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数据集包括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蛇绿岩中基性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单矿物电子探针以及斜长石Ar-Ar年龄数据。采样时间为2014年-2016年,地点为蓬错南岸和纳木错西岸。岩石样品包括蓬错南岸的高镁安山岩7件、玻安质岩脉3件、辉长岩4件以及纳木错西岸的玄武岩14件。该数据对研究藏中洋底高原及新生洋内弧残片的物质组成、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提供了支撑,对认识班公中特提斯洋底高原和新生洋内弧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全岩主、微量元素分别使用荧光光谱仪(XRF)和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试,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测试使用的是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单矿物主量元素使用电子探针分析(EPMA)全岩Sr-Nd同位素测试则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以及ICP-MS测试,斜长石Ar-Ar年龄是在核反应堆对样品照射后通过激光加热和同位素分析所得,数据结果真实可靠。测试单位包括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氩氩、铀-钍-氦年代学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电子探针实验室。该数据集所在文章已发表在知名刊物《Gondwana Research》上,据谷歌学术统计目前被引已达18次。
张开均, 严立龙
本数据集包含信阳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的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和锆石U-Pb-Hf同位素数据。其中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由XRF测试分析所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由ICP-MS测试分析所得,锆石U-Pb同位素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锆石Hf同位素数据由MC-ICP-MS分析所获得。以上全套数据已发表在地学权威期刊《Precambrian Research》之上,数据真实可信。通过该套数据,可有效约束区域地壳结构特征和多阶段再造过程。
艾磊, 平先权
本数据集包含锡林浩特地区石炭-二叠纪镁铁质侵入岩的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和锆石U-Pb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测试得来,全岩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测试分析获得,锆石U-Pb同位素数据由LA-ICP-MS测试分析获得。本套数据已发表至地学SCI期刊《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之上,数据真实可信。通过对该套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约束岩浆源区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王珂, 李益龙
本数据集包含来自闪电河流域土壤温湿度无线传感器网络(以下简称SMN-SDR)的34个站点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降水的原位测量数据。整个观测网络覆盖约10000平方公里(115.5-116.5°E,41.5-42.5°N)。SMN-SDR 所覆盖的闪电河流域地势相对平坦,地表覆盖类型以草地和农田为主。网络中共计包含34个站点,分别设置了100公里(大尺度)、50公里(中尺度)和10公里(小尺度)三种采样尺度。站点观测使用Decagon 5TM 土壤水分传感器,每个站点统一按照五个测量深度(分别为3、5、10、20和50厘米)进行测量,其中有20个站点配备了HOBO雨量计。测量数据稳定后定期针对每个站点的每一层土壤采集土壤样品,分析重量/体积含水量、容重和土壤质地等,以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校准。数据采样间隔为10分钟(2019年6月之前)或15分钟(2019年6月之后)。 闪电河流域土壤温湿度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为卫星反演和模型模拟的土壤水分产品真实性检验提供长期的地面参考数据。
赵天杰, 姬大彬, 蒋玲梅, 崔倩, 陈德清, 郑景耀, 张子谦, 胡路, 施建成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中游大满超级站宇宙射线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农田内,下垫面是玉米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3722E, 38.8555N,海拔1556m。仪器探头底部距地面0.5m,采样频率是1小时。 宇宙射线仪器的原始观测项目包括:电压Batt(V)、温度T(℃)、相对湿度RH(%)、气压P(hPa)、快中子数N1C(个/小时)、热中子数N2C(个/小时)、快中子采样时间N1ET(s)及热中子采样时间N2ET(s)。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计算后的数据,数据表头包括:Date Time(日期 时间)、P(气压 hPa)、N1C(快中子数 个/小时)、N1C_cor(气压订正的快中子数 个/小时)和VWC(土壤体积含水量 %),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数据筛选 数据筛选共四条标准:(1)剔除电压小于和等于11.8伏特的数据;(2)剔除空气相对湿度大于和等于80%的数据;(3)剔除采样时间间隔不在60±1分钟内的数据;(4) 剔除快中子数较前后一小时变化大于200的数据。剔除及缺失数据用-6999补充。 2) 气压订正 根据仪器说明手册中提到的快中子气压订正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气压订正,得到订正后的快中子数N1C_cor。 3) 仪器率定 在计算土壤水分的过程中需要对计算公式中的N0进行率定。N0为土壤干燥条件下的快中子数,通常使用测量源区内的土样得到实测土壤水分(或者通过比较密集的土壤水分无线传感器获取)θm(Zreda et al. 2012)和对应时间段内的快中子校正数据N,再通过公式反求得到N0。 黑河综合观测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Zhu et al. (2015)。
刘绍民, 车涛, 朱忠礼, 徐自为, 任志国, 谭俊磊, 张阳
该数据集包含了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下游四道桥站的大孔径闪烁仪通量观测数据。下游四道桥站分别架设了BLS450、BLS900和RR-RSS460型号的大孔径闪烁仪,北塔为接收端,南塔为发射端。观测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站点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下垫面是柽柳、胡杨、裸地和耕地。北塔的经纬度是101.137E,42.008N,南塔的经纬度是101.131E,41.987N,海拔高度约873m。大孔径闪烁仪的有效高度25.5m,光径长度是2350m,采样频率是1min。 大孔径闪烁仪原始观测数据为1min,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与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其中感热通量主要是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主要的质量控制步骤包括:(1)剔除Cn2达到饱和的数据(BLS900&BLS450:Cn2>7.25E-14,RR-RSS460:Cn2>7.84 E-14);(2)剔除解调信号强度较弱的数据(BLS900&BLS450:Average X Intensity<1000;RR-RSS460:Demod>-20mv);(3)剔除降水时刻的数据;(4)剔除稳定条件下的弱湍流的数据(u*小于0.1m/s)。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对于BLS900&BLS450,选取Thiermann and Grassl(1992)的稳定度普适函数;对于RR-RSS460,选取Andreas(1988)的稳定度普适函数,详细介绍请参考Liu et al. (2011, 2013)。由于仪器故障,大孔径闪烁仪数据缺失的日期为:2020.02.13-2020.02.14;2020.05.18-2020.15.19。 关于发布数据的几点说明:(1)下游LAS数据以BLS900为主,其次为BLS450,最后为RR-RSS460,最终缺失时刻以-6999标记。(2)数据表头:Date/Time :日期/时间(格式:yyyy/m/d h:mm),Cn2 :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单位:m-2/3),H:感热通量(单位:W/m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x格式存储。 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刘绍民, 车涛, 徐自为, 任志国, 谭俊磊, 张阳
该数据集包含了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中游大满站的大孔径闪烁仪通量观测数据。中游大满站分别架设了BLS900和RR-RSS460型号的大孔径闪烁仪,北塔为BLS900的接收端和RR-RSS460的发射端,南塔为BLS900的发射端和RR-RSS460的接收端。观测时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6日。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大满灌区内,下垫面是玉米、果园和大棚,以玉米为主。北塔的经纬度是100.3785E,38.8607N,南塔的经纬度是100.3685E,38.8468N,海拔高度约1556m。大孔径闪烁仪的有效高度24.1m,光径长度是1854m,采样频率是1min。 大孔径闪烁仪原始观测数据为1min,发布的数据为经过处理与质量控制后的数据,其中感热通量主要是结合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基于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主要的质量控制步骤包括:(1)剔除Cn2达到饱和的数据(BLS900:Cn2>7.25E-14,RR-RSS460:Cn2>7.84 E-14);(2)剔除解调信号强度较弱的数据(BLS900:Average X Intensity<1000;RR-RSS460:Demod>-20mv);(3)剔除降水时刻的数据;(4)剔除稳定条件下的弱湍流的数据(u*小于0.1m/s)。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对于BLS900,选取Thiermann and Grassl(1992)的稳定度普适函数;对于RR-RSS460,选取Andreas(1988)的稳定度普适函数,详细介绍请参考Liu et al. (2011, 2013)。由于仪器维修、供电不足和信号问题,大孔径闪烁仪数据缺失的日期为:2020.06.21-2020.06.23;2020.09.21-2020.10.14。 关于发布数据的几点说明:(1)中游LAS数据以BLS900为主,缺失时刻由RR-RSS460观测补充,两者都缺失则以-6999标记。(2)数据表头:Date/Time :日期/时间(格式:yyyy/m/d h:mm),Cn2 :空气折射指数结构参数(单位:m-2/3),H:感热通量(单位:W/m2)。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x格式存储。 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8),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Liu et al. (2011)。
刘绍民, 车涛, 徐自为, 任志国, 谭俊磊, 张阳
本数据集包括祁连山地区2019年日值0.05°×0.05°地表土壤水分产品。采用耦合小波分析的随机森林优化降尺度模型(RF-OWCM),通过对“祁连山地区基于AMSR-E和AMSR2亮温数据的SMAP时间扩展日0.25°×0.25°地表土壤水分数据(SMsmapTE, V1)”进行降尺度,得到0.05°×0.05°地表土壤水分产品。参与降尺度模型的数据包括GLASS Albedo/LAI/FVC,周纪-中国西部1km全天候地表温度数据(TRIMS LST-TP),以及经/纬度等信息。
柴琳娜, 朱忠礼, 刘绍民
在青海和西藏的荒漠带实地调查了52个样点,于2019年和2020年7-8月植被生长最大时期对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实地采样。同时,利用手持 GPS设备,记录了实验位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等信息。样方的野外设置方法为:选取一块植被均匀的地段,当植被相对茂盛时样地设置为10米x10米的正方形样地,当植被相对稀疏时样地设置为30米x30米的正方形样地或者30米x90米的长方形样地;在设置好的样地中随机投掷3-5个小样方框(1米x1米),采用样方收割法收集植物样品:在1平方米的样方面积内,登记植物的物种名目,每个物种的株数等信息。并将样方内的各种植物分种齐地面刈割,带回实验室内, 在恒温干燥箱内6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 测定植物样本的干重,计算样方地上生物量。 此外,还通过采样点的经度纬度提取了该52个样点的2种遥感净初级生产力数据。(1) 2000-2018年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并计算年整合增强型植被指数(iEVI),iEVI与净初级生产力(NPP)具有高相关性,可作为净初级生产力的替代指标(He et al. 2021,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 2001-2020年遥感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质量控制百分比(QC),遥感NPP数据来自MOD17A3HGF Version 6 product (https://lpdaac.usgs.gov/products/mod17a3hgfv006/),由净光合值(总初级生产力-植物维持呼吸)计算得到。植被覆盖度低的样点,遥感净初级生产力可能存在空值(NA)。
叶建圣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世界第三极,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明显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选取耕地、建筑用地、国道、省道、铁路、高速公路、GDP和人口密度8个因素为威胁因子,并基于专家打分法确定威胁因子的属性,对青藏高原生境质量进行评估,从而获得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共6期青藏高原农牧区生境质量的数据集。制作生境质量的数据集将有助于探索青藏高原的生境质量,并为政府制定青藏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有效支持。
刘世梁, 刘轶轩, 孙永秀, 李明琦
本数据集包括华北克拉通秦皇岛地区的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的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和锆石U-Pb-Hf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数据由XRF分析得来,全岩微量元素数据由ICP-MS测试所得,锆石U-Pb同位素数据由LA-ICP-MS分析所获得,锆石Hf同位素数据由LA-MC-ICP-MS分析所获得。上述数据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地学期刊GSAB上,数据真实可信,可以有效约束太古宙时期(2.7-2.5Ga)的壳幔相互作用和地壳增生模式,为其区域构造动力学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李益龙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青海湖流域水文气象观测网亚高山灌丛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由于仪器故障导致数据缺失)。站点位于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镇大寺附近,下垫面是亚高山灌丛。观测点经纬度为:东经100°6'3.62"E,北纬37°31'15.67" N,海拔3495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2.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北,超声风速温度仪(Gill-windmaster pro)与CO2/H2O分析仪(Li7500A)之间的距离约是17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dypro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dypro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10%的数据。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奥布霍夫长度L(m),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3级(质量标识0数据质量好,1数据质量较好,2数据质量较差)。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李小雁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青海湖流域水文气象观测网青海湖鱼雷发射基地站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其中,冬春季高原气候恶劣,数据不稳定,而疫情导致2020年春季及冬季仪器未能及时维护,2020年1月1日至4月6日,11月1日至12月31日数据出现较长时间缺失。另外,潜热范围一般控制在-500~500 W/m2之间,其中负值可能是由于湖面凝结水导致的。站点位于青海省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鱼雷发射基地,下垫面是青海湖水面。观测点经纬度为:东经 100° 29' 59.726'' E,北纬 36° 35' 27.337'' N,海拔3209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16.1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北向偏移西40°,超声风速温度仪(Gill-windmaster pro)与CO2/H2O分析仪(Li7500A)之间的距离约是17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dypro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dypro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10%的数据。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奥布霍夫长度L(m),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3级(质量标识0数据质量好,1数据质量较好,2数据质量较差(较插补数据好)。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李小雁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青海湖流域水文气象观测网温性草原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仪器故障和新冠肺炎疫情导致4月13日至7月20日的数据缺乏)。站点位于青海省刚察县三角城种羊场,下垫面是温性草原。观测点经纬度为:东经 100°14'8.99"E,北纬 37°14'49.00"N,海拔3210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2.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为北,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A)与CO2/H2O分析仪(EC150)之间的距离约是17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dypro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dypro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10%的数据。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奥布霍夫长度L(m),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3级(质量标识0数据质量好,1数据质量较好,2数据质量较差(较插补数据好))。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青海湖流域水文气象观测网高寒草甸草原混合草原超级站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仪器故障和新馆肺炎疫情导致2月1日至6月27日的数据缺乏)。站点位于青海省天峻县苏里路旁侧,下垫面是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混合。观测点经纬度为:东经 98°35′41.62″E,北纬 37°42′11.47″N,海拔3718m。涡动相关仪的架高4.5m,采样频率是10Hz,超声朝向为西北,超声风速温度仪(CSAT3A)与CO2/H2O分析仪(EC150)之间的距离约是17cm。 涡动相关仪的原始观测数据为10Hz,发布的数据是采用Eddypro软件处理的30分钟数据,其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野点值剔除,延迟时间校正,坐标旋转(二次坐标旋转),频率响应修正,超声虚温修正和密度(WPL)修正等。同时对各通量值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是大气平稳性(Δst)和湍流相似性特征(ITC)的检验。对Eddypro软件输出的30min通量值也进行了筛选:(1)剔除仪器出错时的数据;(2)剔除降水前后1h的数据;(3)剔除10Hz原始数据中每30min内缺失率大于10%的数据。观测数据的平均周期为30分钟,一天48个数据,缺失数据标记为-6999。 发布的观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DATE/TIME,风向Wdir(°),水平风速Wnd(m/s),侧向风速标准差Std_Uy(m/s),超声虚温Tv(℃),水汽密度H2O(g/m3),二氧化碳浓度CO2(mg/m3),摩擦速度Ustar(m/s),奥布霍夫长度L(m),感热通量Hs(W/m2),潜热通量LE(W/m2),二氧化碳通量Fc(mg/(m2s)),感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Hs,潜热通量的质量标识QA_LE,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QA_Fc。感热、潜热、二氧化碳通量的质量标识分为3级(质量标识0数据质量好,1数据质量较好,2数据质量较差(较插补数据好)。数据时间的含义,如0:30代表0:00-0:30的平均;数据以*.xls格式存储。
数据包括内蒙古中部地区(贺根山-锡林浩特-林西一线)的志留纪徐尼乌苏组、泥盆纪锡林郭勒杂岩和二叠纪哲斯组的全岩主微量地球化学数据和锆石U-Pb同位素数据。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由XRF分析得来,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由ICP-MS测试得来,锆石U-Pb同位素数据由LA-ICP-MS测试得来。该套数据已在地学SCI期刊《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上发表,数据质量可靠,真实可信。通过该套数据,可以有效约束区域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过程。
李益龙
本数据为岩浆岩的全岩化学数据及其捕掳体的矿物主微量数据、矿物温压估算数据。样品吉林辽源地区中生代玄武岩和其中的异剥橄榄岩捕掳体。玄武岩主微量元素数据是通过X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获得。矿物的主量元素测试是通过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尖晶石、长石、磷灰石等矿物及玻璃质获得。矿物微量元素是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单斜辉石、磷灰石、长石、玻璃质获得。矿物温压数据通过已有分配系数利用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组分计算获得。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揭示地幔橄榄岩的性质及交代过程,指示了跨岩石圈深大断裂对交代熔流体运移的重要作用。
林阿兵
样品采自盆地北缘岗盖日地区藏夏河组细粒岩屑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样品的后期处理和元素地球化学(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分析工作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完成。碎屑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沉积环境、物源属性和构造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藏夏河组是分布于羌塘盆地北缘的一套砂泥不等厚互层的地层,其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是古特提斯洋消亡阶段的沉积产物,其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对晚三叠世羌塘盆地演化过程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岗盖日地区藏夏河组碎屑岩开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通过碎屑岩物源属性及其构造背景研究,探讨晚三叠世羌塘盆地的演化过程及性质。研究区藏夏河组砂岩样品具有低—中等的化学蚀变指数 CIA= 55. 0~ 65. 9、化学风化指数CIW= 60. 6~ 74. 3 和斜长石蚀变指数PIA= 56. 1~ 70. 6,反映物源区总体发生了弱的化学风化作用。Al2O3 / TiO2 、TiO2 / Zr、Cr/ Th、Sc / Th、Co / Th、La / Sc 值和显著的Eu负异常,表明藏夏河组物源主要来自长英质岩石,同时可能含有少量安山质物源。多重构造判别图解表明物源区主要来自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少量来自于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区。 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笔者认为晚三叠世早期羌塘盆地具有弧后前陆盆地的特征,而藏夏河组形成于同造山期或者造山后。
王忠伟
样品为羌科-1井、羌地-17井和羌资-16井。分析测试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氩氩、铀—钍—氦年代学实验室完成,测试方法见吴林等(2016)。取得成果如下: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三个钻孔岩芯中9件样品的锆石(U—Th)/He年龄,除始新统两件样品的锆石(U—Th)/He热史信息尚未重置外,其余样品年龄均集中在白垩纪,且年龄值随高程变化较小,指示存在白垩纪剥蚀—冷却。 羌塘地块西部 QD-17 井记录了早白垩世(约127~114Ma)的剥蚀—冷却,东部QZ-16井记录了晚白垩世(约92~64Ma)的剥蚀—冷却。 白垩纪剥蚀—冷却得到区域上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和构造—沉积事件的响应。 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地块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拉萨地块北部和羌塘地块(高原内部)广泛分布白垩纪—早始新世的低温热年代学年龄,拉萨地块南部至喜马拉雅地块(高原南缘)则广泛分布晚中新世以来的低温热年代学年龄,这种年龄分布格局暗示高原内部和南缘经历了明显不同的剥蚀—冷却历史。参考高原南缘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冷却过程,推测高原内部也存在白垩纪快速剥蚀—冷却事件。 拉萨地块北部、羌塘地块及其以北区域广发出现早白垩世沉积间断及沉积不整合,也指示白垩纪期间的快速剥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该白垩纪剥蚀—冷却可能是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关闭后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的结果,指示在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之前,高原内部的地壳可能已经存在明显的缩短、加厚变形以及相应的剥蚀—冷却。
郑波
本图件为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项目要求完成的图件成果,为“燕山期东北亚构造-岩浆-矿产时空分布图”。图件系统总结了东北亚地区燕山构造期(侏罗纪及白垩纪)的岩浆岩与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图件中的年代学数据、岩浆岩及矿床的分布来源于该项目执行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前人对该地质时期进行的研究工作。该图可揭示东北亚燕山期构造作用、大规模岩浆活动和金属成矿作用等重大地质事件的内在联系,指明典型地区优势金属矿产的勘查方向。
张丽鹏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