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鲁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45米,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属于芦苇泥炭沼泽。该数据集为西藏拉鲁湿地六个不同位点采集土壤表层(0-10cm)样品测定的土壤基本理化指标数据,数据集包括以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pH值,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总磷含量,可利用磷含量,土壤总钾含量,土壤可利用钾含量,土壤总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和土壤硝态氮含量;数据可应用于拉鲁湿地土壤质量评价等相关科学研究当中。
闫钟清
探地雷达法是一种采用窄脉冲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技术方法,具有快速、无损、连续探测和实时显示的特点。探地雷达通过天线连续拖动的方式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遇到存在电性差异(如介电常数差异)的介质界面时,发生反射、透射和折射;当同相轴不连续且振幅增大,发射能量较强,频率偏低,信号衰减较快时,可判断雷达探测区域处理富水状态;使用探测仪器是GR-Ⅳ 型地质雷达,且设置不同功率的天线,于2019年8月与2020年8月开展2年度的覆盖纳木错你亚曲典型湿地区域范围内的探地雷达观测,获得了2019-2020年纳木错典型湿地探地雷达数据集;数据格式为raw格式。
杜剑卿
本数据集包含了青藏高原色林错流域和拉萨河流域典型高寒湿地的水体理化性质和水环境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电导率、水温、总磷、总氮、总有机碳、主要阴离子和主要阳离子浓度等。通过野外采样获取湿地水样,在实验室内通过化学分析获得各项水体理化指标数据。部分指标使用仪器现场测定。数据分析方法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结果可靠。数据可作为青藏高原湿地水环境的本底数据,评估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并研究气候变化对高寒湿地的影响。
熊雄
青藏高原典型县域特色畜种调查数据集主要包含青藏高原上典型县域的畜种种类、数量、分布特征、特色畜种生产性能的相关数据、畜种照片、畜种样品采集信息,为青藏高原畜种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为实地调查和文献收集,利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对数据进行查验,剔除差异较大的数据,并补充缺少数据,使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数据收集完成后,分析评估畜种遗传多样性,为青藏高原地区畜牧业研究,提供有效的基础研究数据。
王飞
青藏高原典型县域特色牧草调查数据集主要包含青藏高原上典型县域的栽培牧草、野生牧草及毒害草种类、数量、分布特征、相关特性、天然草地样地调查数据、采集照片、植物标本采集信息等。该数据集可供建立该区域牧草相关数据库,用于分析研究该区域牧草资源分布发展状况,并提出利用保护对策。数据来源于野外考察和文献收集,利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查验,剔除差异较大数据,并补充缺失数据,使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该数据集可用于青藏高原区域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的合理配置研究,规划人工草地的合理布局。
王飞
数据集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青海省祁连县地区植被样方调查照片。包括2020年祁连县地区的28个样点的调查照片,以手机或相机拍摄。每个样点的照片放置在单独的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命名为样点的编号,每个样点的照片包括采样点周围的景观照片,采样样方内植物群落的照片以及优势种的特写照片,可观察到样方内植被群落状况,土壤表面状况以及周围采样区的坡向坡度、人为干扰情况等等,照片均为原图,jpg格式。采样点的具体经纬度信息在压缩包内的单独Excel表格中,可对照查看。
尚占环
数据包含每个采样点5个样方的样方群落物种调查信息,包括物种名称、盖度、高度(5株)和株数,共28个样点(28个Excel表格),命名方式从QZKK-03-001到QZKK-03-028,在一个压缩文件包内,另外三个文件为分种的物种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采样点的经纬度信息,需相互对照使用(物种高度、盖度、株数、地上/地下生物量的采集调查样方面积为1m*1m,每个样点有10个样方,其中2、4、6、8、10等样方为分种采集样方,以P2、P4、P6、P8、P10表示,盖度以百分比表示,高度为厘米cm,株数以物种数量表示,每个样方(plot)的根系生物量分为3层,每层10cm,每项指标的单位均在标题标注)。数据全为实地采集和测量数据,高度为卷尺量取,盖度为估算法获取。数据质量完好,可用于计算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分布等方向。
尚占环
数据包括2019年拉萨市和那曲地区的47个样点、2020年阿里和那曲地区的49个样点的调查照片,每个样点的照片包括采样点周围的景观照片,采样样方内植物群落的照片以及优势种的特写照片,可观察到样方内植被群落状况,土壤表面状况以及周围采样区的坡向坡度、人为干扰情况等等,照片均为原图,jpg格式,以手机或相机拍摄,采样点的具体经纬度信息在压缩包内的单独Excel表格中,可对照查看。
田大栓
数据包含采样点的基本调查数据,样方的群落物种盖度、高度和密度,以及分种的物种地上生物量、0-10cm表层土壤的温度、水分、PH、有效氮、有效磷、全碳、全氮含量(样点基本信息中有采集地点、日期、采集地的土壤状况,处理中的CK不分种采样的样方(5个),D是退化草地分种采样的样方(5个),凋落物、立枯、覆沙…盐碱斑的信息分别用0代表没有、1代表少,2代表多,裸地面积为百分比;物种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的采集调查样方面积为50cm*50cm,每个样点(site)有10个样方(sample),盖度以百分比表示,高度为厘米cm,密度以物种数量表示,0-10cm表层土壤信息每个样点(site)有3个重复,退化程度分为高度退化(HG)、中度退化(MG)、轻度退化(LG),利用率有重(Heavy)轻(Light),每项指标的单位均在标题标注)。数据全为实地采集和测量数据,全碳为元素分析法、全氮为凯氏定氮法,有效氮为碱解扩散法,有效磷为浸提—钼锑抗比色法,PH为电位法,温度和水分为土温计和土壤水分仪测定。数据质量完好,可用于计算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存在的驱动因素分析等方向。
田大栓
本数据集包括青海、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他地区(甘肃、陕西、山西、吉林、辽宁)898个盐湖的基本信息。包含主键序号(YHID)、盐湖标识码(YHBSM)、盐湖名称代码(YHMCDM)、盐湖名称(YHMC)、水化学类型(SHXLX)、隶属县(LSXIAN)、隶属市(LSSHI)、隶属省(LSSHEN)、采样时间(CYSJ)、平均水深(PJSS)、最大水深(ZDSS)、面积(2013年)(MJ)、湖面高程(HMGC)、湖区范围_最小X值(HQFW_X1)、湖区范围_最大X值(HQFW_X2)、湖面高程_最小Y值(HQFW_Y1)、湖区范围_最大Y值(HQFW_Y2)、开发状况(KFZG)、备注(BZ)等信息。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际野外调查资料的规范化整理而成。数据集共有2607条记录,并且完全开放共享。
王建萍, 陈亮
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地区高分辨率(5m)冰川高程变化数据集,包括该地区2000‒2013和2000‒2017两个时间段的冰川高程变化数据。具体区域为念青唐古拉山西段的纳木错地区以及东段的岗日嘎布地区,冰川边界参考国际上通用的Randolph Glacier Inventory Version 4.0(RGI 4.0)。冰川高程变化分别由高分辨率资源三号三线阵立体像对数据(ZY-3 TLA)生成的2013年和2017年DEM数据与2000年的SRTM DEM数据通过DEM差分技术得到。其中西段数据有三期:2000‒2013、2013‒2017和2000‒2017;东段数据有一期:2000‒2017。 该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5米,单位为m a^−1,数据格式为GeoTIFF,数据类型为浮点型,投影方式:西段为 UTM 46N,东段为UTM 47N。 该数据与现有的物质平衡实测数据及其它遥感观测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可提供更详细的冰川高程变化的空间分布细节,将冰川高程变化乘以冰川的平均密度(通常为850±60 kg m^−3)即可转化为相应时间段内的冰川物质平衡 (单位为:w.e. a^−1),可为该地区冰川高程变化和物质平衡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任少亭, 贾立
This dataset is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 for the paper of Tectonics that titled "Along-strike variation in the initiation timing of the north-trending rifts in southern Tibet as revealed from the Yadong-Gulu rift". To constrain the activation history of the Yadong rift, fourteen samples for 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were collected along three transects. Apatite (U-Th)/He thermochronology was performed at at ETH Zurich, and the apatite fission track thermochronology was performed at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Shuang Bian, Junfeng Gong, Andrew V. Zuza, Rong Yang, Lin Chen, Jianqing Ji, Xiangjiang Yu, Yihong Tian, Zhiquan Yu, Xiaogan Cheng, Xiubin Lin, Hanlin Chen
雷达穿透深度改正对于采用基于雷达DEM的大地测量方法进行准确估算冰川物质平衡至关重要。由于雪的分布不均和积雪性质不同,雷达的穿透深度会因地区而异,并且依赖于海拔高度,所以本数据集给出了高亚洲1°×1°网格的SRTM C/X波段雷达穿透深度差异。该数据集包含214个高亚洲1°×1°网格的SRTM X波段和C波段的穿透深度差异结果,以及每个网格的线性拟合表达式。基于大地测量方法,采用30 m分辨率的SRTM X波段和C波段 DEM,获得了高亚洲 X波段和C波段的冰雪穿透深度差异结果,采用50 m高程分段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到了穿透深度差与海拔高程的关系(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数据以excel文件存储。该数据集可以为基于SRTM DEM的高亚洲物质平衡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可供研究冰川、气候、水文等的科研工作者使用。
江利明
本数据集来源于书籍: 《南迦巴瓦峰地区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该书籍的指导为任美锷,主编为彭补拙、杨逸畴,指导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本书是南迦巴瓦峰《登山科学考察丛书》之一,是对南迦巴瓦峰及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这个科学上空白地区进行自然地理研究的全面总结。 由于南峰地区的河流多是水流湍急,因此,蒸发浓缩作用微弱。另外,在湿润的南峰地区广泛分布着发育在片麻岩上的土壤,其淋溶作用强烈,土体中可溶盐贫乏,多显酸性反应。为了便于对天然水中一些阴、阳离子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了南峰地区在不同海拔发育于片麻岩母质上的不同类型土壤中部分阴离子,结果列于表3。 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不但受成土母质的影响,还与有机质和土壤中物理化学组成的性质有关,现将发育在本区土壤类型中部分土壤的元素含量及物理化学组成列于表8。从表8可以看出,某些元素与有机质及颗粒度等物理化学组成有关。南峰地区降水充沛,植物覆盖率大,生物及化学作用增强,在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粘粒的形成方面与其高度有明显的关系,即海拔愈低,生物和化学风化愈强烈。同时与珠峰地区相比,化学风化也有所增强,这就造成了本区土壤中除Na,Mg,K外,其它元素都接近于世界土壤元素含量的主要原因。 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与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有密切的关系,现将主要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中的元素测得值,取其算术平均值,并求标准偏差,列于表9。从表9可以看出,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土壤中元素含量也有相当大的差别。说明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与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有密切的关系。这主要与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及元素在成土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性质有关。 用PI XE法分析了南峰地区号营地、大本营、派区等点大气气溶胶样品,现将测得值列于表10,以探讨其输送、扩散、转化和富集规律,尽快地开展清洁区大气背景值的研究,追踪污染物质的来源。有机氯化合物如DDT、666,PCB,由于性质稳定,在环境中可以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作长距离的迁移,为了解南峰地区是否也受到这类有机氯化合物的污染,我们首次用痕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水、土壤、动植物等样品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含量,以达到了解南峰地区生物背景状况的目的(表11、12、13),南峰地区水体、土壤、某些植物和禽蛋中 DDT,666含量很低一般仅为10-8数量级。收集的人发和牛毛样品中其他元素等含量水平未见异常。 南峰及北京地区部分生物样品中无机物含量列于表14。
彭补拙, 杨逸畴
为了更好地说明山地自然带的景观特征,以及组成要素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地球化学上的内在联系,阐明各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景观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我们对每一自然带景观中的岩石、风化壳(土壤母质)、土壤中元素含量进行了化学分析,并计算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迁移系数,求出该景观风化壳、土壤的元素迁移系列。在景观的表生作用带内不活泼的元素(或弱迁移的),有铝和钛等,在进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迁移能力计算时,分别用铝和钛作为基准,计算各个元素的淋出量、淋出率(%)及迁移系数。
彭补拙, 杨逸畴
南峰地区河流的最大月径流量多出现在7月份,这是与该时期的降水量大、气温高有关系。对于本地区北部的河流,其类型多属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为此,在夏季,该地区降水量大,雨热同期,冰雪融水补给量也急剧加大;而在冬季,降水与融水补给量全大大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占年径流的比重又小,导致了该地区河川径流年内变化大,年内分配更趋于不均匀。 南峰地区的河流泥沙观测资料,要比河川径流的观测资料更为缺乏。目前,该地区只有雅鲁藏布江鲁霞水文站有河水悬移质泥沙的观测。现只能依据该站的泥沙资料,并根据实地考察,以及参照西藏其它地区的河流泥沙观测资料,对本地区河流的泥沙特性,进行较粗浅的分析。(最后两个表)
杨逸畴, 彭补拙
该数据集记录了2002-2020年青海省全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数据是按全省主要旅游景点塔尔寺、青海湖、瞿坛寺、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十世班禅故居、孟达天池、隆宝滩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长江源头、察尔汗盐湖、鸟岛、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黄河源头、阿尼玛卿山、金银滩草原风光、布喀达坂峰、昆仑山口、北禅寺、青海博物馆、老爷山、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街子清真大寺、文都寺、夏宗寺、夏琼寺、佑宁寺、日月山、倒淌河、龙羊峡、青海湖度假村、玉皇阁、茶卡盐湖、原子城、李家峡、南宗寺、隆务寺、麦秀林场、土蕃葬墓、都兰国际狩猎场、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19个数据表,分别为: 全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2年.xls 全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3年.xls 全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4年.xls 全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6年.xls 全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7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7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8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9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0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1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2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3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5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6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7年.xls 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9年.xls 青海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19).xls 青海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20).xls 青海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20)1.xls ,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全省主要旅游景点海拔高程(2003年)数据表共有3个字段: 字段1:旅游景点名称 字段2:海拔高程(米) 字段3:地理位置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集记录了青海省全省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数据是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3个数据表,分别为: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1985-1998年.xls,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1985-1999年.xls,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1985-2000年.xls。 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企业景气调查产品销售景气指数2000-2001年数据表共有5个字段: 字段1:指标 字段2:单位 字段3:1985年 字段4:1990年 字段5:1995年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集记录了1952-2020年青海省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数据是按棉纱、棉布、呢绒、毛线、毛毯、地毯、工业用呢、皮鞋、机制纸与纸板、原盐、食用植物油、火柴、肥皂、合成洗涤剂、卷烟、白酒、啤酒、日用精铝制品、原煤、原油、原油加工量、发电量、钢材、铝、纯硅、铁合金、木材、铜精矿含铜、镍精矿含镍、锌精矿含锌、铅精矿含铅、烧碱、硫酸、红矾钠、硼砂、电石、合成氨、化肥、金属切削机床、汽车、内燃机、农用拖车、推土机、牛奶分离器、电话机、水泥、石棉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30个数据表,分别为: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2-1998.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2-1999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2-2000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2-2001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2-2002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2-2003.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52-2004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78-2006.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78-2007.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78-2008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78-2005.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90-2009.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990-2010年.xls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总量1998年.xls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总量1999年.xls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总量2000年.xls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0-2001年.xls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1-2002年.xls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2-2003年.xls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4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6-2011.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8-2013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8-2014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0-2015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0-2016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2-2017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3-2018年.xls 主要年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8-2012年.xls, 青海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5-2020.xls , 青海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5-2020-1.xls。 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0-2001年数据表共有3个字段: 字段1:产品名称 字段2:2000 字段3:2001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集记录了1998-2020年青海省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数据是按按成果水平、按应用行业、按应用情况、统计经济效益的项目数、应用后本年度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划分的。数据整理自青海省统计局发布的青海省统计年鉴。数据集包含25个数据表,分别为: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1998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1999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0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1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2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3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4年.xls 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4-2005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5-2006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6-2007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8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9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0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1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2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3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4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5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6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7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8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19年.xls 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20年.xls 数据表结构相同。例如全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基本情况2001年数据表共有5个字段: 字段1:类别 字段2:合计 字段3:科研机构 字段4:大专院校 字段5:企业
青海省统计局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