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1日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进行了红外广角双模式成像仪WiDAS(Wide-angle Infrared Dual-mode line/area Array Scanner)飞行的地面同步观测。WiDAS由4个CCD相机、1个中红外热像仪(AGEMA 550)和1个热红外热像仪(S60)组成, 能同时获取可见光/近红外(CCD)波段5个角度、中红外波段(MIR)7个角度和热红外波段(TIR )7个角度的数据。地面数据包括冠层辐射温度、植被光合作用速率、反照率、FPAR、热像仪数据、ASD光谱数据、冠层连续辐射温度、大气参数和大气水汽含量数据。 测量内容: (1)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数据 本数据集为北师大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大气参数。测量地点为花寨子荒漠样地2。 太阳分光光度计CE318通过直接太阳辐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出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汽通道936nm测量数据可以获得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水平能见度也可从CE318数据导出。本次测量采用的北京师范大学的CE318,其可提供1020nm、936nm、870nm、670nm和440nm共5个波段的光学厚度,可以利用936nm测量数据反演大气柱水汽含量。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大气数据。原始数据以CE318特有文件格式*.k7存储,可用ASTPWin软件打开,并附带说明文件ReadMe.txt ;处理后文件包括利用原始数据反演获得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以及参与计算的太阳方位角、天顶角、日地距离修正因子和大气柱质量数。 数据结果以Excel格式保存。 (2)热像仪测量地表辐射温度数据。测量仪器有遥感所热像仪和北师大热像仪,测量对象分别为盈科绿洲玉米地内的玉米、小麦和裸土的辐射温度以及花寨子荒漠样地2的植被和裸土的辐射温度。仪器获取组分辐射温度数据,并同时拍摄同视场的光学照片。热像仪拍摄高度约为1.2m。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仪器黑体定标数据。原始数据可利用配套处理软件ThermaCAM Researcher 2001,也可将数据在该软件中转换为其他格式,自行编程读取。仪器黑体定标数据以Excel格式存储。 (3)LI-6400光合仪数据。 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作过程请参考联合试验操作规范。 其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数据。 原始数据以仪器自定义格式保存,可用记事本等常用软件打开。处理数据以Excel保存。 (4) ASD光谱仪数据。 利用ASD(Analytical Sepctral Devices)光谱仪测量盈科绿洲玉米地、花寨子玉米地、花寨子荒漠样地1和花寨子荒漠样地2的光谱数据。测量仪器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光谱仪(350-2500nm)和灰板。 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 本数据的原始数据为ASD标准格式,可利用其自带软件ViewSpec打开。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5)手持式红外温度计测量的辐射温度数据。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和花寨子荒漠样地2,测量仪器分别为遥感所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和北师大的手持式红外温度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经过黑体定标后的温度数据。原始数据为Word的doc格式。处理后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6)光合有效辐射比率(FPAR: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数据 测量地点为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仪器为SUNSCAN冠层分析仪、数码相机。分上,下三段测量,并同时测量入射和反射PAR。二者比值即为光合有效辐射比率。 本数据以Excel保存。 (7)固定自记点温计测量的辐射温度数据,仪器定标数据以及测量地点坐标。测量样地为花寨子荒漠玉米样地。仪器为北师大固定自记点温计。测量对象为玉米冠层。仪器的视场角约为10°,垂直向下观测,采样间隔为1s。架设高度见数据文档。仪器设定比辐射率为0.95。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经过黑体定标、比辐射率纠正后的处理数据。均以Excel格式保存。 (8)反照率数据,测量仪器为遥感所1号和2号短波辐射表,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内的行播玉米。短波表的上表电压值,下表电压值,经过表的敏感系数转换成反照率数据。下表视场半径R与探头高度H的关系为:R =10H。本数据以Excel存储。
任华忠, 王天星, 阎广建, 李丽, 历华, 刘思含, 夏传福, 辛晓洲, 周春艳, 周梦维, 杨贵军, 李笑宇, 程占慧, 刘良云
2008年6月29日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进行了红外广角双模式成像仪WiDAS(Wide-angle Infrared Dual-mode line/area Array Scanner)飞行的地面同步观测,作为补充同步飞行观测。WiDAS由4个CCD相机、1个中红外热像仪(AGEMA 550)和1个热红外热像仪(S60)组成, 能同时获取可见光/近红外(CCD)波段5个角度、中红外波段(MIR)7个角度和热红外波段(TIR )7个角度的数据。 地面数据包括ASD光谱仪数据、LAI、光合速率、FPAR、反照率、辐射温度、比辐射率、覆盖度和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数据。 测量内容: (1)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测量地点为花寨子荒漠样地2。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通过直接太阳辐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出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汽通道936nm测量数据可以获得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水平能见度也可从CE318数据导出。本次测量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的CE318,其可提供1020nm、936nm、870nm、670nm和440nm共5个波段的光学厚度,可以利用936nm测量数据反演大气柱水汽含量。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大气数据。原始数据以CE318特有文件格式*.k7存储,可用ASTPWin软件打开,并附带说明文件ReadMe.txt ;处理后文件包括利用原始数据反演获得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以及参与计算的太阳方位角、天顶角、日地距离修正因子和大气柱质量数。 数据结果以Excel格式保存。 (2)红外比辐射率数据。本数据为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便携式红外波谱仪102F测量的盈科绿洲玉米地内的玉米和小麦的光谱比辐射率数据。 102F可提供地物在2.0~25.0um光谱比辐射率,其中8~14um数值较为稳定。102F获得地物比辐射率时需要依次测量:暖黑体、冷黑体、目标物和已知比辐射率镀金板。两个黑体测量数据用于对仪器进行动态定标,镀金板测量用于消除大气下行辐射对目标辐射的影响。四次测量的原始文件类型分别为*.WBX,*.CBX,*.SAX和*.CBX,均可利用记事本等常见软件打开。*.RAX和*.EMX分别为地物的光谱辐亮度和102F本身提供的算法得到的比辐射率。 考虑到目标实际物理难以获得,从而使102F本身算法得到的比辐射率(*.EMX)易出现异常值。因此,本数据还提供了利用迭代光谱的TES(ISSTES)算法所得到的比辐射率数值。数据结果以Excel格式保存。 (3)LAI等结构参数数据 测量样地为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方法为:利用皮尺、卷尺、直尺测量在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玉米和小麦每株各叶片的最大长度和最大宽度。利用室内扫描真实叶面积与最大长度和最小宽度的转换系数,获得叶面积指数。这天数据没有利用激光叶面积仪测量。 本数据以Excel保存在07月02日数据中。 (4)光合有效辐射比率(FPAR: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数据,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样地内的玉米与小麦。测量仪器为SUNSCAN冠层分析仪、数码相机。分上,下三段测量,并同时测量入射和反射PAR。 FPAR=(到达冠层PAR-地表透射PAR-冠层反射PAR+地表反射PAR)/到达冠层PAR APAR=FPAR×到达冠层PAR 本数据以Word格式的表格保存。 (5)固定自记点温计测量的辐射温度。 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样地、花寨子荒漠玉米地和花寨子荒漠样地2。盈科绿洲玉米地有北师大和遥感所仪器各一台,花寨子荒漠玉米地有一台北师大仪器,连续测量了玉米冠层的辐射温度。花寨子荒漠样地2有2台仪器,测量对象为植被(红砂)冠层和荒漠裸土。仪器的视场角约为10°,垂直向下观测,采样间隔为1s。架设高度见数据文档。仪器设定比辐射率为0.95。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经过黑体定标、比辐射率纠正后的处理数据。均以Excel格式保存。 (6)手持辐射计测量的组分温度。 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盈科小麦地和花寨子荒漠玉米地。在盈科绿洲玉米地观测有2台仪器,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手持式辐射仪和热像仪。 当观测玉米时,组分温度指: ①玉米垂直冠层温度:垂直观测光照玉米叶片辐射温度;②玉米裸土温度:玉米垄与垄之间光照裸土温度;③ 塑料薄膜温度:玉米垄中塑料薄膜。 当观测小麦时,组分温度指:① 小麦垂直冠层温度:垂直观测小麦冠层温度;②小麦半高温度:小麦植株1/2处高度;③小麦底部温度:小麦植株1/3处高度;④小麦裸土温度:小麦根部所在裸土垂直观测温度(非光照) 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经过黑体定标后的温度数据。原始数据为Word的doc格式。处理后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7)反照率数据。 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内的行播玉米。测量仪器包含短波表的上表电压值,下表电压值,后经过表的敏感系数转换成反照率数据。下表视场半径R与探头高度H的关系为:R =10H。本数据以Excel存储。 (8)手持辐射计测量的辐射温度数据。 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花寨子荒漠玉米地、花寨子荒漠样地2的地表温度数据。玉米地的测量仪器为北师大的手持辐射计,采样方式为冠层垂直观测和条带观测。花寨子荒漠样地2采样方式为冠层东北-西南对角线观测。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经过黑体定标后的温度数据。 本数据的原始数据为Word的doc格式。处理后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9)ASD光谱仪数据 利用ASD(Analytical Sepctral Devices)光谱仪测量盈科绿洲玉米地光谱数据。其中,盈科绿洲玉米地测量仪器为北京大学的光谱仪(350-2500nm),采样方式为冠层垂直观测和条带观测。导出原始数据,反射率需进一步计算。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 本数据的原始数据为ASD标准格式,可利用其自带软件ViewSpec打开。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陈玲, 郭新平, 任华忠, 王天星, 肖月庭, 阎广建, 车涛, 盖迎春, 高帅, 历华, 李丽, 刘思含, 苏高利, 邬明权, 辛晓洲, 周春艳, 周梦维, 范闻捷, 沈心一, 余凡, 杨贵军, 刘良云
该数据集包含了盈科灌区绿洲站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的盈科灌区农田内。观测点的经纬度为100°25′E,38°51′N,海拔高度为1519m。试验场位于黑河中游,周围平坦开阔,防风林的间距东西向为500m,南北向为300m,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绿洲农田观测站。 观测项目有:大气风温湿梯度观测(2m和10m)、气压、降水、辐射四分量、地表红外温度加强观测、多层土壤温度(10cm、20cm、40cm、80cm、120cm和160cm)、土壤水分(10cm、20cm、40cm、80cm、120cm和160cm)及土壤热通量(5cm和15cm)。 原始的采集器输出数据为0级;初步整理后,没有任何的删除,但是标出疑似有问题的数据为1级;统一整理成30分钟采样周期并经过质量控制的为2级。整理后将数据逐月存储,命名规则为:站点名+数据级别+AMS+数据日期。建议普通用户使用2级以上的数据。 数据观测时段为2007年11月5日至2011年11月30日。详细信息请参见下面“其他在线资源”中的“气象水文通量数据使用指南”。
马明国, 王维真, 谭俊磊, 黄广辉, 张智慧
2007年10月19日-25日期间,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天然草场开展了多频率、多极化、多角度的地基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包括X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7年10月20日-25日),S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7年10月20日-25日),K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7年10月19日-24日),Ka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7年10月20日-24日),主要观测目标为地表的冻融状态对微波亮温的影响。本数据可为发展和验证冻/融土的微波辐射传输正向模型和参数反演算法提供基础数据。 地基微波辐射计的连续观测在阿柔样方1开展,地表类型为干枯状天然草地。地面实况观测数据包括自记观测和人工观测两部分: 1)自记观测:温度探头获得的0cm、5cm、10cm、15cm和20cm土壤温度数据,观测时段为2007年10月21日-25日;TDR探头获得的浅层(0-5cm)、5cm、10cm、15cm及20cm土壤水分,观测时段从2007年10月19日-21日,两者观测时间步长均为5分钟; 2)人工观测:包括手持式外红温度计测量的地表辐射温度;玻璃管温度计测量的0cm、5cm、10cm、15cm和20cm土壤温度;针式温度计测量的0-5cm平均土壤温度,测量时间步长为30分钟,观测时段为2007年10月19日-21日。
白云洁, 曹永攀, 郝晓华, 晋锐, 李弘毅, 李新, 李哲, 秦春, 王维真
2008年4月5日-8日期间,在阿柔加密观测区平整裸土(N38º03.639';E100º26.793';2998m)开展了多频率多极化多角度的地基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包括S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4月6日-8日),C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2008年4月7日-8日),K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4月5日-8日)及Ka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4月5日)。主要观测目标为地表的冻融状态对微波亮温的影响。 该场地为平整裸土,初始含水量较干约14%,后经人工均匀浇水,含水量可达30%左右。土壤水热观测场布置在微波辐射计观测场东侧,包括5cm土壤温度自动观测(10分钟观测步长);5cm,10cm,20cm和30cm土壤温度人工观测(采用针式温度计,1小时观测步长);5cm,10cm,20cm和30cm土壤水分自动观测(10分钟观测步长)。本数据可为发展冻/融土壤的微波辐射传输正向模型和微波遥感反演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本数据集包括7个文件,分别为:S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C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K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Ka波段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数据,土壤温度自动观测数据,温度人工观测数据,土壤水分自动观测数据。其中水分数据和温度数据都以Excel表格存贮。
曹永攀, 车涛, 郝晓华, 晋锐, 李哲, 王维真, 吴月茹
2008年5月25日和6月22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荒漠过渡带样方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壤剖面;土壤分层:0-10cm,10-20cm,20-30cm,30-40cm共计4层,东西样带和南北样带各1各剖面。观测项目: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观测仪器与采样数量:土壤水分观测用环刀(体积50cm^3),每层1次;土壤温度观测用美国6310针式土壤温度计(15cm),每层2个重复。数据存储:Excel。测量时间:2008-05-25。 2.生物量调查;观测项目:生物量(干重和鲜重),有采样时照片。观测方法:收割法。观测地点:LY07样方周围,6个生物量收割法采样样方。红柳和沙拐枣单株植物较大,无法采用收割法,只按比例,将其中的一支或者两支剪下;其余采样样方均为50cm×50cm。数据存储:Excel。测量时间:2008-06-22。 3.植被覆盖度;测量方法:对角线法,即分别估测两条对角钱上植被的覆盖度(重叠部分只算1 次),按算术平均计算样地的总覆盖度。覆盖度观测与生物量观测同时进行。数据存储:Excel。测量时间:2008-06-22。
高松, 潘小多, 钱金波, 宋怡, 汪洋, 朱仕杰
该数据集包含了所有大野口马莲滩草地站自动气象站 2007年11月2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南部的大野口马莲滩。观测点的经纬度为100°18′E,38°33′N,海拔高度为2817m。试验场位于黑河上游大野口子流域,试验场周围地势相对平坦开阔,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略有倾斜下降。马莲滩的地表为高山草地,主要生长植物是马莲,植被高度0.2-0.5m。 该站点是典型的草地下垫面,观测项目有:大气风温湿梯度观测(2m和10m)、气压、降水、辐射四分量、多层土壤温度(5cm、10cm、20cm、40cm、80cm和120cm)、土壤水分(5cm、10cm、20cm、40cm、80cm和120cm)及土壤热通量(5cm和15cm)。 原始的采集器输出数据为0级;初步整理后,没有任何的删除,但是标出疑似有问题的数据为1级;统一整理成30分钟采样周期并经过质量控制的为2级。整理后的将数据逐月存储,命名规则为:站点名+数据级别+AMS+数据日期。建议普通用户用2级以上的数据。 详细信息请参见下面“其他在线资源”中的“气象水文通量数据使用指南”。
马明国, 王维真, 谭俊磊, 黄广辉, 张智慧
为配合航空遥感试验和地面同步观测试验,在寒区水文试验加强观测期间(2008年3月至4月),在冰沟、阿柔和扁都口三个加密观测区开展了11次移动气象观测。本移动气象观测系统由气象观测系统和GPS观测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GPS系统记录位置信息,气象观测系统记录气象观测数据。由于两者记录是分别存储的,因此两者之间通过观测时间进行关联。观测数据主要包括:3.03m(车高1.84m+风杯高1.19m)的风速风向;3.04m(车高1.84m+温湿高1.2m)的空气温湿度、地表温度(观测高度:车高1.84m+地表温度高1.06m)和总辐射(观测高度车高1.84m+总辐射高1.39m)。数据的观测时间和地点如下: 2008-3-15,大冬树山垭口—阿柔 2008-3-18,扁都口—祁连县 2008-3-19,阿柔—扁都口 2008-3-20,祁连—民乐 2008-3-21,民乐—张掖 2008-3-22,冰沟—大冬树山垭口 2008-3-24,冰沟—大冬树山垭口 2008-3-29,冰沟—大冬树山垭口 2008-3-30,冰沟—大冬树山垭口 2008-3-31,祁连县—阿柔 2008-4-01,阿柔 数据按日期存储,文件命名规则WATER_Mobile_ AWS_yyyymmdd(yyyymmdd为观测日期)。
胡泽勇, 谷良雷, 孙方林, 高洪春, 马伟强, 李茂善, 周秀云, 候旭红, 任艳霞, 马晓伟
2008年7月7日在盈科绿洲与花寨子荒漠加密观测区进行了红外广角双模式成像仪WiDAS(Wide-angle Infrared Dual-mode line/area Array Scanner)、Landsat TM同步观测,地面数据包括ASD光谱数据、热像仪数据、组分温度、定标相关辐射温度、冠层连续温度、反照率、覆盖度和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数据、FPAR、叶绿素荧光。 测量内容: (1)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热像仪测得的辐射温度。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的玉米、小麦和裸土的辐射温度。仪器获取组分辐射温度数据,并同时拍摄同视场的光学照片。热像仪拍摄高度约为1.2m。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仪器黑体定标数据。原始数据可利用配套处理软件ThermaCAM Researcher 2001,也可将数据在该软件中转换为其他格式,自行编程读取。仪器黑体定标数据以Excel格式存储。 (2)反照率数据,测量对象为盈科绿洲玉米地内的行播玉米。测量仪器包含短波表的上表电压值,下表电压值,后经过表的敏感系数转换成反照率数据。下表视场半径R与探头高度H的关系为:R =10H。本数据以Excel存储。 (3)ASD光谱仪数据。利用中科院遥感所提供的光谱仪(350-1603nm),灰板测量盈科绿洲玉米地的光谱。利用北京农林科学院的光谱仪、灰板以及黑白布在飞机场测量了定标光谱。导出定标后的反射率的原始数据需进一步计算。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 本数据的原始数据为ASD标准格式,可利用其自带软件ViewSpec打开。处理后的反射率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4)手持辐射计测量的组分温度。测量地点为盈科绿洲玉米地、花寨子玉米地。当观测玉米时,组分温度指:①玉米垂直冠层温度:垂直观测光照玉米叶片辐射温度; ② 玉米裸土温度:玉米垄与垄之间光照裸土温度;③ 塑料薄膜温度:玉米垄中塑料薄膜 当观测小麦时,组分温度指:① 小麦垂直冠层温度:垂直观测小麦冠层温度;②小麦半高温度:小麦植株1/2处高度;③小麦底部温度:小麦植株1/3处高度;④小麦裸土温度:小麦根部所在裸土垂直观测温度(非光照) 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记录数据、经过黑体定标后的温度数据。原始数据为Word的doc格式。处理后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5)手持辐射计测量的辐射温度数据。测量地点为盈科绿洲玉米地、花寨子荒漠玉米地、张掖飞机场跑道和花寨子荒漠样地2。数据内容具体包括:盈科绿洲玉米地的冠层平均温度、飞机场测量黑、白布得到的辐射温度定标数据、花寨子荒漠玉米地的条带温度、花寨子荒漠样地2对角线辐射温度以及样地内30m样方辐射温度。各个仪器的设定比辐射率为1.00。这天同时测量了组分温度。 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处理数据,处理数据为经过黑体定标后的温度。原始数据为Word的doc格式。处理后的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6)盈科绿洲玉米地内大豆(C3),玉米(C4)叶片光谱,光合,荧光及叶绿素信息。用遥感所SPAD叶绿素仪测量了空气温度、大豆叶片温度、玉米叶片温度,单位均为:摄氏度℃。叶片叶绿素含量用SPAD测量。 (7)遥感所ASD光谱仪(编号64831)和遥感所50%灰板测了叶片光谱。遥感所50%灰板定标数据,利用光谱仪配套定标灯数据,将光谱DN值转换为辐亮度值,并转换成可读Excel文件。并根据参考板反射率将参考板辐亮度转换为太阳辐亮度。即太阳辐亮度=参考板辐亮度/参考板反射率。 (8)叶片荧光。所用仪器为北京农林科学院ImagingPam成像荧光仪。其中F:光照下打开饱和脉冲前记录的荧光;m':光照下打开饱和脉冲记录的最大荧光;YII =(Fm'-F)/Fm',PSII实际量子产量。成像荧光数据格式为pim文件,需用ImagingPam软件打开(可从http://www.zealquest.com下载安装程序及操作指南)。获取整幅图像荧光平均值(配套软件自动计算)。 (9)LI-6400光合仪测量叶片光合,数据参数见数据文件。 (10)固定自记点温计测量数据。测量盈科绿洲玉米地和花寨子玉米地内辐射温度。仪器分别为: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测温仪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固定自记点温计。 中国科学院遥感所仪器采样间隔为0.05s,仪器设定比辐射率为1.0。架设高度见数据文档。北京师范大学仪器的视场角约为10°,垂直向下观测,采样间隔为1s,仪器设定比辐射率为0.95。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与经过黑体定标、比辐射率纠正后的处理数据。均以Excel格式保存。 (11)光合有效辐射比率(FPAR: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数据,测量地点为盈科绿洲玉米地样地。测量仪器为SUNSCAN冠层分析仪、数码相机。分上,下三段测量,并同时测量入射和反射PAR。FPAR=(到达冠层PAR-地表透射PAR-冠层反射PAR+地表反射PAR)/到达冠层PAR APAR=FPAR×到达冠层PAR。本数据以Word格式的表格保存。 (12)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大气参数数据。利用法国CIMEL公司生产的太阳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大气参数。测量地点为盈科绿洲玉米地。CE318太阳分光光度计通过直接太阳辐射测量数据,可以反演出非水汽通道的光学厚度、瑞利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汽通道936nm测量数据可以获得大气气柱的水汽含量,水平能见度也可从CE318数据导出。本次测量采用了北京师范大学的CE318,其可提供1020nm、936nm、870nm、670nm和440nm共5个波段的光学厚度,可以利用936nm测量数据反演大气柱水汽含量。 本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处理后的大气数据。原始数据以CE318特有文件格式*.k7存储,可用ASTPWin软件打开,并附带说明文件ReadMe.txt ;处理后文件包括利用原始数据反演获得光学厚度、瑞丽散射、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平能见度和近地表大气温度,以及参与计算的太阳方位角、天顶角、日地距离修正因子和大气柱质量数。处理数据以Excel格式保存。
陈玲, 任华忠, 王天星, 阎广建, 郝晓华, 王树果, 李丽, 历华, 刘思含, 苏高利, 夏传福, 辛晓洲, 周春艳, 周梦维, 李新辉, 余凡, 朱小华, 杨贵军, 程占慧, 刘良云
蒸散发监测对农业水资源管理、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监测ET 方法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无法做到大面积同时观测,只能局限于观测点上,因此人员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既不能提供面上的ET 数据,也不能提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作物类型的ET 数据。利用遥感可以做到ET的定量监测,遥感信息的特点是既能反映地球表面的宏观结构特性,又能反映微观局部的差异。 本数据使用2012年6-9月份MODIS数据和M-SEBAL 模型以及基于参考蒸发比的时间尺度扩展方案估算了黑河中游整个生长季的蒸散发的时空分布,并使用地面观测数据对M-SEBAL 模型和时间尺度扩展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评估。 其时间分辨率为逐日尺度,空间分辨率为250米,数据覆盖范围为黑河中游,单位为毫米。 数据的投影信息如下:UTM投影,47N
周彦昭, 周剑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人工观测冻土冻结深度数据集,每日08时观测。 2.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为冻土器冻结深度数据集。冻土观测是利用灌注在橡皮内管中水的冻结深度 (长度 )作为记录的,根据埋入土中的冻土器内水结冰的部位和长度,来测定冻结层次及其上限和下限深度。以厘米(cm)为单位,取整数,小数四舍五入。每天0 8时观测 1次。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81.0m
韩春坛, 宋耀选, 刘俊峰, 阳勇, 卿文武, 刘章文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SCI-E和SSCI引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国际上墨累-达令河流域研究相关文献。利用与墨累-达令河流域相关的河流名称、湿地名称、湖泊名称、大坝或水库名称,以及墨累-达令河流域流经的行政区域名称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利用语种(English)和文献类型(articles)、与墨累-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研究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精选,最终获得1912—2012年的文献。
张志强
一、数据描述 数据内容包含2013年7月~2014年4月流域内融雪水、河水、土壤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数据。 二、采样地点 融雪水采样点位于三号区中部,经纬度为99°53′28.004″E,38°13′25.781″N,采集次数为3次; 河水采样点位于葫芦沟流域出口,经纬度99°52′47.7″E,38°16′11″N,采样频率为每周一次; 土壤水采样点位于在红泥沟集水区中下部,采样深度为地下90cm和180cm,经纬度99°52′25.98″E,38°15′36.11″N 。 三、测试方法 采集样品采用L2130-i 超高精度液态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进行测试的。
常启昕, 孙自永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涡动协方差Flux数据。 2.数据内容: 观测项目有:水平风速Ux(m/s),水平风速Uy(m/s),垂直风速Uz(m/s),超声温度Ts(摄氏度),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水汽浓度h2o(g/m^3),气压press(KPa)等。数据为30min Flux数据。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2′E;纬度:38°15′N;海拔:3232.3m
陈仁升, 韩春坛
1. 数据概述: 2013年中科院寒旱所祁连站标准气象场人工观测数据集,每日定时8:00、14:00、20:00人工观测各种气象要素。 2. 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包括干球气温、湿球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地表温度(0cm)、浅层地温(5cm、10cm、15cm、20cm)、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 3. 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9E;纬度:38.3N;海拔:2980m.
陈仁升, 韩春坛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了2013年5月~2014年4月葫芦沟小流域融雪水和土壤水中二氧化硅含量值。 二、采样地点: 其中融雪水的采样点位于二号气象站下方600m附近,地面高程3514.45m,经纬度为99°53′20.655″E,38°14′14.987″N。土壤水的采样点位于二号气象站上方300m、下部土壤剖面,经纬度为99°53′31.333″E,38°13′50.637″N。 三、测量方法: 样品二氧化硅含量的测试方法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测量。利用溶液中Si的值代替二氧化硅。
孙自永, 常启昕
一、数据描述: 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内,分别对流域内降雨、河水、土壤水进行采样分析。 二、采样地点: 降雨采样点位于中科院祁连站院内,经纬度99°52′39.4″E,38°15′47″N; 河水采样点位于葫芦沟流域出口,经纬度99°52′47.7″E,38°16′11″N,采样频率为每周一次; 土壤水采样点位于在红泥沟集水区中下部,采样深度为地下180cm,经纬度99°52′25.98″E,38°15′36.11″N,仅取一次样。 三、测试方法: 样品中2012年样品采用Thermo Fisher TM Flash 2000和MAT 253型气体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进行测样;2013年样品采用L2130-i 超高精度液态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进行测样。
孙自永, 常启昕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了2012年7月葫芦沟小流域5口泉的泉流量观测数据。 二、采样地点 泉1采样点位置为西支沟大泉,经纬度99°51′23″E,38°14′33″N; 泉2采样点位置点为流域出口东侧20米,经纬度99°52′50.9″E,38°16′11.44″N; 泉3采样点位置为流域出口东侧80米,经纬度99°52′52.8″E,38°16′11.24″N; 泉4采样点位置为流域出口东侧120米,经纬度99°52′55.9″E,38°16′11.4″N; 泉5采样点位置流域出口东侧150米,经纬度99°52′55.9″E,38°16′11.5″N。 三、测试方法 通过估算泉水流速和泉眼截面积来估计泉流量大小。
孙自永, 常启昕
一、数据描述: 2013年5月~2014年7月葫芦沟小流域东支沟流量观测数据,自动观测数据观测频率为1次/15分钟。采用Solinst Levelloger 自动水位计观测河水水位,通过水位-流量曲线计算流量数据,流量实际观测为通过自制流量堰(见缩略图)手动观测。由于手动观测数据量有限,需要进一步补充观测,完善水位-流量曲线。 二、采样地点: 位于冲积三角洲沟谷出口汇水处,南侧为灌木区。建有小型流量堰。 观测点坐标(99°52′58″E,38°14′36″N)
孙自永, 常启昕
一、数据描述 红泥沟典型土壤剖面土壤温度监测分为七层,深度分布为20cm、40cm、60cm、80cm、120cm、160cm、200cm。观测频率为1次/30分钟。观测数据时间范围为2013年5月7日~2013年8月25日。 二、采样地点 葫芦沟小流域典型土壤剖面土壤温度监测点设置在红泥沟中下部,其地理坐标为99°52′25.3″E,38°15′37.97″N。 三、测试方法 采用HOBO Pendant® Temperature/Light Data Logger 64K - UA-002-64温度记录仪进行土壤温度观测。
常启昕, 孙自永
本数据主要包含黑河流域莺落峡和正义峡两个站点的逐旬径流数据,其中莺落峡数据时间范围为1944-2010年,正义峡为1947-2010年。数据来源:黑河流域管理局。 数据单位:亿立方米/10天. 数据格式:EXCEL 数据表中“莺落峡2”和“莺落峡2(2)”是莺落峡十天径流量数据,与数据表”莺落峡“相同,莺落峡2(2)中包含图表。
王忠静
葫芦沟人工蒸发皿和降水日尺度数据集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日尺度人工蒸发皿和降水数据。人工蒸发皿为20cm口径标准人工蒸发皿,降水量为20cm口径标准雨量器。 2.数据内容: (1)蒸发量的测定为每日20:00时用20专用量杯量测;一般是前一日20时以专用量杯量清水20毫米(原量)倒入器内,24小时后即当日20时,再量器内的水量(余量),其减小的量为蒸发量。即:蒸发量=原量—余量。若前一日20时到当日20时之间有降水,则计算式为:蒸发量=原量+降水量—余量。 (2)降水量一般采用2段制进行观测,即每日8时及20时各观测一次,雨季增加观测段次,雨量大时还需加测。日雨量是以每天上午8时作为分界,将本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水量作为本日的降水量。若为降雨,用20专用量杯量测,当降雪时,仅用外筒作为承雪器具,然后用电子天平(沈阳龙腾ES30K-12型号电子天平,最小感量为0.2g)称重测量。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81.0m
陈仁升, 宋耀选, 刘俊峰, 阳勇, 刘章文, 韩春坛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了2014年7月10日~2014年9月10日葫芦沟小流域02号泉水和08号泉水泉流量数据,数据频率15天/次。 二、采样地点: 其中02号泉水点位于总流域出口东侧30m出,经纬度坐标38°16′11.44″N,99°52′50.9″E。08号泉水点位于东西支沟交汇出靠近东支沟一侧,经纬度坐标38°15'27.76"N,99°52'46.41"E。
马瑞
1、数据概述: 此数据取样时间为2013年5月9日~2014年3月29日。采样频率为一周一次。 河水取样点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出口流量堰处,经纬度为99°52′47.7″E,38°16′11″N。 土壤水取样位置为二号气象站上方300m,下部土壤剖面,经纬度为99°53′31.333″E,38°13′50.637″N。 2、数据内容: 此数据集包含流域出口河水及二号气象站上方300m处土壤水的阴阳离子值。 数据获取手段—— 阴离子值是利用瑞士万通型号761/813型离子色谱仪测定的;阳离子是利用型号为美国热电IRIS Intrepid Ⅱ XSPICP-AES测定的。
孙自永, 常启昕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葫芦沟流域出口水文断面总控葫芦沟流域地表径流量。 2.数据内容: 葫芦沟出口水文断面流量数据每日08:00、14:00、20:00定时观测流域出口水文断面流速、水位变化(流速测量用重庆华正水文仪器公司生产的LS45A型旋杯式流速仪,并用Hobo压力式水位计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建立水位流量关系,计算流域出口流量。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62.5m。
陈仁升, 宋耀选, 刘俊峰, 韩春坛
1.数据概述 大本营综合环境观测系统数据集是祁连站在大本营观测点布设1套ENVIS综合环境观测系统(德国,IMKO)。并由ENVIS数采系统自动存储。 2.数据内容 此数据集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日尺度数据。包括气温1.5m、湿度1.5m、气温2.5m、湿度2.5m、土壤水分0cm、降水量、风速1.5m、风速2.5m、风向1.5m、地热通量5cm、总辐射、地表温度、地温20cm、地温40cm、地温60cm、地温80cm、地温120cm、地温160cm、CO2、气压。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80.2m
陈仁升, 韩春坛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了2014年7月~2014年9月葫芦沟小流域二号集水区河流断面和东西支沟交汇处河流断面河水温度。 二、采样地点: 二号集水区河流断面坐标为99°52′58.40″E,38°14′36.85″N。 东西支沟交汇处河流断面坐标为99°52'45"E,38°15'26.60"N。
马瑞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2012年5月~2013年6月黑河上游祁连站内降雨和葫芦沟小流域土壤水二氧化硅含量。 二、采样地点 降雨的采样点样地点为葫芦沟小流域中科院寒旱所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院内,经纬度为99°53′06.66″E,38°16′18.35″N 。 土壤水取样点中科院二号气象站上方约300m处。取样点经纬度为99°53′31.333″E,38°13′50.637″N。 三、测试方法 样品测试方法是采用哈希DR2800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从雨量筒中取得的雨水及采样点采集的土壤水测试取得的。
常启昕, 孙自永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1年10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日尺度气象梯度数据(2011年9月底安装)。VG1000梯度观测系统观测始于2011年10月1日,每30mins记录一次数据,最终生成日尺度数据。通过对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和辐射等常规气象要素进行长期监测,结合高精度、高扫描频率的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 2.数据内容: 主要观测要素包括四层气温、湿度和二维超声风,雨雪量计,八层地温、土壤含水量等。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经度:99°52′E;纬度:38°15′N;海拔:3232.3m
韩春坛, 陈仁升
数据包含了2014/2015年7月24~9月11日葫芦沟小流域二号集水区出口河水流量数据。 采样地点:河水流量监测断面坐标位于二号集水区出口,红墙附近,坐标为99°52′58.40″E,38°14′36.85″N。 葫芦沟土壤温度监测深度分布为20cm、50cm、100cm、200cm、300cm。地下水温度监测深度为10m。观测频率为1次/1小时。观测数据时间范围为2015年5月13日~2015年9月5日。 采样地点:葫芦沟小流域土壤温度监测点设置在流域三角洲中部,其地理坐标为99°52′45.38″E, 38°15′21.27″N。
马瑞
1.数据概述 2011年祁连站标准气象场人工观测数据集,每日定时8:00、14:00、20:00人工观测各种气象要素。 2.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包括干球气温、湿球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地表温度(0cm)、浅层地温(5cm、10cm、15cm、20cm)、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9E;纬度:38.3N;海拔:2980m
韩春坛, 陈仁升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1年1月1日—2011年11月2日葫芦沟流域出口水文断面总控葫芦沟流域地表径流量。 2.数据内容: 葫芦沟出口水文断面流量数据,每日08:00、14:00、20:00定时观测流域出口水文断面流量(测量用重庆华正水文仪器公司生产的LS45A型旋杯式流速仪)。并用Hobo压力式水位计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建立水位流量关系。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62.5m。
宋耀选, 刘俊峰, 阳勇, 卿文武, 刘章文, 韩春坛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日尺度地下水位数据。2011年10月,葫芦沟小流域布设了两个地下水监测井,一号井位于葫芦沟流域总控水文断面侧旁,井深:12.8m,孔径:12cm;二号井位于三角洲东侧,距河道约100m左右,井深:14.7m,孔径:12cm。 2.数据内容: 地下水井井内布设U20HOBO水位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葫芦沟小流域地下水水位和温度变化情况。数据内容为孔内部温度和大气压,数据为日尺度数据。 3.时空范围: 一号井地理坐标:经度: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74m(流域出口水文断面附近)。 二号井地理坐标:经度:99°52′E;纬度:38°15′N;海拔:3204.1m(三角洲东支河流东侧)。
韩春坛, 陈仁升, 宋耀选, 刘俊峰, 阳勇, 卿文武, 刘章文
1. 数据概述: 2012年寒旱所祁连站标准气象场人工观测数据集,每日定时8:00、14:00、20:00人工观测各种气象要素。 2. 数据内容: 数据内容包括干球气温、湿球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地表温度(0cm)、浅层地温(5cm、10cm、15cm、20cm)、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 3. 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9E;纬度:38.3N;海拔:2980m
陈仁升, 韩春坛
1.数据概述: 涡动协方差系统,是一种微气象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涡度相关原理,利用快速响应的传感器来测量大气下垫面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开路涡动协方差系统的核心由CR1000数据采集器、CSAT3三维超声风速风向传感器、LI-7500开路CO2/H2O气体分析仪(EC150)组成。涡动协方差系统为本项目新购仪器,订购时间较长,2011年10月初安装,数据较短;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1年10月1日—2011年12月31日30min涡动协方差数据。 2.数据内容: 观测项目有:水平风速Ux(m/s),水平风速Uy(m/s),垂直风速Uz(m/s),超声温度Ts(摄氏度),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水汽浓度h2o(g/m^3),气压press(KPa)。数据采样频率是每秒10Hz。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2′E;纬度:38°15′N;海拔:3232.3m
陈仁升, 韩春坛
1.数据概述 大本营综合环境观测系统数据集是祁连站在大本营观测点布设1套ENVIS综合环境观测系统(德国,IMKO)。并由ENVIS数采系统自动存储。 2.数据内容 此数据集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日尺度数据。主要包括日尺度地上两层温、湿、风,六层土壤含水量、降水量、5cm地热通量、总辐射、七层土壤温度、CO2、气压。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99°53′E;纬度:38°16′N;海拔:2980.2m
陈仁升, 韩春坛
基于遥感地表蒸散发模型ReDraw模式制备的近地表大气驱动数据估算了黑河流域2001-2010年逐月地表蒸散发。坐标系统为经纬度投影,空间范围为:96.5E–102.5E, 37.5N–43N。数据格式为GEOTIFF。
王忠静
ET(蒸散发)监测对农业水资源管理、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监测ET 方法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无法做到大面积同时观测,只能局限于观测点上,因此人员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既不能提供面上的ET 数据,也不能提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作物类型的ET 数据。 利用遥感可以做到ET的定量监测,遥感信息的特点是既能反映地球表面的宏观结构特性,又能反映微观局部的差异。 黑河流域2000-2013年地表蒸散发数据集Version 2.0(第二版)是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采用ETWatch最新模型估算得到栅格影像数据,它的时间分辨率是逐月尺度,空间分辨率为1公里尺度,数据覆盖整个流域,单位为毫米。数据类型包括月、季、年数据。 数据的投影信息如下: Albers 等积园锥投影, 中央经线:110度, 第一割线:25度, 第二割线:47度, 坐标西偏:4000000 meter。 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每月累计ET值文件命名:heihe-1km_2013m01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1km表示分辨率为1公里,2013表示2013年,m01表示1月份,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每季累计ET值文件命名:heihe-1km_2013s01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1km表示分辨率为1公里,2013表示2013年,s01表示1-3月,为第一季度,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每年累计值文件命名: heihe-1km_2013y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1km表示分辨率为1公里,2013表示2013年,y表示年,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吴炳方
ET(蒸散发)监测对农业水资源管理、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监测ET 方法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无法做到大面积同时观测,只能局限于观测点上,因此人员设备成本相对较高,既不能提供面上的ET 数据,也不能提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作物类型的ET 数据。 利用遥感可以做到ET的定量监测,遥感信息的特点是既能反映地球表面的宏观结构特性,又能反映微观局部的差异。 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区2000-2013年30米分辨率月尺度地表蒸散发数据集Version 1.0是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采用ETWatch最新模型估算得到栅格影像数据,它的时间分辨率是逐月尺度,空间分辨率为30米尺度,数据覆盖中游张掖绿洲区,单位为毫米。数据类型包括月、季、年数据。 数据的投影信息如下: Albers 等积园锥投影, 中央经线:110度, 第一割线:25度, 第二割线:47度, 坐标西偏:4000000 米。 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每月累计ET值文件命名:heihe-midoasis-30m_2013m01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midoasis表示中游绿洲区,30m表示分辨率为30米,2013表示2013年,m01表示1月份,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每季累计ET值文件命名:heihe-midoasis-30m_2013s01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midoasis表示中游绿洲区,30m表示分辨率为30米,2013表示2013年,s01表示1-3月,为第一季度,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每年累计值文件命名: heihe-midoasis-30m_2013y_eta.tif 其中heihe表示黑河流域,midoasis表示中游绿洲区,30m表示分辨率为30米,2013表示2013年,y表示年,eta表示实际蒸散数据,tif表示数据为tif格式。
吴炳方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中游盈科/大满灌区5.5km×5.5km观测矩阵内50个WATERNET节点的2012年5-12月连续观测数据(10个节点观测到12月份,其余观测到9月份)。50个节点均包含4cm和10cm两层Hydro probe II探头,观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电导率及复介电常数等主要变量;其中29个节点在4m高度架设有SI-111红外温度探头观测下垫面地表辐射红外温度,另外1个节点在4m高度处架设SI-111红外温度探头配合大满超级站观测大气红外辐射温度。常规观测的时间频率为10分钟,为保证SI-111与遥感的准确同步,每天的00:00-04:30、08:00-18:00和21:00-24:00进行1分钟加密观测。本数据集可为异质性地表关键水热变量的遥感估算及其遥感真实性检验,生态水文研究,灌溉优化管理等研究提供时空连续的观测数据集。 详细内容请参见“WATERNETNET数据文档20130225.docx”
亢健, 王作成, 董存辉, 李新, 马明国
八宝河流域逐日无云MODIS积雪面积比例数据集(2008.1.1-2014.6.1)是在MODIS逐日积雪产品—MOD10A1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基于三次样条函数插值的去云算法进行去云处理后得到(唐志广,2013)。 该数据集采用UTM(横轴等角割圆柱)投影方式,空间分辨率500m,提供逐日的八宝河流域积雪反照率(Snow Albedo Daily-SAD)结果。数据集为逐日文件,从2008年1月1日到2014年6月1日。每个文件为当日的积雪反照率结果,数值为0-100(%),为ENVI标准文件,命名规则为:MOD10A1.AYYYYddd_h25v05_Snow_SAD_Grid_2D_reproj_babaohe_nocloud.img,其中YYYY代表年, ddd代表儒略日(001-365/366)。文件可直接用ENVI或者ARCMAP等软件打开察看。 进行去云处理的原始MODIS积雪数据产品来源于由美国国家雪冰数据中心(NSIDC)处理的MOD10A1产品,这一数据集为hdf格式,采用sinusoidal投影。 八宝河流域逐日无云MODIS反照率数据集(2008.1.1-2014.1.1)属性由该数据集的时空分辨率、投影信息、数据格式组成。 时空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为逐日,空间分辨率为500m,经度范围为100.2°~101.2°E,纬度为37.6°~38.3°N。 投影信息:UTM(横轴等角割圆柱)投影。 数据格式:ENVI标准格式。文件命名规则:"MOD10A1.A"+"YYYYddd"+"_h25v05_Snow_SAD_Grid_2D_reproj_babaohe_nocloud"+".img",其中YYYY代表年,ddd代表儒略日(001-365/366),其中该数据集的ENVI文件是由头文件和主体内容构成。头文件包括行数、列数、波段数、文件类型、数据类型、数据记录格式、和投影信息等;以2000055_FSC_0.5km.img 文件为例,其头文件信息如下: ENVI description = { ENVI File, Created [Wed Nov 26 11:50:00 2014]} samples = 187 lines = 132 bands = 1 header offset = 0 file type = ENVI Standard data type = 4 :代表byte型 interleave = bsq :数据记录格式为BSQ sensor type = Unknown byte order = 0 map info = {UTM, 1.000, 1.000, 596240.026, 4244174.613, 5.0000000000e+002, 5.0000000000e+002, 47, North, WGS-84, units=Meters} coordinate system string = {PROJCS["UTM_Zone_47N",GEOGCS["GCS_WGS_1984",DATUM["D_WGS_1984",SPHEROID["WGS_1984",6378137.0,298.257223563]],PRIMEM["Greenwich",0.0],UNIT ["Degree",0.0174532925199433]],PROJECTION["Transverse_Mercator"],PARAMETER["False_Easting",500000.0],PARAMETER["False_Northing",0.0],PARAMETER ["Central_Meridian",99.0],PARAMETER["Scale_Factor",0.9996],PARAMETER["Latitude_Of_Origin",0.0],UNIT["Meter",1.0]]} wavelength units = Unknown
王建, 潘海珠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中游盈科/大满灌区5.5km×5.5km观测矩阵(缩略图中红色框)内9个WATERNET节点的2014年观测数据。9个节点均包含4cm和10cm两层Hydro probe II探头,观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电导率及复介电常数等主要变量;在4m高度架设有SI-111红外温度探头观测下垫面地表辐射红外温度。观测时间频率为5分钟。本数据集可为异质性地表关键水热变量的遥感估算及其遥感真实性检验,生态水文研究,灌溉优化管理等研究提供时空连续的观测数据集。 详细内容请参见“2014年黑河中游WATERNET数据文档20141231.docx”
晋锐, 亢健, 李新, 马明国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上游八宝河流域40个WATERNET传感器网络节点自2014年1月至今的观测数据。4cm、10cm和20cm土壤水分是每个节点的基本观测;19个节点包含土壤水分和地表红外辐射温度观测;11个节点包含土壤水分、地表红外辐射温度观测、雪深和降水观测。观测频率为5分钟。该数据集可为流域水文模拟、数据同化及遥感验证提供地面数据集。 详细内容请参见“WATERNETNET数据文档20141206.docx”
晋锐, 亢健, 李新, 马明国
疏勒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的明显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研究疏勒河流域在未来气候情境下径流变化,对于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规划以及展开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疏勒河流域边界为范围切割自“中国1:10万沙漠沙地数据集”,以2000年TM影像为数据源,进行解译、提取、修编,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1:10万比例尺成图要求,对沙漠、沙地和砾质戈壁进行专题制图。数据属性表:area(面积)、perimeter(周长)、ashm_(序列码)、class(沙漠编码)、ashm_id(沙漠编码)其中沙漠编码如下:流动沙地 2341010、半流动沙地 2341020、半固定沙地 2341030、戈壁 2342000、盐碱地 2343000。 收集整理疏勒河流域基础、气象、地形地貌,专题数据等,为疏勒河流域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草地植被功能性状与地形因子和牧户畜牧活动因子的关联性数据,包括: 1)在海拔、坡度、坡向上2-3种草原植物主要功能性状观测数据; 2)草地植被功能性状与地形因子的关联性分析数据; 3)草地植被功能性状与牧户畜牧活动强度因子的关联性分析数据。
赵成章
数据包括甘肃省肃南预估自治州不同样地的观测数据: 1)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土壤特性,4-5个放牧强度草地的土壤紧实度、透水性能和土壤含水量观测数据; 2)不同放牧管理措施草地的的土壤紧实度、透水性能和土壤含水量观测数据; 3)草地群落特征生产力与土壤水分的关联性分析数据; 4)草地主要植物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和花形态、分蘖、叶性状与土壤含水量关联性分析数据;
赵成章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水系图是图集水文水资源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河流数据、黑河流域水库分布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黑河流域湖泊数据等基础地理数据。 黑河流域上游属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和甘肃张掖、酒泉市肃南、肃北等县祁连山北麓部分,中游属甘肃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肃南、苏州、嘉峪关和玉门等市县,下游属甘肃金塔和内蒙古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涉及三省(自治区),16个市、县(区,旗),56个镇、45个乡和4个苏木。表1为黑河流域行政区划的相关信息。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冯斌
1.数据概述: 此数据集是祁连站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日尺度气象梯度数据(2011年9月底安装)。VG1000梯度观测系统通过对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和辐射等常规气象要素进行长期监测,结合高精度、高扫描频率的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 2.数据内容: 主要观测要素包括四层气温、湿度和二维超声风,雨雪量计,八层地温、土壤含水量等。 3.时空范围: 地理坐标:经度:经度:99°52′E;纬度:38°15′N;海拔:3232.3m
陈仁升, 韩春坛
本数据集包含2012年黑河中游盈科/大满灌区5.5km×5.5km观测矩阵内9个PLMR飞行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观测数据,飞行日期分别为:2012年6月29日,6月30日,7月3日,7月4日,7月5日,7月7日,7月10日,7月26日,8月2日。无线传感器网络观测数据包含50个WATERNET,50个SoilNET及74个BNUNET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观测。本数据集可为异质性地表关键水热变量的遥感估算及其遥感真实性检验,生态水文研究,灌溉优化管理等研究提供时空连续的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有外部相关链接,请参见“SoilNet数据文档.docx”、“WATERNET数据文档20130225.docx”及“BNUNET数据文档.docx”。
王旭峰, 亢健, 李大治, 王作成, 董存辉, 李新, 马明国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