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第三极34个关键节点高温热浪敏感性数据集(2015)

Heat wave vulnerability data set of 34 key nodes in 2015


脆弱性是指由于系统对系统内外扰动的敏感性以及缺乏应对能力从而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即高温热浪发生时区域应对灾害以减少损失的能力。本数据集以2015年为基准年,泛第三极区域路网数据、GDP数据、医疗设施空间分布数据、植被覆盖度数据、水体分布数据为基础数据。采取欧式距离计算法明确区域内路网、水体及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并以距道路距离、距水体距离、距医疗设施距离、GDP及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指标,采取等权重叠加法评估各节点高温热浪脆弱性。为消除单位差异性带来的影响,评估前对各指标层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划分各节点脆弱性等级。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栅格形式,可以采用ArcGIS、ENVI等打开查看和分析。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葛咏, 杨飞, 刘庆生. (2020). 泛第三极34个关键节点高温热浪敏感性数据集(2015).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11888/Meteoro.tpdc.270426. CSTR: 18406.11.Meteoro.tpdc.270426.
[Ge, Y., Yang, F., Liu, Q. (2020). Heat wave vulnerability data set of 34 key nodes in 2015.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11888/Meteoro.tpdc.270426. CSTR: 18406.11.Meteoro.tpdc.270426.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文章的引用

1. Carrão, H., Naumann, G., & Barbosa, P. (2016). Mapping global patterns of drought risk: An empirical framework based on sub-national estimates of hazard,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39, 108–124. https://doi.org/https://doi.org/10.1016/j.gloenvcha.2016.04.012.( 查看 | 下载 | Bibtex格式)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数据使用声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下 载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165.00 West: 12.00
South: -12.00 North: 85.00
数据细节
  • 时间分辨率: 年
  • 空间分辨率: 10m - 100m
  • 大小: 6,144 MB
  • 浏览: 3084 次
  • 下载量: 4 次
  • 共享方式: 开放获取
  • 数据时间范围: 2015-01-15 至 2016-01-14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1-04-18
联系信息
葛咏   杨飞   刘庆生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导出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