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由三个字段组成:经度、纬度和湖泊深度。利用声呐设备在湖泊上走航测量得到的水深数据,GPS同步测量得到的经度和纬度。利用湖水盐度和温度数据校正声呐测得的深度数据,并剔除数据异常点。利用水深数据可以插值形成湖泊水下地形图。利用水下地形图可以计算湖泊的储水量,评估青藏高原湖泊总水量。利用水下地形图结合遥感数据还可以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亚洲水塔水量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立平
doi: 10.11888/Hydro.tpdc.271357 2436 0 保护期内 2021-05-25
内容为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项目要求完成的图件成果, 包括“中国东部前燕山期大地构造格局图”、“中国东部燕山期大地构造格局图”和“华北燕山期构造纲要图”。其中“中国东部前燕山期大地构造格局图”和“中国东部燕山期大地构造格局图”的底图修改自1:500万亚洲地质图。“华北燕山期构造纲要图“底图由华北东部1:25万地质图拼接而成。图件中的构造及年代学的数据来源于该项目执行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前人对中国东部进行的研究工作。图件经过项目组专家讨论一致通过。
林伟
doi: 10.11888/Geo.tpdc.271334 1203 153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包括九嶷山及邻区54个固定地震台站和17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垂直分量的连续地震背景噪声数据提取的双台间的互相关函数和最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采用时频分析法来获取2-40s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频散曲。反演成像结果显示,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地壳及上地幔的结构特征差异显著,10-20km的S波速度分布图显示呈线性的、连续分布低速异常,可能为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具体分界位置。成像结果对了解华南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地震学约束。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九嶷山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doi: 10.11888/Disas.tpdc.271342 1025 163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包括青藏高原,华北克拉通,华南块体交接区域255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HK结果和采用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2.0)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146个固定台站(2012-2014)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布设的109个流动地震台站((2006-2008, 3开头台站),(2009-2010,4开头台站)),(2010-2012,1开头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核心区域还保留着典型克拉通的地壳结构,且鄂尔多斯南侧地壳没有保留北侧的华北克拉通东西碰撞俯冲中部陆壳的低速层,四川盆地下地壳可能已经沿着龙门山嵌入到青藏高原地壳中;西秦岭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交界区域具有厚的地壳和整体偏低的波速比以及比东西两侧都要高的S波速度结构。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631 6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包括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其邻区154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和采用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5.0)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63个固定台站(2007-2009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布设的91个流动地震台站(2000-2001(o开头台站名),2010-2011(st开头台站名))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Moho面深度和地壳平均Vp/Vs比分别主要在25-38km和1.65-1.95范围内变化,地壳结构大致沿着白垩纪的铁佛岭和三叠纪六安断裂及其东向延伸线由南向北分层3部分。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带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doi: 10.11888/Disas.tpdc.271343 858 187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包括四川盆地14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高斯系数为5.0)和采用多层H-k叠加方法得到的沉积层和基岩层厚度与Vp/Vs比值。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4个固定台站1年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0-2012布设的10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沉积层厚度主要分布在4.2-7.6 km, 波速比普遍超过1.87, 基岩厚度主要分布在33.4-41.8 km,波速比普遍小于1.74。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四川盆地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doi: 10.11888/Disas.tpdc.271344 1047 191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包括临汾裂谷及其周边区域23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和台站的远震接收函数波形。通过挑选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7年11月布设的观测时长为1个月的23个高频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 临汾裂谷区中下地壳存在不同尺度的低速体,发震层深度由南往北逐渐从~25km增加到~34 km,大致对应着壳内低速体的底界面;重定位地震大都位于高低速体过渡带区域,其中一个的震源深度达到32km,临汾M7.75级地震位于高速体内,洪洞M8.0级地震位于高速体底部。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临汾裂谷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doi: 10.11888/Disas.tpdc.271330 815 160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包括辽东长山列岛上发育岩株的SIMS锆石年龄。锆SIMS锆石U-Pb定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CAMECA IMS-1280二次离子质谱仪上进行。针对锆石U-Pb 定年,仪器采用O2-作为一次离子束,以高斯模式或平行光模式聚焦20-30μm直径束斑以轰击固体样品表面,提取样品中的ZrO+、UO2+、UO+、U+、Pb+、THO+等离子。U-Pb同位素定年中采用锆石标准样品Qinghu作为内标,Plese作外标进行同位素分馏校正。数据的处理采用isoplot软件绘制年龄谐和图。数据已经发表在Tectonophysics,数据真实可靠。
林伟
doi: org/10.1016/j.tecto.2019.04.025 810 145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包括汉中盆地及其周边区域17个地震台站的位置信息,远震接收函数波形和采用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的地壳S波速度。其中,每个台包括两个接收函数,高斯系数为2.0,分别为在30-60°和60-90°震中距范围内叠加的波形。通过挑选研究区中国地震局布设的6个宽频带固定台站2年(2012-2014)和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2017年12月布设的观测时长为1个月的11个短周期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90度震中距和大于5.5级远震事件,采用CPS程序的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接径向收函数。研究结果表明:汉中盆地不同区域浅表沉积厚度和速度存在差异,部分区域Moho莫霍面处速度变化平缓,震源深度(4-16 km)的上下界面分布对应着低速体底层和高速体顶层。上传的数据为他人进一步研究汉中盆地及其邻区结构特征提供了有价值数据和信息。
危自根
doi: 10.11888/Disas.tpdc.271333 1528 165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包括法国科西嘉岛Balagne和Piedmont浊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及其Hf同位素。锆石原位 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LA-ICPS实验室开展,使用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完成。U-Pb同位素定年中采用锆石标准91500作外标进行同位素分馏校正。数据处理采用glitter软件完成,选取谐和度≥90%的样品点进行数据分析,采用density plotter软件绘制年龄分布频谱图并计算加权平均年龄,以及利用excel完成Hf同位素的投图。数据已经发表在Tectonophysics,数据真实可靠。
林伟
482 133 开放获取 2021-05-25
数据为彭灌杂岩的磁化率各项异性(AMS)的数据 。我们用便携式汽油钻机在每个采样点钻取5-7个岩芯柱,间隔1 m 到2 m,每个岩芯柱长约3-6 cm。每个岩芯柱都用磁罗盘和太阳罗盘定向,并都进行了磁偏角(7°)的校正。为了避免岩芯几何形态对磁组构的干扰,每个岩芯柱都切割呈标准的直径2.5 cm和长度2.2 cm的柱体。涉及的AMS测试工作均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实验室的AGICO Kappabridge (MFK1) 低场条件下完成。AMS的统计分析主要借助ANISOFT 4.2完成。数据已经正式发表在Tectonics,质量真实可靠。
薛振华
doi: 10.1002/2017TC004754 855 149 开放获取 2021-05-25
本数据集在文献资料和卫星影像识别的基础上,对川藏铁路、川藏交通廊道、金沙江上游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地野外科学考察,将观察到的泥石流灾害链、滑坡灾害链、断裂构造典型点、冰川泥石流灾害链、大规模崩塌灾害链等进行编目和详细拍照记录;填写野外科考灾害点调查数据表格,整理并填写科考日志文件,完成各种类型灾害点的分布图。照片清晰、灾害调查表内容详实、科考日志填写完整。该野外调查照片与数据,对今后灾害链的野外调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邓宏艳, 王姣, 王玉峰
doi: 10.11888/Disas.tpdc.271374 1316 0 保护期内 2021-05-25
佛子冲矿区具有同生沉积喷流型和后生矽卡岩型成因之争。由于佛子冲矿床矿体赋存伴随着绿色层状岩石(GSR) ,GSR 成因可能对解决这一争议起到重要作用。这促使我们去进行一系列岩石学调查、全岩矿物化学分析和侵入岩的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GSR中与矿体相关的元素,如Cu、Pb,具有从边缘到核心递减的规律,暗示这为一热液流体起源,通过多种证据分析证明,佛子冲矿床是云开地区层控矽卡岩型铅锌矿化体系的典型代表
虞鹏鹏, 郑义
doi: 10.1016/j.oregeorev.2020.103673 2432 0 保护期内 2021-05-24
本数据为滇东南地区锡锌铟多金属矿床的磁铁矿的主量、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样品包括交代型磁铁矿和充填型磁铁矿两类,前者多呈囊状,条带状,与矽卡岩矿物共生;后者为脉状,与金属硫化物共生。样品的测试在国家地质实验分析中心完成,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数据分别由ICP-AES和ICP-MS分析测试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核心期刊《岩石学报》,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探讨磁铁矿的成因,并从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性质方面进一步约束成矿作用过程。
牛浩斌
doi: 10.18654/1000-0569/2020.01.15 1259 141 开放获取 2021-05-24
广东河台金矿糜棱岩锆石U-Pb定年数据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中科院重点实验室检测。将选好锆石制靶用于LA-ICP-MS的实验数据采集,采用氦气作为载气, 激光束斑直径为35 μm, 脉冲频率10 Hz, 80%的激光能量, 每个点的分析时间为60 s, 包括20 s的背景测试和40 s的样品信号。测试的元素包括34S、57Fe、59Co、60Ni、65Cu、66Zn、75As、82Se、96Mo、107Ag、115In、118Sn、121Sb、208Pb、209Bi等。
焦骞骞
578 141 开放获取 2021-05-24
数据包含两部分,分别为大云山—幕阜山岩体的磁化率各项异性(AMS)数据,及岩体南缘的花岗质糜棱岩和围岩云母片岩中的黑云母、角闪石和白云母的40Ar-39Ar的年龄。在野外使用便携式汽油钻机采集岩芯柱,然后在室内将样品切割成标准的直径2.5 cm,高2.2 cm的柱体。最终的测试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古地磁实验室完成。矿物的40Ar-39Ar的年龄的测试过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先对岩石样品进行清洗和粉碎,然后在双筒显微镜下手工挑选黑云母颗粒。在为定年做准备之前,重新检查了黑云母,选择了新鲜、透明、没有夹杂物的晶体。实验主要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在40Ar/39Ar和U-Th/He实验室完成。使用MM5400质谱仪高分辨率进行40Ar/39Ar的测量。然后利用excel的软件的插件ArArCALC对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该数据为大云山-幕阜山岩体侵位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的解释提供年代学的支持。 以上数据已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数据真实可靠
冀文斌
doi: 10.11888/Geo.tpdc.271327 990 150 开放获取 2021-05-24
2017年,Sr-Nd同位素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C-ICP-MS仪器上完成,利用阳离子树脂交换柱对Sr和Nd元素进行提取,盐酸作为淋洗液。实验过程具体描述见文献韦刚健 等, (2002)和Li 等, (2004)。87Sr/86Sr和143Nd/144Nd测试的比值分别通过86Sr/88Sr=0.119 4和146Nd/144Nd=0.721 9校正质量分流, 而87Sr/86Sr和143Nd/144Nd的报道比值则是分别通过NBS SRM 987标准87Sr/86Sr=0.710 25和Shin Etsu JNdi-1标准143Nd/144Nd =0.512 115进行校正(Yuan 等, 2010)。
邓腾
doi: 10.13745/j.esf.2017.02.011 680 152 开放获取 2021-05-24
本数据为安徽中部东顾山黑云母花岗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Pb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以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数据,白钨矿主微量、Sr同位素数据,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样品采自安徽中部东顾山黑云母花岗岩。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Pb同位素组成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白钨矿主量元素由JXA8230型电子探针分析获得,微量元素由LA-ICP-MS分析获得,白钨矿原位Sr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黄铁矿S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研究东顾山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演化和成矿过程。
杨晓勇
doi: 10.1016/j.oregeorev.2021.104163 927 134 开放获取 2021-05-24
2017年,锆石分选在河北省诚信服务有限公司完成,将采集的样品(5 kg ±)清洗干净、破碎采用常规方法将样品粉碎至80目以上,并采用电磁选方法进行分选。在双目镜下挑选出晶形和透明度较好,无裂纹,粒径足够大的锆石颗粒作为测试对象。锆石制靶和阴极发光(CL)图像在重庆宇劲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将其置于DEVCON环氧树脂中,待固结后抛磨至锆石粒径的大约二分之一,使锆石内部充分暴露。锆石年龄测试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完成,使用仪器为LA-ICP-MS,仪器型号为Resolution M50 Agilent 7500a,厂家为Resonetics Agilent,光斑为29μm。采用He气作为剥蚀物质的载体。采用标准锆石 Plesovice(337.13±0.37 Ma,Sláma 等, 2008)和 Temora(416.6±1.0 Ma,Black 等, 2003)作为外标,元素含量采用NIST SRM610作为外标,29Si作为内标元素(锆石中SiO2含量为32.8%),详细分析方法见Yuan 等 (2004);普通铅校正采用Andersen (2002)推荐的方法;锆石的同位素比值及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计算采用ICPMSDATECAL程序(Liu 等, 2010a; Liu 等, 2010b),年龄计算及谐和图的绘制采用Isoplot 2006(Ludwig, 2004)。
邓腾
doi: 10.13745/j.esf.2017.02.011 967 132 开放获取 2021-05-24
连云山岩体的主微量测试分析于2019年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完成。主量元素的测定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其过程大致如下:首先称取0.7g样品,然后加入适量硼酸高温熔融成玻璃片,最后在XRF(仪器型号为Philips PW2404型X荧光光谱仪)上氧化物含量。测定时经GSR-1(花岗岩)标样监控,使主量元素分析精度优于5%。微量元素测定采用等离子质谱(ICPMS)法:首先称取50mg样品,用氢氟酸、硝酸敞开容器分解法与氢氟酸、硝酸密闭容器消解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分解,并制成溶液,然后在ICP-MS上用内标法进行测定,分析精度优于10%。
邓腾
doi: 10.13745/j.esf.2017.02.011 745 161 开放获取 2021-05-24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