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100万中国土壤图(Shi et al., 2004)和8595个土壤剖面。我们采用了多边形连接法将土壤剖面和土壤图斑连接起来得到了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图。连接时考虑到了剖面与图斑间的距离、土壤剖面个数和土壤分类信息。具体说明请见相关论文及网页。 数据特征 投影:GCS_Krasovsky_1940 覆盖范围:黑河流域 分辨率:0.00833 度(约一公里) 数据格式:FLT, TIFF 取值范围:0%-100% 文件说明 浮点栅格文件包括: sand1.flt, clay1.flt – 表层(0-30cm) 砂粒、粘粒含量。 sand2.flt, clay2.flt – 底层(30-100cm) 砂粒、粘粒含量。 psd.hdr – 头文件: ncols – 列数 nrows – 行数 xllcorner – 左下角纬度 yllcorner – 左下角经度 cellsize – 单元格大小 NODATA_value – 空值 byteorder - LSBFIRST, Least Significant Bit First TIFF 栅格文件包括: sand1.tif, clay1.tif -表层(0-30cm) 砂粒、粘粒含量。 sand2.tif, clay2.tif -底层(30-100cm) 砂粒、粘粒含量。 数据详细信息请参考:http://globalchange.bnu.edu.cn/research/soil
上官微, 戴永久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行政区划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5 47。 数据源: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1985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1985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工业与矿产资源图是社会经济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社会经济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地区地一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研究(HEIFE)”,是在河西走廊黑河流域中段一个70km×90km范围实验区内进行的以水份和热量交换为中心的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实验,也是目前国际上野外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一次陆面过程实验,取得了欧亚大陆腹地典型干旱地区黑河流域沙漠、戈壁、绿洲等不同下垫面上的太阳辐射、大气边界层气象资料和绿洲生物气象资料,并收集了该地区常规气象和水文资料,为干旱地区陆面过程的理论研究奠定了观测实验基础。 黑河实验数据库(HDB)(陶泽宏和左洪超,1994a)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编了黑河实验野外观测资料。在该数据库中,所有观测资料按观测性质和目的分为三类: 第一类:正常观测期(FOP)资料。它包括:(1)5个微气象站和5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2)4个井站观测地下水位资料;(3)吹沙、沙尘分布及臭氧观测资料;(4)3个高空气象站、3个地面气象站和4个水文站和一些雨量站及井下水位站常规观测资料。 第二类:加强观测期(IOP)资料。它包括:各个加强期(PlOP,IOP-1,lOP-2,IOP-3,IOP-4)中湍流、系留气球、声雷达(Sodar)、激光雷达(Lidar),土壤含水量及成份的观测资料。 第三类:特殊观测期资料,它包括:生物气象观测(BOP),干旱地区降水机制观测(IOP-R),湍流对比观测(IOP-C)和远离绿洲的沙漠补充观测资料(IOP-DA)以及沙样实验的观测资料。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HEIFE数据库使用手册(陶泽宏 等,1994b)。
李新, 冉有华
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所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HWSD), 该数据库于2009年3月26日发布了1.1版本。数据分辨率为1km。中国境内数据源1:100万土壤数据。采用的土壤分类系统主要为FAO-90。 土壤属性表主要字段包括: SU_SYM90(FAO90土壤分类系统中土壤名称) SU_SYM85(FAO85分类) T_TEXTURE(顶层土壤质地) DRAINAGE(19.5); ROOTS:String(到土壤底部存在障碍的深度分类); SWR:String (土壤含水量特征); ADD_PROP: Real (土壤单元中与农业用途有关的特定土壤类型); T_GRAVEL:Real (碎石体积百分比);T_SAND: Real (沙含量); T_SILT: Real (淤泥含量); T_CLAY:Real (粘土含量); T_USDA_TEX: Real (USDA土壤质地分类); T_REF_BULK: Real (土壤容重); T_OC: Real (有机碳含量); T_PH_H2O:Real (酸碱度) T_CEC_CLAY:Real (粘性层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CEC_SOIL: Real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能力) T_BS:Real (基本饱和度); T_TEB: Real (交换性盐基); T_CACO3: Real (碳酸盐或石灰含量) T_CASO4: Real (硫酸盐含量); T_ESP: Real (可交换钠盐); T_ECE: Real (电导率)。 其中以T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上层土壤属性(0-30cm),以S_开头属性字段表示下层土壤属性(30-100cm)(FAO 2009)。 该数据可为地球系统建模者提供模型输入参数,农业角度可用来研究生态农业分区,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2010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2010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 、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1:10万地形分幅索引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5 47 数据源:1:10万地形图索引数据、黑河流域边界
赵军, 王建华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1995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1995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5 47。 数据源:1:25万中国行政区划数据、1:25万主要河流湖泊数据、黑河流域边界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本数据主要包括黑河流域内市、县、乡、村等级居民点分布,数据基准年为2009年。数据系根据已有的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最新的谷歌电子地图和甘肃省地图册更新得到。数据主要有两个属性即居民点分级和总名称,其中居民点分级按照1级-市,2级-县,3级-乡镇,4级-村进行分类。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土地覆被图是图集陆地表层篇中的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2000年黑河流域土地覆被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数据概况:2005年9月23日至9月30日和2005年11月5日至11月9日,中科院寒旱所遥感室在黑河中游莺落峡水文站至正义峡水文站之间一共测量了21个水文断面。 数据采集过程:利用中海达HD8080 GPS接收机两台和南方测绘公司DS3型号水准仪一套,采用GPS与水准测量相结合。断面测量主要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利用两台差分GPS在选择的断面河岸两边或者一边选择测量高精度的控制点,两台GPS 接收机同步观测30 分钟。然后在这些控制点基础上利用水准仪进行断面的连续测量,根据河宽在断面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测深垂线,测各条测深垂线的水深和起点距,测点在主槽部分较密,滩地较稀,主槽部分两点之间间距为2米。本数据可以为黑河中游的地表地下水水文模拟提供关键基础数据资料。
马明国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2005年边界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25 47 数据源:2005年黑河流域边界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赵军, 王小敏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TM影像索引图是图集基础地理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5 47 数据源:TM影像索引数据,黑河流域边界
赵军, 王小敏
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FIX,高时空分辨率的SPOT/VEGETATION遥感数据,全球格网化气象再分析资料以及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图,估算了1998-2002年黑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年总量和平均生产力。 使用了比利时VITO研究所图像处理与存档中心(CTIV)提供的1998年至2002年黑河流域逐旬1 km分辨率SPOT VEGETATATION NDVI(10天最大化合成)数据产品)来计算C-FIX模型所需的关键参数fAPAR; 使用来自法国气象局(MeteoFrance)全球1.5°×1.5°格网化逐日气象数据产品获得1998年至2002年黑河流域逐日气温和总辐射。 包含了黑河流域NPP年累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图、NPP季节动态图。本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
卢玲
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是由NASA和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合作建的立全球三维图形数据项目。2000年2月,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搭载的SRTM系统对地球北纬60°至南纬57°之间进行了雷达影像数据采集,获取了覆盖全球80%以上的陆地表面的雷达影像数据。经过两年多的处理,制成了数字地形高程模型。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流域SRTM分幅图和镶嵌图两种数据,其中分幅图为SRTM第4版数据由CGIAR-CSI(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http://srtm.csi.cgiar.org/)处理,相对于前几个版本具有很大提高包括:1)使用了大量的插值算法,2)使用了更多的辅助DEM数据来填补空白点和空白区,3)相较与第三版数据又偏移了二分之一个像元。镶嵌图是在分副图的基础上通过拼接获得的。 分副图共包括srtm_56_04,srtm_56_05,srtm_57_04,srtm_57_054幅图,数据是用16位的数值表示高程数值的(-/+/32767米),最大的正高程9000米,负高程(海平面以下12000米)。空数据用-32767标识。每5度经纬度方格划分一个文件,共分为24行(-60至60度)和72列(-180至180度)。
TYLER B. STEVENS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综合地图集”获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点项目的支持,旨在面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数据整理与服务,图集将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实的黑河流域背景介绍及基础数据集。 黑河流域产业结构图是图集社会经济篇中一幅,比例尺1:2500000,正轴等积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 25 47 数据源:黑河流域社会经济数据、2010年黑河流域道路数据、2008年100万黑河流域行政边界数据、2009年黑河流域居民点数据、2009年10万河流数据
王建华, 赵军, 王小敏
该数据集来自中科院寒旱所颜长珍等人完成的张掖市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该数据是基于2005年前后的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通过人工判读的方法产生的。该数据采用一个分层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有6个一级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25个二级类,覆盖甘肃省张掖市五县一区。分类标准采用中国科学院自1986年以来使用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数据类型为矢量多边形;以Shape格式存储;数据范围覆盖张掖市。
颜长珍
调查植物样地,可反映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分布、植物群落的衰退演替及其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揭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受损过程,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塔里木河流域环境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在塔里木河下游9个监测断面,依据不同断面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差别,在各监测断面沿垂直于河道的方向设置植物样地。因各断面植被长势不同,设置样地的大小和个数不相等。其中,5m×5m 的样地布设于草本群落的段面;30m×30m 的样地布设在植被生长稀疏或基本无草本植物的段面,以15m 为间隔设置4个15m×15m 的乔灌木样方;50m×50m 的样地布设在乔、灌、草植被都占一定比例的段面。在50×50m的每个样地中,再以25m为间隔设置4个25m×25m的样方,记录每种乔木(或灌木)的个体数、盖度、胸径、基径、高度和冠幅等指标;同时,在每个样方内设置4个5m×5m的小样方,记录每种草本植物的个体数、盖度、高度等指标,并以GPS进行定位,记录每个样地的海拔高度和经纬度。 数据内容包括: 1. 2000,2002-2007年植物样地调查数据统计 word文档 2. 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阿克墩、亚合甫马汗、英苏、阿布达勒、喀尔达依断面植被盖度、郁闭度、根重等) excel表 3. 2002年8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阿克墩、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十道班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密度和盖度等数据) excel表 4. 2003年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密度和基径以及阿克墩断面草本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5. 2004年9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亚合甫马汗、英苏、阿布达勒、喀尔达依、吐格买莱、阿拉干、依干不及麻和考干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基径(或胸径)、盖度和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6. 2005年7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9个监测断面和台特玛湖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基径(或胸径)以及盖度等数据,阿克墩断面草本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7. 2006年7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9个监测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基径(或胸径)以及阿克墩断面草本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8. 2007年7月塔里木河下游植物样地调查表(塔河下游9个监测断面植物个体数、冠幅、株高、基径(或胸径)以及阿克墩断面草本生物量数据) excel表
陈亚宁, 郝兴明, 吴立宗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