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拉斯沟铜矿床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兰盆地内,为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受 NW 向断裂控制的脉状矿体产于 泥盆系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岩系中,目前其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尚不明确,在细致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S-Pb-Sr-Nd-C-H-O同位素分析,根据野外和显微镜下观察,可将乌拉斯沟铜矿床的形成划分为黄铁矿-磁铁矿-石英、黄铜矿-绿泥石-绿帘石-石英及石英-碳酸盐阶段。通过S、Sr-Nd-Pd同位素的分析,发现成矿物质来源可能源自康布铁堡组,且受外来流体影响。对C-H-O同位素分析可进一步解释成矿流体来源。
卢琦园, 郑义
数据包含实验所用柯石英的元素组成,同位素组成,以及实验温度,颗粒大小等相关信息。元素组成,同位素组成是从电子探针,激光剥蚀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获得,实验由大压机进行,通过红外光谱获取柯石英中的水含量。柯石英中结构水的存在会显著加速其退变质为石英,从而无法在陆壳折返过程中保存下来。该研究通过一系列高温高压实验合成含水柯石英样品。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柯石英的水结合机制不同。5 GPa下,在不含硼的体系中,在温度不高于1300 ℃时,水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进一步地,一方面柯石英只能携带十分少量水进入俯冲带中;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柯石英中几乎不存在结构水,才能帮助其在折返过程中保存下来。
严薇
格陵兰数字高程模型 (DEM) 对于实地工作、冰速计算和质量变化估计是必不可少的。以前的 DEM 已经为整个格陵兰岛提供了合理的估计,但应用源数据的时间跨度可能会导致质量变化估计偏差。为了给 DEM 提供一个特定的时间戳,我们从 2018 年 11 月到 2019 年 11 月应用了大约 5.8×108 ICESat-2 观测来生成一个新的 DEM,包括格陵兰周边的冰盖和冰川。时空模型拟合过程分别在 500 m、1,2 和 5 km 网格单元上执行,最终 DEM 以 500 m 分辨率发布。通过模型拟合获得总共98%网格的高程,剩余的DEM空洞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法估计。与机载地形测绘仪 (ATM) 激光雷达系统获取的 IceBridge 任务数据相比,ICESat-2 DEM 的最大中值差异估计为 -0.48 m。通过模型拟合和插值获得的网格的性能相似,都与 IceBridge 数据非常吻合。 DEM 的不确定性在低纬度和高坡度或粗糙度区域增加。此外,与其他高度计衍生的 DEM 相比,ICESat-2 DEM 显示出显着的精度提高,并且精度与立体摄影测量和干涉测量的精度相当。总体而言,ICESat-2 DEM 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均表现出精度稳定性,可以提供具有高精度的特定时间戳 DEM,这将有助于研究格陵兰岛海拔和质量平衡变化。
范宇宾, 柯长青, 沈校熠
本数据为尼日利亚Dutsen Wai and Ropp杂岩体烧绿石主量分析,及岩体全岩主微量分析,锆石U-Pb定年, 锆石Lu-Hf同位素。烧绿石足量分析通过EPMA获得,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经发表在国际高级别SCI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研究获得了岩体的年龄,限定了岩浆来源,提供了花岗岩成岩作用机理和相关金属成矿的新见解。
杨晓勇
数据包含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全岩Sr–Nd-Pb同位素数据。2018年样品采集华北克拉通北部早白垩世朝阳和北票火山岩。岩石全岩主量地球化学数据是Rigaku-ZSX-100e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获得的。全岩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Perkin Elmer ELAN 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获得的。岩石全岩Sr–Nd-Pb同位素是通过样品分离提纯-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的。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揭示地幔和地壳熔体对基性到中酸性火山岩的贡献,评估地幔源岩浆底侵在碰撞后环境中对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性。
钱生平
本数据包含火山岩的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全岩Sr–Nd-Pb同位素数据。样品采集中国东部无棣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岩石全岩主量地球化学数据是Rigaku-ZSX-100e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获得的。全岩微量地球化学数据是通过Perkin Elmer ELAN 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获得的。岩石全岩Sr–Nd-Pb同位素是通过样品分离提纯-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的。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限定区域内岩浆作用的时代、成因和形成背景。获得的数据可以推测地幔中HIMU储层的位置和性质,评估产生高度不均匀地幔的可能机制。
钱生平
华南地块早古生代造山运动伴随着地壳深熔作用,表现为大量的花岗岩和混合岩。通过对浅色体和花岗岩脉中锆石结晶年龄进行锆石U-Pb测定,获得其对应锆石U-Pb定年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浅色体的形成早于花岗岩脉,利用LA-ICP-MS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主要对全岩及矿物进行主量和微量元素数据及锆石Hf-O同位素测定,其结果表明深熔作用是黑云母片麻岩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流体存在熔融作用的结果。并最终结合已有数据和资料,我们猜想花岗岩类和混合岩的形成是水-熔融作用的结果,与中下地壳地幔岩浆提供的额外热量有关。
虞鹏鹏
本数据为西藏拉萨板块北部巴拉扎含矿斑岩埃达克质岩及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数据可以了解区域构造背景,为拉萨地块岩浆岩的成因、来源和构造背景提供证据。
杨晓勇
本数据为安徽铜陵杨冲里金矿辉石闪长岩、二长闪长岩中石英单矿物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分析及H、O同位素测试数据。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由Linkam THMSG 600冷热台进行测温,激光拉曼数据由LabRAM HR Evolution型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获得,H同位素数据由Thermo-Finnigan同位素比值质谱仪分析获得,O同位素数据由Finnigan MAT252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获得其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杨冲里金矿的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式。
杨晓勇
本数据为安徽省南部含白钨矿花岗闪长斑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及流体包裹体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流体包裹体测温由Linkam THMSG 600冷热台进行测温测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对东源和朱西岭矿床进行了岩石学和阴极发光(CL)观察、主、微量元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了岩浆作用、交代作用和蚀变作用对W含量的贡献。收集了花岗闪长斑岩内的矿化岩和非矿化岩,比较了两者的对比特征。讨论了W的运动和成矿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肖益林
本数据为中国栏杆地区含金刚石碱性玄武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硅酸盐熔体包裹体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硅酸盐熔体包裹体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研究结果对限制NCC破坏的初始时间和可能的机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肖益林
海南岛罗葵洞钼矿床赋矿围岩锆石U-Pb定年和辉钼矿Re-Os 同位素数据,锆石U-Pb定年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检测,将选好锆石制靶用于LA-ICP-MS的实验数据采集,采用氦气作为载气, 激光束斑直径为31 μm, 脉冲频率8 Hz, 每个点的分析时间为60 s, 包括20 s的背景测试和40 s的样品信号。测试的元素包括U、Th、Pb等含量及相关同位素比值。锆石 U-Pb 定年和锆石微量元素数据处理使用 ICPMSDataCal 8. 6 软件,谐和图的绘制采用Isoplot v3.0 软件完成。辉钼矿Re-Os 同位素委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首先将辉钼矿样品粉碎过筛,剔除或避开与辉钼矿连生的石英、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物,用重力分离、电磁分离等方法以及在显微镜下挑选获得辉钼矿,测试仪器为Thermo Scientific X-Series 2 ICP-MS,实验过程主要包括样品的分解、蒸馏分离Os、萃取分离Re和质谱测定等4个步骤,以国标GBW04435和04436作为标样,监控化学流程和分析数据的可靠性,所获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数据采用Isoplot 3.00 程序完成。 此数据可为海南岛罗葵洞钼矿床日后在地球化学模型分析中提供数据支持。 以上数据发表在《地球化学》核心期刊,数据真实可靠,数据以Excel表格形式储存。
朱昱桦
本数据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沙溪Cu-Au矿床埃达克质岩石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微量及U-Pb定年数据,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Pb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研究沙溪铜金相关埃达克质岩的成因,与鄂东、九瑞、铜陵等其他埃达克质岩的区别。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沙坪沟含矿正长岩的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Hf同位素数据和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更好地约束该巨型钼矿床的年代学、成岩成矿来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
杨晓勇
本数据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地区杨冲里金矿二长闪长岩、钾长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和微量数据,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有助于指导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金矿找矿,进一步完善区域成矿理论。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中国东部杨山A型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及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全岩Sr-Nd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对九华山两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些a型花岗岩的结晶分异和物源性质,为江南造山带东部构造演化提供关键制约因素。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中国东北部夹皮沟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全岩主微量元素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数据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及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得到俯冲变质SCLM形成的流体/熔体是嘉皮沟矿床形成初期Au富集的重要来源,并为金在新太古代绿岩带内通过后期热液流动进行搬运和再分布提供了新的证据。
杨晓勇
本数据为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贵池地区抛刀岭斑岩型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正长岩及花岗岩全岩主微量数据,锆石微量及U-Pb定年数据,及钻孔样品多金属元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痕量Au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As、Sb、Bi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其他金属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详细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结合区内岩浆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探讨矿床类型,阐明与金、铜金矿床有关的岩浆岩成因。建立了宝刀岭地区区域岩浆成矿模式。
杨晓勇
本数据为皖南天井山金矿流纹岩及含矿石英脉主微量数据,锆石U-Pb定年数据,绿泥石Ar-Ar定年数据,黄铁矿S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数据由XRF分析获得,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锆石U-Pb定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绿泥石Ar-Ar定年数据由池式反应堆分析获得,黄铁矿S同位素由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探讨不同矿床在地质特征和成因上的异同。
杨晓勇
结合全岩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和Sr-Nd-Pb 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研究北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玄武岩原生岩浆的组成,示踪岩浆源区的组成和性质,探讨岩浆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所有的实验测试都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全岩用 RigakuRIX2000 型 X 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定。全岩SiO2、Al2O3、Fe2O3、MgO、CaO、Na2O和 K2O分析精度优于 3%;TiO2、MnO 和 P2O5优于5%。全岩微量元素用 X series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完成,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分析精度优于5% 。
罗清晨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