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23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资源卫星“陆地卫星”1号,此后10年里又相继发射了陆地卫星2号和3号,这3颗卫星属于第一代资源卫星,装有返束光导摄像机和多光谱扫描仪(MSS),分别有3、4个谱段,分辨率为79m,幅宽为185Km。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MSS数据28景,获取时间分别为1972-10-14,1972-10-30,1973-01-10,1973-01-31,1973-02-16,1973-06-04,1973-10-07,1973-10-28(2景),1973-12-22,1974-01-05,1975-10-07,1975-10-09,1976-07-04,1976-10-18,1976-11-07,1976-11-27,1976-12-30,1977-01-19,1977-02-07,1977-04-20,1977-05-06(2景),1977-05-08, 1977-06-10,1977-06-29,1977-07-18, 1978-10-09。 影像经过正射纠正。
LP DAAC User Services
QuickBird卫星2001年10月18日由美国Digital Globe公司发射,有4个多光谱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为0.61m,多光谱波段空间分辨率为2.5m,幅宽为16.5*16.5km。 黑河流域目前有2景QuickBird遥感影像。获取时间和覆盖范围分别为:2004-03-23,覆盖张掖地区;2004-08-08,覆盖大野口、排露沟流域。 产品级别为L2级,经过系统几何校正。
李新, 郭建文
该数据集是中国1∶10万沙漠空间数据的子集,中国1∶10万沙漠空间数据集反映了我国沙漠的地理分布、面积大小、沙丘的流动性与固定程度。以2000年的TM影像为信息源,在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图的Coverage和2000年TM数字影像信息基础上,进行解译、提取、修编,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以1:10万比例尺专题图成图要求,对我国的沙漠、沙地和砾质戈壁进行了专题制图。
王建华
Landsat 5于1984年3月发射,已在轨16年,其上的专题制图仪(TM)传感器包括七个波段,除了第6波段的分辨率为120m外,其它6个波段的分辨率都为30m。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TM数据23景。获取时间分别为1987-08-15,1987-09-14,1987-10-09,1988-06-28,1989-05-09,1990-07-30,1990-08-21(2景),1990-08-28,1990-08-30,1990-09-15(2景),1991-09-02,1992-08-28,1993-05-27,1995-08-19,1995-08-21,2002-06-13,2003-09-12,2007-09-23,2008-03-17,2008-07-07,2008-07-23。 产品级别为L1级,经过了几何校正。
LP DAAC User Services
黑河流域TM镶嵌影像,可以有效的用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反映黑河流域2010年的现状,并作为生态规划和生态恢复提供可靠依据。 该镶嵌图收集了USGS免费发布的2010年的TM影像(时间为2010年7月至9月,共21景,数据最大云量不超过10%),通过地形图对预处理的影像进行了几何配准(多项式几何校正方法),生成了经过几何精校正的数字镶嵌图,经过一定的精度评价,该图质量较高。 影像存储的格式为ERDAS的IMG格式,选用信息量最为丰富的5、4、3波段组合配以红、绿、蓝三种颜色生成彩色合成图象,这个组合的合成图象不仅类似于自然色,较为符号人们的视觉习惯,而且由于信息量丰富,能充分显示各种地物影像特征的差别。
LP DAAC User Services
数据概况:本套数据主要包括黑河流域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6个地级市16个县(甘州区、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金塔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州区、玉门市、嘉峪关市、永昌县、祁连县、阿拉善左旗、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的12个社会经济数据,社会经济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粮食总产量(包括各种作物的产量)。分县级和乡镇级两级。数据的时间段为:2000-2009年。 数据主要来源为: 肃州区统计局.肃州统计年鉴.2004-2009年; 玉门市统计局.玉门市统计年鉴.2000-2008年; 金塔县统计局.金塔县统计年鉴.2004-2009年; 高台县统计局.高台县统计年鉴.2000-2007年; 山丹县统计局.山丹县统计年鉴.2000-2009年; 肃南裕固族统计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统计年鉴.2004-2009年; 民乐县统计局.民乐县统计年鉴.2004-2009年; 山丹县统计局.山丹县统计年鉴.2000-2009年; 临泽县统计局.临泽县统计年鉴.2000-2009年; 额济纳旗统计局.额济纳旗统计年鉴.1990-2005年; 祁连县统计局.祁连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4-2009年; 张掖市部分数据来源于张掖市二OO五年乡镇级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 永昌县、嘉峪关市、肃北属于均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统计数据资料库,且仅有部分县级数据。
赵军
基于静止卫星和再分析资料的中国区域大气驱动数据集是由中国气象局制备的一套具有较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驱动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0.1°×0.1°,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覆盖范围为东经75°-135°,北纬15°-55°,包含近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地面气压、近地面风速、地表入射太阳辐射和地面降水率6个要素。其中降水产品的制备过程如下:利用中国风云二号静止卫星多通道数据所反演的6小时累积降水估计与常规地面观测6小时累积降水进行数据融合,获得6小时累积降水空间分布数据,然后利用静止卫星多通道反演的高分辨率云分类信息确定累积降水时间插值权重,得到1小时累积降水估计。辐射资料的制备过程如下:基于FY-2C的地表入射太阳辐射采用辐射传输模型DISORT(Discrete Ordinates Radiative Transfer Program for a Multi-Layered Plane-parallel Medium)进行辐射传输计算,获得逐小时0.1°×0.1°的中国区域地表入射太阳辐射数据。其他要素的制备过程:对1.0°×1.0°的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空间和时间插值方法,获得逐小时0.1°×0.1°的近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地面气压、近地面风速等驱动要素。 各变量的物理意义: 气象要素 || 变量名 || 单位 || 物理意义 | 地面气温 || TBOT || K || 近地面(2m)气温 | 地表气压 || PSRF || Pa || 地表气压 | 地面相对湿度 || RH || kg/ kg ||近地面(2m)相对湿度 | 地面风速 || WIND || m /s ||近地面(风速仪高度)风速 | 地表入射太阳辐射|| FSDS || W /m2 || 地表入射太阳辐射 | 降水率||PRECTmms||mm/hr || 降水率 更多信息,请参见随数据一同发布的数据文档。
师春香
沙漠化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数据源:中国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编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协作,根据七十年代航片,加上实地调研,绘制的1:200万沙漠图,图中中国国界是根据地图出版社一九七一年出版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地图绘制。 一、数据集内容 1、Desert_Ch_2009(沙漠分布) 2、Dune_hight_Ch_200(沙丘高度) 3、Gobi_Ch_200(戈壁) 4、Wind_eroded_land_Ch_200(风蚀地数据) 二、沙漠化属性表字段如下: (1)Semifixed(半固定沙丘):缓起伏沙地(2-1)、灌丛沙丘(2-2)、抛物线状沙丘(2-3)、梁窝状沙丘(2-4)、沙垄及树枝状沙垄(2-5)、蜂窝状沙丘(2-6)、蜂窝状沙垄(2-7)、复合型沙垄(2-8) (2)Fixation(固定沙丘):平沙地(3-1)、草原丛沙堆(3-2)、沙垄(3-3)、蜂窝状沙丘(3-4) (3)Migratory(流动沙丘):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1-1)、新月形沙垄及沙垄(1-2)、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1-3)、鱼鳞状沙丘(1-4)、羽毛状沙垄(1-5)、金字塔沙丘(1-6)、复合型沙丘及沙丘链(1-7)、复合型沙垄(1-8)、复合型穹状沙丘(1-9)、链状沙山(沙丘)(1-10)、迭置型链状沙山(1-11)、复合型垄状沙山(1-12)、复合型链状沙山(1-13)、金字塔形沙山(1-14) (4)class_id:沙化属性编码 三、投影信息 PROJCS["Albers", GEOGCS["GCS_Beijing_1954", DATUM["Beijing_1954", SPHEROID["Krasovsky_1940",6378245.0,298.3]], PRIMEM["Greenwich",0.0], UNIT["Degree",0.0174532925199433]], PROJECTION["Albers_Conic_Equal_Area"], PARAMETER["False_Easting",0.0], PARAMETER["False_Northing",0.0], PARAMETER["longitude_of_center",105.0],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1",25.0], PARAMETER["Standard_Parallel_2",47.0], PARAMETER["latitude_of_center",0.0], UNIT["Meter",1.0]]
王建华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2007年和2008年Landsat数据集49景,覆盖黑河全流域。 获取时间分别为:2007-08-12, 2007-09-23, 2008-01-05, 2008-02-06, 2008-03-17, 2008-03-25, 2008-05-10, 2008-05-19, 2008-05-28, 2008-06-04, 2008-07-07, 2008-07-15, 2008-07-22, 2008-07-23, 2008-08-16, 2008-08-30, 2008-09-08, 2008-09-15, 2008-09-17, 2008-10-01, 2008-10-10, 2008-10-19, 2008-10-26, 2008-11-02, 2008-11-04, 2008-11-18, 2008-11-20, 2008-11-27, 2008-12-06, 2008-12-13, 2008-12-14。 产品级别为L1级,经过了几何校正。包括TM影像4景,ETM+影像45景。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集通过免费下载获取。
胡宁科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ERIS(MEdium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是搭载在ESA(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的ENVISAT卫星上面的一个传感器。它有15个光谱段,以推扫式方法扫描地球表面,星下点入射角为68.5度,幅宽为1150km。 黑河流域目前共有ENVISAT MERIS数据56景。获取时间分别为:2008-05-01, 2008-05-02, 2008-05-03, 2008-05-05, 2008-05-07, 2008-05-08, 2008-05-11, 2008-05-14, 2008-05-17(2景), 2008-05-20(2景), 2008-05-21(2景), 2008-05-23(2景), 2008-05-24, 2008-05-30, 2008-05-31, 2008-06-01, 2008-06-02, 2008-06-05, 2008-06-06, 2008-06-09, 2008-06-11, 2008-06-12, 2008-06-15, 2008-06-18, 2008-06-21, 2008-06-22, 2008-06-24(2景), 2008-06-25, 2008-06-27, 2008-06-30, 2008-07-01, 2008-07-02, 2008-07-04, 2008-07-07, 2008-07-10, 2008-07-11, 2008-07-13(2景), 2008-07-14, 2008-07-16, 2008-07-17, 2008-07-20, 2008-07-23(2景), 2008-07-26(2景), 2008-07-27, 2008-07-29, 2008-07-30, 2008-08-01, 2008-08-02。 产品级别为L1B级,未经过几何校正。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ENVISAT MERIS遥感数据集通过中欧“龙计划”项目(项目编号:5322)获得(详细信息参见数据使用声明)。
胡宁科
黑河流域地表温度同步观测的目的在于获取WiDAS飞行期间不同位置不同下垫面的同步温度,用于支持航空飞行WiDAS资料反演地表温度的验证和尺度效应分析。 本次试验的观测时间为2012年8月1日,选取了黑河流域上游西支扎马什克流域的2个点和东支八宝河流域的4个点周围的不同下垫面温度进行了同步观测,利用两种仪器测量不同位置的地表辐射温度,包括固定自记点温计(北师大3#)和手持式红外温度计(寒旱所H1#、H3#、H4#,北师大B1#、B2#),其中八宝河流域中的一个点使用的是固定自记点温计,自动每6秒记录一次温度,观测下垫面为天然草地。其它5个点的地表温度采用手持式红外温度计人工观测,在WiDAS进入观测点上空时进行观测。每个仪器在使用之后均进行了黑体标定。每一观测点选取周围较典型的下垫面进行观测,观测的下垫面主要有草地、河流水面、河滩、砾石等,其中部分下垫面配有相应的照片。观测数据以Excel存储。
耿丽英, 王庆峰, 曹斌, 万旭东, 彭莉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本数据采用土壤转换函数以砂粒、粉粒、粘粒、有机质、容重作为输入估计出土壤水文参数,包括Clapp and Hornberger函数和van Genuchten and Mualem函数的参数、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中位数和变异系数(CV)提供的估计。 数据集为栅格格式,分辨率为30弧秒,土壤垂直分层为7层,最大厚度1.38米(即0 - 0.045,0.045 - -0.091,0.091 - -0.166,0.166 - -0.289,0.289 - -0.493,0.493 - -0.829,0.829 - -1.383米)。 数据采用NetCDF格式存储,数据文件名称及其说明如下: 1.THSCH.nc: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of FCH 2.PSI_S.nc: Saturated capillary potential of FCH 3.LAMBDA.nc: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ndex of FCH 4.K_SCH.nc: Saturat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FCH 5.THR.nc: Residual moisture content of FGM 6.THSGM.nc: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of FGM 7.ALPHA.nc: The inverse of the air-entry value of FGM 8.N.nc: The shape parameter of FGM 9.L.nc: The pore-connectivity parameter of FGM 10.K_SVG.nc: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FGM 11.TH33.nc: Water content at -33 kPa of suction pressure, or field capacity 12.TH1500.nc: Water content at -1500 kPa of suction pressure, or permanent wilting point
上官微, 戴永久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甘肃省1:10万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冻土图的编制依据包括:(1)冻土野外调查、勘探实测资料;(2)航空像片和卫星影像判译;(3)TOPO30 1km分辨率的地面高程数据;(4)气温和地面温度资料。其中,青藏高原的冻土分布采用了南卓铜等(2002)的研究结果,利用青藏公路沿线76个钻孔实测年平均地温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分析,获取年平均地温与纬度、高程的关系,并基于该关系,结合GTOPO30高程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球资源观测与科技中心领导下发展的全球1k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模拟得到整个青藏高原范围上的年平均地温分布。以年平均地温0.5 ℃作为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的界限,参考《中国冰雪冻土图》(1:400万)(施雅风 等,1988)划定高原不连续多年冻土与高原岛状多年冻土的界限;另外,参考东北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分区图(郭东信 等,1981)、环北极多年冻土和地下冰分布图(Brown et al. 1997)和最新野外实测资料,对东北的多年冻土界线进行了修订;西北高山多年冻土界线多采用了《中国冰雪冻土图》(1:400万)(施雅风 等,1988)中划定的界线。 根据该数据统计的中国多年冻土区面积约1.75×106km2,约占中国领土的18.25%。其中,高山多年冻土0.29×106km2,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3.03%。 更多信息参考《1:400万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说明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6)
王涛
本数据来源于“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中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是由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所属19个研究所的遥感科技队伍,以卫星遥感为手段,在三年内基于Landsat MSS,TM和ETM遥感数据构建的。本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全国分为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1个二级类。这是目前我国精度最高的土地利用数据产品,已经在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水文、生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纪远, 庄大方, 王建华, 周万村, 吴世新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