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沟典型灌丛降水截留数据集(2012)

Interception data of precipitation for alpine shrubs in Hulu watershed (2012)


2012年生长季4种典型灌丛群落在试验期间内观测到的降水茎干流、穿透雨量。数据内容:试验日期;茎干流量;穿透雨量,截留量。

观测方法:穿透水使用直径为15 cm,高度10 cm的圆形铁制容器测量。由于金露梅、沙棘和鬼箭锦鸡儿灌丛不能进行单株观测,因此对样地冠层郁闭度进行测定后,每个样地放置9个接水器,使不同郁闭冠层下均有接水器。这种观测穿透雨的方法可以更好的收集灌丛下面不同部位的穿透雨。由于观测难度大且草本植被少,忽略了灌丛下草本的截留作用。高山柳是以茎干为中心,茎干附近,冠辐边缘和冠辐中间各放一个,每3个容器夹角为120°摆放。每种灌丛选取6株进行树干茎流观测。单株生灌丛在所有枝下茎上进行测定,丛生灌丛树干茎流采用标准枝法,即对所选灌丛的每一枝进行基径测量,取得基径平均值后,选择与基径平均值相当的树干作为标准枝。在灌丛所有枝下茎干上,使用聚乙烯塑料软管剖开,直接卡在灌丛茎干上,用塑料胶布和玻璃胶粘好固定,将该塑料管直接接入树干茎流收集瓶,瓶口粗细和塑料管一致,避免降雨和穿透雨进入收集瓶,使用前经过人工试验可以精确地收集树干茎流。为减少测定过程中由于蒸发造成的误差,在雨后及时测量的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如夜间降雨,第2天清晨取样。

数据处理:穿透雨量乘以1.78(20 cm和15 cm不同口径的折算系数),换成标准20 cm下对应的穿透雨量(mm)。每个树干茎流收集瓶实测水量除以该标准枝投影面积得到该枝树干茎流量,标准枝上的树干茎流量乘以整个灌丛的枝数即可得到整个灌丛的树干茎流量。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灌丛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可分为3个部分:截留量,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雨量:

IC=P-SF-TF

式中:P为林外降雨量;TF为穿透雨量;SF为树干茎流量;IC为灌层截留量。根据所测穿透雨雨树干茎流数据,利用上式得到截留量。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数据文件命名:葫芦沟典型灌丛降水截留数据集.xls;可用WPS或Excel等软件进行查看和编辑。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宋耀选, 刘章文. (2014). 葫芦沟典型灌丛降水截留数据集(2012).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3972/heihe.083.2014.db. CSTR: 18406.11.heihe.083.2014.db.
[Song, Y., Liu, Z. (2014). Interception data of precipitation for alpine shrubs in Hulu watershed (2012).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3972/heihe.083.2014.db. CSTR: 18406.11.heihe.083.2014.db.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参考文献

1.刘章文, 陈仁升, 宋耀选, 2011. 祁连山典型高山灌丛树干茎流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2(8): 1975-1981. (查看 )

2.刘章文, 陈仁升.祁连山典型高山灌丛降雨截留特征初步研究. 生态学报,2012 ,32(4):1337-1346. (查看 )


资助项目

黑河高寒灌丛生态水文效应研究(91125013) (项目编号:91125013)

数据使用声明

为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中文发表的成果参考以下规范注明: 数据来源于“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www.heihedata.org) 英文发表的成果依据以下规范注明: The data set is provided by Heihe Plan Science Data Cent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www.heihedata.org).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1. 2022-06-20 吴琪*   用途:硕士论文:全国冠层截留模拟与趋势研究,导师:陈果副教授 …… 成都理工大学

2. 2022-06-08 吴琪*   用途:用于冠层截留相关内容的研究 …… 聊城大学

3. 2022-06-08 吴琪*   用途:用于冠层截留相关内容的研究 …… 聊城大学

4. 2022-06-08 吴琪*   用途:冠层截留的研究 …… 聊城大学

5. 2021-03-13 10*   用途:10.42.0.1 ……

6. 2020-05-12 梁伟*   用途: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 中科院

7. 2017-02-14 吴锋*   用途:研究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8. 2016-02-26 李小*   用途: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过程模拟 …… 北京师范大学

9. 2016-01-18 黄永*   用途:中下游荒漠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黄永梅 …… 北京师范大学

10. 2015-08-31 杨文*   用途:深刻认识黑河流域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定量刻画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动态与关键生态水文过程、合理制定流域生态情景是构建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模型和提高预测能力的重要基础。本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11. 2015-01-06 宋效*   用途:用于预测黑河流域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2. 2014-08-18 焦阳*   用途: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 负责人:杨大文教授 构建黑河上游生态水文模型,撰写论文等。 …… 清华大学

13. 2014-07-04 李国*   用途:采用Radarsat-2和Lidar研究葫芦沟流域冰川月际消融增长、植被蒸腾、冻土厚度间的耦合作用,建立初步的适用于流域尺度的精细水文模型。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4. 2014-07-03 李国*   用途:Lidar研究葫芦沟水资源平衡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

15. 2014-06-23 李国*   用途:Lidar研究葫芦沟水资源平衡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所

暂无数据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申请下载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99.90 West: 99.83
South: 38.20 North: 38.28
数据细节
  • 大小: 0.03 MB
  • 浏览: 7566 次
  • 下载量: 15 次
  • 共享方式: 申请获取
  • 数据时间范围: 2012-01-09 至 2013-01-08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1-04-19
联系信息
宋耀选   刘章文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导出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