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集是利用气候模型COSMOS运行的,37.5-32kaBP轨道变化瞬变试验TRN40ka,来自Zhang et al(2021, Nature Geoscienc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1-021-00846-6)。 具体的试验设计请参考原文献。 COSMOS(ECHAM5-JSBACH-MPI-OM)是德国马普所研发的海洋大气植被耦合气候模型。大气-陆面模块ECHAM5-JSBACH的空间分辨率为T31(∼3.75°),垂直19层;海洋模块MPI-OM是不规则网格,水平分辨率为 (3°×1.8°) ,垂直40层。
张旭
本数据集来源于论文:Huang, R., Zhu, H.F., Liang, E.Y., Liu, B., Shi, J.F., Zhang, R.B., Yuan, Y.J., & Grießinger, J. (2019). A tree ring-based winte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since 1340 CE. Climate Dynamics, 53(5-6), 3221-3233. 在本文中,为了了解过去几百年冬季温度变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梁尔源研究员课题组,利用2007-2016年期间采集的树木年轮样本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公元1340年以来的冬季(11-2月)最低温度变化历史。 数据由论文作者提供,数据包含了1340-2007年青藏高原东南部昌都地区冬季的最低温度重建数据。 数据包含以下字段: year:年 Tmin.recon( ℃):重建的最低温度( ℃) 数据详细信息参见附件:A tree ring-based winter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for the southeasternTibetan Plateau since 1340 CE.pdf
黄茹, 朱海峰, 梁尔源
本数据集包含鲁朗、奴下、广州2007-2014年日降水稳定氧同位素数据。鲁朗站降水数据来自自动气象站(AWS)雨量筒,广州和奴下的降水数据来自气象或水文站的人工记录。 数据来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通过降水和冰芯稳定同位素揭示ENSO对‘第三极’南北部水汽来源的影响”(41571074) 数据加工相关信息可以通过查阅以下文献了解:Yang, X, Mary E. Davis, Sunil Acharya, Tandong Yao. Asian Monsoon variations revealed from stable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 Climate Dynamics, 2017, doi:10.1007/s00382-017-4011-4. 数据采集地点: 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鲁朗站,经度: 94.73°E;纬度:29.77°N;海拔:3330米。 广州气象站,经度:113.32°E;纬度:23.13°N;海拔:7米。 奴下水文站,经度:94.65°E;纬度:29.47°N;海拔:2920米。
杨晓新
本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南部羊卓雍错湖芯孢粉图谱与温度/降水重建序列研究数据。用于研究羊卓雍错地区20ka来环境变化。利用孢粉分析方法获取本数据集由实验室测量及计算获取。在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和数据采集,鉴定。 本数据集共有三个子表,其中: 前两个表为TC1孔孢粉样品分析数据,分别为: 字段1:样品号 字段2:样品深度 单位 cm 字段3:样品年代 单位 aBP 字段4:孢粉总浓度 单位 粒/克 字段5:总花粉颗粒 单位 粒数 字段6:指示性花粉总数 单位 粒数 字段7:鉴定指示性花粉数 单位 粒数 字段8:样品重量 单位 克 字段9:浓度系数 单位 粒/克 字段1:样品号 字段2:植物种类 字段3:花粉含量 单位 % 第三个子表为重建的温度降水,共有6个字段, 字段1:样品代码 字段2:样品名称 字段3:深度 单位 cm 字段4:年龄 单位 aBP 字段5:年均温 单位 0.1℃ 字段6:年降水 单位 0.1mm 岩芯采自青藏高原南部羊卓雍错流域,大致采样位置为:90°27′E,28°56′N,海拔:4425m
王君波, 吕厚远
通用环流模式(GCM)的应用可以提高我们对气候强迫的理解。此外,更长的气候记录跨越更广泛的气候状态有助于评估模型的技能,以模拟不同于现在的气候。首先试图找到一种结合不同季节温度影响的代用指标,然后结合北京石笋层序列和祁连树轮序列,在过去的千年里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温度重建,与基于GCM的ECH-G模拟中国千年温度记录进行比较。基于31年的平均值(超过P<0.01),模拟与重建温度记录的相关系数为0.61。由组合的代用指标和模拟系列所显示的不对称V型低频变化是中国上千年温度的主要长期模式,这表明太阳辐照度和温室气体可以解释低频变化的大部分。实验中为了保留低频信息,使用保守的去趋势方法消除与年龄有关的生长趋势。每个树环系列都安装了一个负指数曲线,同时保留所有的变化。 1000年(公元1000年-公元2000年)石笋和树轮集成年平均温度重建数据(excel 表格)的字段包括(4个): 1)年份 2)年平均温度重建 3)重建温度偏差 4)模拟温度偏差
谭明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