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据产品 / 按文献浏览 / 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响应

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响应

引用方式:

张蕾,孙睿,乔晨,刘绍民,徐自为,唐侥,郝虑远,张荣华. 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响应. 生态学杂志,2014, 33(7), 1722-1728

文献信息
标题

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响应

年份 2014
出版社

生态学杂志

摘要

采用涡动相关法对张掖灌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生长季(69月)CO2通量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以碳吸收为主,夜间以碳排放为主,CO2吸收的最大值出现在灌浆期,峰值为-1.426mg·m-2·s-1;农田生态系统在4个生育期均表现为碳吸收,但吸收CO2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日吸收总量灌浆期>拔节期>成熟期>苗期。利用Michaelis-Menten方程和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分别分析了光合有效辐射对白天CO2通量的影响,及温度对夜间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CO2吸收强度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而增大,在低光阶段,光照是控制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之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净吸收量增加减缓;玉米的光量子利用效率变化范围为0.00098~0.0022mg·μmol-1。夜间生态系统呼吸与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不同生育期的主导因子不同,苗期土壤温度是主导因子,其余生育期气温是主导因子。

PDF 此文献未收录 PDF(如何提交?)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