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de novo基因组数据(2019)

Genomic data of plant de novo (2019)


为了解析蔓菁如何、何时进入青藏高原,探讨蔓菁在青藏高原传播与驯化与早期人类活动的高原定居和古丝绸交流之间的关系,2018年6月,课题组利用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对青海省囊谦县的蔓菁自交F1代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De Novo组装,得到组装基因组大小为409.69 Mb,Contig N50为1.21 Mb。这一结果可为研究植物扩散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提供遗传基础。同时,这项研究有助于揭示人工驯化和人类选择对蔓菁的遗传分化的影响,以及蔓菁适应高原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机制。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文件命名:基因组数据以文本格式存储,文件的名称为“20181106final.genome.fasta”,其中2018代表年,1106代表日期。
数据读取方式:该数据可以直接用文本程序打开。(如:EditPlus)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段元文. (2020). 植物de novo基因组数据(2019).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uan, Y. (2020). Genomic data of plant de novo (2019).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文章的引用

1. Yang, Y.Q., Sun, X.D., Kong, X.X., Wang, C.T., Yang, Y., Yin, X., Yang, D.N., Duan, Y.W., & Yang, Y.P. (2019). The Turnip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Independent Evolution of Glucosinolate Biosynthe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34(4), 848-854.( 查看 | Bibtex格式)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资助项目

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XDA20000000) (项目编号:XDA20000000) Pan-Third Pole Environment Study for a Green Silk Road-A CAS Strategic Priority A Program

数据使用声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申请下载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97.00 West: 95.00
South: 31.00 North: 32.00
数据细节
  • 时间分辨率: 年
  • 空间分辨率: 1km - 10km
  • 大小: 395 MB
  • 浏览: 2394 次
  • 下载量: 1 次
  • 共享方式: 申请获取
  • 数据时间范围: 2018-06-07 至 2019-01-07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1-04-19
联系信息
段元文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导出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