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功能型图(1 km)

Plant functional types map in China (1 km)


植物功能型(PFT)是根据植物种的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资源利用方式而对宠大的植物种进行的组合,每一种植物功能型共享相似的植物属性,是将植物种的多样性简化为植物功能和结构的多样性。植物功能型的概念受到生态学家特别是生态系统建模者的推崇。其基本假设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动态可以通过有限的植物功能型表达和模拟。目前,植物功能型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地理模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陆面过程模型和全球动态植被模型,如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陆面过程模型已经将原来用土地覆盖信息变为应用植物功能型图(Bonan et al., 2002)。植物功能型已经被用于动态全球植被模型(DGVM)中,用以预测全球变化情景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参考全球植物功能型分类体系,根据模型需求,将土地覆盖类型与植物功能型合并考虑,确定该数据的分类体系下表。

1、植物功能型分类体系

1 Needleleaf evergreen tree, temperate

2 Needleleaf evergreen tree, boreal

3 Needleleaf deciduous tree

4 Broadleaf evergreen tree, tropical

5 Broadleaf evergreen tree, temperate

6 Broadleaf deciduous tree, tropical

7 Broadleaf deciduous tree, temperate

8 Broadleaf deciduous tree, boreal

9 Broadleaf evergreen shrub, temperate

10 Broadleaf deciduous shrub, temperate

11 Broadleaf deciduous shrub, boreal

12 C3 grass, arctic

13 C3 grass

14 C4 grass

15 Crop

16 Permanent wetlands

17 Urban and built-up lands

18 Snow and ice

19 Barren or sparsely vegetated lands

20 Bodies of water

2、制图方法

中国1公里植物功能型图是根据Bonan等(Bonan et al., 2002)提出的土地覆盖与植物功能型转换的气候规则,对MICLCover土地覆盖图(冉有华 等,2009;Ran et al., 2012)进行转换。MICLCover土地覆盖图是融合了2000年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植被图集(1:100万)的植物型、中国1:10万冰川分布图、中国1:100万沼泽湿地图和MODIS 2001年土地覆盖产品(MOD12Q1)的最新发布的土地覆盖数据,采用IGBP土地覆盖分类系统。评价显示,其可能是目前存在的全国1km尺度上精度最高的土地覆盖图。气候数据利用何杰等(2010)发展的1981-2008年的空间分辨率为0.1度、时间分辨率为3小时的中国大气驱动数据,是我国现存的在全国尺度上具有最高时空分辨率的气候数据,该数据融合了Princeton 陆面模式驱动数据(Sheffield et al., 2006)、GEWEX-SRB 辐射数据(Pinker et al., 2003)、TRMM 3B42 和APHRODITE 降水数据以及中国气象局740个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根据RanYouhua等(2010)的评价结果,GLC2000在目前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集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且其分类系统中没有混交林这一类,因此MICLCover土地覆盖图中的混交林利用GLC2000 (Bartholome and Belward, 2005; 徐文婷 等,2005)中的信息进行了替换。该数据可用于陆面过程模型等相关研究中。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栅格Grid数据:pfts
可以用Arcgis等软件打开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冉有华, 李新. (2019). 中国植物功能型图(1 km).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11888/Ecolo.tpdc.270101. CSTR: 18406.11.Ecolo.tpdc.270101.
[Ran, Y., Li, X. (2019). Plant functional types map in China (1 km).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11888/Ecolo.tpdc.270101. CSTR: 18406.11.Ecolo.tpdc.270101.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文章的引用

1. Ran, Y. H. , Li, X. , Lu, L. , & Li, Z. Y. . (2012). Large-scale land cover mapp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dempster–shafer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6(1), 169-191.( 查看 | Bibtex格式)

2. 冉有华,&马瀚青.(2016).中国2000年1km植物功能型分布图.遥感技术与应用,31(4),827-832( 查看 | Bibtex格式)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参考文献

1.Huang Y, Guo X, Wang Y. Historic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Regional Patterns of Endemism and Species Richness: The Case of Squamates in China[J]. 2013 (查看 )

2.Qin J, Ding Y, Wu J,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mountain landscapes on water balance in the upper Heihe River watershed in northwestern China[J].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3: 1-18. (查看 )

3.Liu W, Zhang Q, Liu G. Influences of watershed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on lake-water qual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of China[J].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12, 26(4): 570–578. doi:10.1002/hyp.8157 (查看 )

4.荣子容, 马安青, 王志凯, 于浩, 张敬旭. 辽河口湿地生态景观格局形成机制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Z2):138-143 (查看 )

5.刘婷婷. 金沙江上游流域生态承载力及人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查看 )

6.林晓倩, 黄勇, 左智力, 陈跃英. 不同尺度中国大陆灵长目物种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 (06):954-963 (查看 )

7.陈理想, 梁忠民, 朱金峰. SWAT模型在黄鸭河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水电能源科学, 2011, (10):8-11 (查看 )

8.冉有华, 李新, & 卢玲. (2009).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的中国1 km土地覆盖分类制图. 地球科学进展, 024(002), 192-203. (查看 )


资助项目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时空三极环境项目(XDA19000000) (项目编号:XDA19000000) CASEarth:Big Earth Data for Three Poles(grant No. XDA19070000)

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专项(XDA20000000) (项目编号:XDA20000000) Pan-Third Pole Environment Study for a Green Silk Road-A CAS Strategic Priority A Program

数据使用声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1. 2024-06-17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2. 2024-06-1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3. 2024-06-14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4. 2024-06-13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5. 2024-06-12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6. 2024-06-10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7. 2024-06-08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8. 2024-06-07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9. 2024-06-0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0. 2024-06-0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1. 2024-06-04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2. 2024-06-03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3. 2024-06-02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4. 2024-05-30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5. 2024-05-30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6. 2024-05-29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7. 2024-05-27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8. 2024-05-2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9. 2024-05-24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20. 2024-05-23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暂无数据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下 载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135.50 West: 73.20
South: 17.80 North: 53.90
数据细节
  • 空间分辨率: km
  • 大小: 12 MB
  • 浏览: 20781 次
  • 下载量: 1855 次
  • 共享方式: 开放获取
  • 数据时间描述: 2000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2-10-17
联系信息
冉有华   李新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导出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