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丹东地区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典型的大江大湖源区。本数据集提供了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分辨率的,覆盖长江和色林错源区冰川的DEM,用以计算源区冰川表面高程的季节变化和年代际变化。数据集包括了2016-2017年7景不同月份5米分辨率的TanDEM-X数据,可用以冰川表面高程的季节性变化计算;包括了1景1976年30米分辨率的KH-9 DEM,5景2011年30米分辨率的TanDEM-X,1景2014年和3景2017年30米分辨率的TanDEM-X,可用以计算1976-2000,2000-2011,2011-2017年期间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同时采用Landsat ETM数据勾画,并按照RGI6.0分割了1976年的冰川轮廓数据;右图显示了该数据集的空间和时间覆盖信息,底图为正射校正后KH-9影像。
陈文锋
本数据是通过建立长江黄河源WEB-DHM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气温、降水、气压等作为输入数据,以GAME-TIBET数据作为验证数据,模拟输出的5km逐月水文数据集,包括格网径流与蒸发(若蒸发小于0,则表示凝华;若径流小于0,则表示当月降水小于蒸发)。数据是基于WEB-DHM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气温、降水、气温等(源自itp-forcing和CMA)为输入数据,以GLASS、MODIA、AVHRR为植被数据,SOILGRID及FAO为土壤参数建立起的模型,并通过对径流、土壤温湿度的率定与验证获得的1998-2017年长江黄河源5公里逐月格网径流与蒸发。若asc无法在arcmap中正常打开,请将asc文件前5行顶格。
王磊
中国高寒山区月降水数据集包括祁连山(1960-2013)、天山(1954-2013)、长江源(1957-2014)地区月降水数据集。 分布式水文模型需要高精度的降水空间分布信息作为输入。由于站点稀少,站点插值降水无法体现高寒山区的降水空间分布。本数据集生成方式: (1) 收集整理各个地区国家气象台站降水数据、水文站点降水数据,新增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海拔4000m以上降水观测站点数据; (2)利用各个台站的气温资料对收集的降水数据进行不同降水类型的降水数据校正; (3)建立降水数据与海拔、经度、纬度之间的关系,逐月拟合生成1km尺度的月降水数据集。 本数据插值年份为1954-2014年,数据投影方式:Albers投影,空间插值精度为1-km,时间精度为逐月数据。数据经过交叉验证,站点观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插值降水具有可靠性。 数据采用ASCII文件存储,天山和长江源月降水数据文件的文件名均为YYYYMM.txt形式,YYYY为年份,MM为月。祁连山逐月降水数据名称为:month_10001.txt,该文件为1960年1月降水数据,依次month_10002.txt为1960年2月降水,month_10013.txt为1961年1月降水数据,...... month_10648.txt为2013年12月降水数据。每个ASCII文件代表当日的网格降水数据,单位为mm。
陈仁升, 刘俊峰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