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的脆弱性评估框架,构建了青藏高原农牧区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植被数据、地形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5大类,共计12个数据指标,主要来原于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基于6位相关领域专家的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形成涉及青藏高原农牧区生态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和生态脆弱性4个1公里网格数据。数据可为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区识别提供参考。
战金艳, 滕艳敏, 刘世梁
本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地区近50年(1950-2002)的自然灾害统计信息,包括干旱、雪灾、霜灾、冰雹、洪涝、风灾、雷电灾害、寒潮和强降温、低温冻害、大风沙尘暴、虫灾、鼠害等气象灾害产生的时间地点及所造成的损失及影响。 青海和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青藏高原是我国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也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其复杂的地形条件,高峻的海拔高度和严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成为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 数据摘录自《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青海卷》、《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西藏卷》,人工录入总结校对。
统计局
三江源国家公园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 个园区,总面积为12.31 万平方公里,介于东经89°50'57"—99°14'57",北纬32°22'36"—36°47'53",占三江源国土面积的31.16%。 本数据集是基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区位图进行数字化而产生。数据包含长江源园区、黄河源园区和澜沧江园区的边界。 数据格式为Shapefile格式。推荐使用arcmap打开数据。
王旭峰
青藏高原的水土资源匹配数据,由站点气象数据(2008-2016年,国家气象数据共享网)经过彭曼公式计算得出的潜在蒸散发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的不同土地类型,根据下垫面影响系数计算现有土地利用下的蒸散发量;以及气象数据中的站点降雨数据插值得到的降雨数据,根据两者差值得到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实际降雨与现有土地利用条件下的需水量之间的差值来反映水土资源的匹配性,数值越大匹配性越好。水土资源的匹配情况的空间分布能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的农牧业资源情况做铺垫。
董凌霄
本数据集是1990年至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的水资源量数据,为可更新地表与地下水资源之和。数据为矢量格式,空间分辨率为地级行政单元尺度。该数据通过校核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结果得到。模拟水资源量为水文模拟输出结果中网格地表径流量与地下径流量之和,模拟结果通过与实测站点径流数据比较进行验证。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省级尺度统计水资源量,在省级尺度引入校正系数α,令水文模型模拟省区水资源量与α的乘积等于统计水资源量。则地级行政单元水资源量为地级单元的模型模拟水资源总量与α的乘积。
杜云艳, 易嘉伟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8年长江源区人工采集的土地覆盖及植被类型地面验证点数据集。数据采集中,以用地类型相对较为均一、完整的斑块作为主要采集对象,在区分其他用地类型及植被类型时相对较易识别和辨识,在地物验证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每个样地首先利用差分GPS仪记录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海拔(0.1米)、采集时间等位置信息,然后以人工目视识别的办法记录主要用地类型和性质、特征、建群种等属性信息,以便回实验室验证和核对。最后,对每个样地拍摄不少于1张的景观照片。在本次采集中,90%以上的样点采集了2张及以上实景照片,以便于在土地利用分类及植被类型提取中进行验证和核查。最后,通过与Google地图的位置核对,数据经过了两轮检验和核查,保证了验证点属性的绝对正确性。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8年8月黄河源区(扎陵湖北面)人工采集的土地覆盖及植被类型地面验证点数据集。数据采集中,以用地类型相对较为均一、完整的斑块作为主要采集对象,在区分其他用地类型及植被类型时相对较易识别和辨识,在地物验证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每个样地首先利用差分GPS仪记录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海拔(0.1米)、采集时间等位置信息,然后以人工目视识别的办法记录主要用地类型和性质、特征、建群种等属性信息,以便回实验室验证和核对。最后,对每个样地拍摄不少于1张的景观照片。在本次采集中,90%以上的样点采集了2张及以上实景照片,以便于在土地利用分类及植被类型提取中进行验证和核查。最后,通过与Google地图的位置核对,数据经过了两轮检验和核查,保证了验证点属性的绝对正确性。
魏彦强, 王旭峰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8年可可西里人工采集的土地覆盖地面验证点数据集。数据采集中,以用地类型相对较为均一、完整的斑块作为主要采集对象,在区分其他用地类型及植被类型时相对较易识别和辨识,在地物验证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每个样地首先利用差分GPS仪记录经度(度分秒)、纬度(度分秒)、海拔(0.1米)、采集时间等位置信息,然后以人工目视识别的办法记录主要用地类型和性质、特征、建群种等属性信息,以便回实验室验证和核对。最后,对每个样地拍摄不少于1张的景观照片。在本次采集中,90%以上的样点采集了2张及以上实景照片,以便于在土地利用分类及植被类型提取中进行验证和核查。最后,通过与Google地图的位置核对,数据经过了两轮检验和核查,保证了验证点属性的绝对正确性。
王旭峰
1)数据内容包含青藏高原地区1992年、2005年、2015年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栅格数据,空间分辨率300米。2)土壤侵蚀强度数据采用中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CSLE)计算获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公式中包含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长因子、坡度因子、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工程措施因子、耕作措施因子。降雨侵蚀力因子由青藏高原各站点降雨数据插值获得;土壤可蚀性因子、工程措施因子、耕作措施因子采用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坡长因子、坡度因子通过30m高程数据计算后重采样得到;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由植被覆盖度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降雨侵蚀力比例计算得出,其中植被覆盖度是由MODIS的植被指数产品通过像元二分法计算得到。3)通过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数据的差异变化比较,符合实际变化规律,数据质量良好。4)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对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章文波
1)数据内容包含青藏高原地区1992年、2005年、2015年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栅格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0米。2)采用中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CSLE)计算青藏高原4000余个调查单元的土壤侵蚀量。按土地利用对青藏高原范围进行土壤侵蚀量插值。根据《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对土壤侵蚀量进行分级,得到青藏高原土壤侵蚀强度图。3)通过三期土壤侵蚀强度数据的差异变化比较,符合实际变化规律,数据质量良好。4)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对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属性表中代码含义:Value值1,2,3,4,5,6分别代表侵蚀强度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BL代表各侵蚀强度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章文波
该数据集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过程获得的野生动物分布位点信息。该数据集时间范围是2017年,调查范围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调查物种包括藏野驴(Equus kiang)、狼(Canis lupus)、赤狐(Vulpes vulpes)、马鹿(Cervus elaphus)、雀鹰(Accipiter nisus)、红腹红尾鸲(Phoenicurus erythrogastru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大鵟(Buteo hemilasius)、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猎隼(Falco cherrug)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张同作
该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地区各县区1980-2015年农业经济相关数据,具体涵盖农村总户数、总人口、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耕地面积、水田面积、旱地面积、农机动力、农用汽车、机耕面积、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用电量、农业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牛、猪、羊、肉、禽、鱼等的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粮棉油的及各类作物的产量、特色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等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青藏高原所含各省统计年鉴。数据质量优良,可用于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分析。
吕昌河
本数据集包含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各个县的社区情况统计表,具体内容包括: 表一包括:行政村个数、自然村个数、户数、人口数、农村劳动力人数、一二三产业总值、人均纯收入、家畜数量; 表二包括:人口民族组成(各名族人口数)、教育的相关统计(中小学个数及学生人数)、卫生相关的统计(医院、卫生室以及医护人员个数)、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统计(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数); 表三包括:草地(草地总面积、可利用草场面积、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草原植被覆盖度)、林地(总面积、乔木林面积、灌木林面积和疏林地面积)、水域(总面积、河流面积、湖泊面积、冰川面积、雪山面积和湿地面积)。 总共设计四个县:玛多、曲麻莱、杂多和治多县。该数据来自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
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涉及西藏、青海、新疆、云南、甘肃、四川六个省份,包括了西藏、青海全境,以及新疆、云南、甘肃、四川的部分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研究旨在揭示一定区域尺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时空分配的均衡状况与丰缺程度。区域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配的一致性水平越高,其匹配程度就越高,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就越优越。采用单位耕地面积的广义农业水资源量测度方法来反映研究区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供给量和耕地资源空间适宜性的量比关系。 数据集的Excel文件中包含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的市级行政区2008-2015年的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数据,矢量数据为2004年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的市级行政区矢量边界数据,栅格数据像元值即所在地区当年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
董前进, 董凌霄
本数据包含黄河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长江源园区内的乡界矢量数据。本数据根据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青海省电子地图册中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县的电子地图数字化得到。数据为ARCGIS的shp格式,属性数据中主要包含三个属性,乡镇名称:各个乡镇的名字(如:花石峡镇);PAC:是行政区划代码(如:513230);NAME:是属县的名称(如玛多县)。数据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该数据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为该区域的制图、调查提供基本信息。
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数据包含青藏高原地区的夜间灯光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1km,时间分辨率为5年,时间覆盖范围为2000年、2005年、2010年。数据来自Version 4 DMSP-OLS产品,DMSP/OLS传感器独辟蹊径,采集的是夜间灯光、火光等产生的辐射信号。DMSP/OLS传感器在夜间工作,能探测到城市灯光甚至小规模居民地、车流等发出的低强度灯光,并使之区别于黑暗的乡村背景。因此,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可作为人类活动的表征,成为了人类活动监测研究的良好数据源。
方华军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交通数据,包括公路(LRDL)和铁路(LRRL)两个图层。公路(LRDL)包括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其它公路等;铁路(LRRL)包括标准轨铁路、窄轨铁路、地铁和轻轨等。 公路(LRD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420301 RN 道路编号 X828 NAME 道路名称 着晓三叉口-尕拉山顶叉口 RTEG 道路等级 四级 TYPE 道路类型 高架 公路属性项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420101 国道 420102 建筑中国道 420201 省道 420102 建筑中省道 420301 县道 420302 建筑中县道 420400 乡道 420800 机耕路 440100 简易公路 440200 乡村路 440300 小路 铁路(LRR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410101 RN 铁路编号 0907 NAME 铁路名称 青藏铁路 TYPE 铁路类型 高架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中1:100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行政边界,包括行政边界面图层(BOUA)和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 政境界面图层(BOUA)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PAC 行政区划代码 513230 NAME 名称 壤塘县 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GB 国标分类码 630200 行政边界线图层(BOUL)属性项含义: 属性项 代码 描述 GB 630200 省级界线 GB 640200 地、市、州级行政区界 GB 650201 县级行政区界(已定)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5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25万自然地名数据(AANP),包括交通要素名、纪念地和古迹名、山名、水系名、海洋地域名、自然地域名等。 自然地名数据(AAN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NAME 名称 拉木赛拉保尼洼 PINYIN 汉语拼音 Lamusailabaoniwa CLASS 地名分类码 HB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本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7年11月份开始免费向公众提供。我们将三江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拼接和裁切,以便于三江源地区研究中的使用。数据现势性为2017年。 本数据集为三江源地区1:100万居民地地名数据(AGNP),包括包括各级行政地名和城乡居民地名称等。 居民地地名数据(AGNP)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属性项 描述 填写实例 CLASS 地名分类码 AK NAME 名称 泉曲村 PINYIN 汉语拼音 Quanqucun GNID 地名编码 632524000000 XZNAME 所属乡镇名 子科滩镇
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