为0。
常胜, 潘金梅, 彭丹青, 张志玉, 赵少杰, 郑越, 殷小军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