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为华北北缘及其邻区燕山期中酸性岩的硫化物硫同位素数据。硫化物S同位素数据由LA-MC-ICP-MS分析获得。硫化物S同位素数据尚未发表,数据真实可靠。闪锌矿和黄铁矿的S同位素能够限定研究区S同位素组成变化规律,详细分析岩石源区性质及熔融条件、岩浆演化过程,对追溯构造-岩浆过程的动力学过程有限定意义
葛文春
本数据为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相邻地区燕山期中酸性岩石锆石微区Hf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实验仪器为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MC - ICP - MS),测试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部分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查明研究区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规律,可为鉴别研究区岩浆源区和具体的岩浆过程提供确定性证据,并可进而据此对该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演化提供新制约。
葛文春
本数据集包括祁连山地区重点区域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草地生物量、森林蓄积量植被参数遥感产品,空间分辨率为10m。本数据集采用高分一号、高分六号、哨兵、资源三号等遥感数据源,结合气象、地面监测等基础数据,采用波段比值法、混合像元分解模型、CASA模型等植被参数反演算法和模型,生成祁连山重点区域生长季逐月植被指数遥感产品。本数据集通过构建以高分卫星为主的高时空分辨率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诊断与生态环境动态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祁元, 张金龙, 曹永攀, 周圣明, 王宏伟
本数据属于燕山构造带侏罗纪地层的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包括Pb、232Th、238U的含量,207Pb/206Pb,2UPb- Geochronology dataof Early Mesozoic strata in Yanshan tectonic belt (230-225Ma).docx07Pb/235U,206Pb/238U比值及误差,207Pb/235U,206Pb/238U年龄及误差数据等。锆石U-Pb定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离子探针实验室使用Cameca IMS-1280HR完成。U-Th-Pb同位素比值用标准锆石Plésovice校正获得,U含量采用标准锆石91500校正获得,以长期监测标准样品获得的标准偏差和单点测试内部精度共同传递得到样品单点误差,以标准样品Qinghu作为未知样监测数据的精确度。普通Pb校正采用实测 204Pb值。同位素比值及年龄误差均为1σ。谐和年龄和平均年龄的计算使用ISOPLOT软件。年代学数据结果发表在Tectonophysics,数据质量可靠,对于确定燕山构造带中侏罗世地层时代和构造变形时代具有关键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武国利
本数据属于燕山构造带早中生代地层的锆石U-Pb年代学数据,包括Pb、232Th、238U的含量,207Pb/206Pb,2UPb- Geochronology dataof Early Mesozoic strata in Yanshan tectonic belt (230-225Ma).docx07Pb/235U,206Pb/238U比值及误差,207Pb/235U,206Pb/238U年龄及误差数据等。锆石U-Pb定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离子探针实验室使用Cameca IMS-1280HR完成。U-Th-Pb同位素比值用标准锆石Plésovice校正获得,U含量采用标准锆石91500 校正获得,以长期监测标准样品获得的标准偏差和单点测试内部精度共同传递得到样品单点误差,以标准样品Qinghu作为未知样监测数据的精确度。普通Pb校正采用实测 204Pb值。同位素比值及年龄误差均为1σ。谐和年龄和平均年龄的计算使用ISOPLOT软件。年代学数据结果发表在Earth-Science Reviews,数据质量可靠,对于建立燕山构造带早生代年代学格架及区域地层对比具有重要作用,对进一步分析中生代盆地演化历史奠定了基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武国利
本数据集包括黑河流域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草地生物量、森林蓄积量植被参数遥感产品,空间分辨率为10m。本数据集采用高分一号、高分六号、哨兵、资源三号等遥感数据源,结合气象、地面监测等基础数据,采用波段比值法、混合像元分解模型、CASA模型等植被参数反演算法和模型,生成祁连山重点区域生长季逐月植被指数遥感产品。本数据集通过构建以高分卫星为主的高时空分辨率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诊断与生态环境动态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祁元, 张金龙, 曹永攀, 周圣明, 王宏伟
作为中国西部山区的典型代表,横断山区成为地质灾害频发且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给地处山地地区的农村聚落带来极大威胁,村落灾害脆弱性和综合风险防范能力逐步成为乡村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数据来自2020年8月-9月期间在四川省小金县美兴镇下马厂村和冕宁县回坪乡大石板村、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期纳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且被访人员主要以熟悉家庭情况的成年人为主。问卷设计以科学性、适用性、可行性、典型性、具体性为原则,面向横断山区村落个体设计了《横断山区村落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及社会脆弱性调查问卷》。为了确保调查问卷设计内容的信度和效度,正式调查之前对问卷进行了预调查,进一步修改完善调查问卷存在问题。在问卷调查正式开始之前对调查人员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的讲解和调查技能培训。调查共完成问卷171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得到有效问卷151份,分别为下马厂村50份,大石板村39份和期纳村62份,问卷有效率为88.3%。
周强, 张强, 刘峰贵, 孙鹏, 陈琼, 赵富昌, 支泽民
探究地貌对于青藏高原树木分布格局的机制影响,以及如何更确切的将地貌影响表现出来,一直是研究难题,地貌对于树木分布的影响是有重要意义的。根据实地和文献调查发现,有着较好的地形庇护下,无论是乔木还是灌丛植被生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主要包括地形对风的遮挡庇护和地形聚水增加生境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本研究采用250mDEM来模拟这种对植被的遮挡效果,称为Topographic Sheltering Index(TSI,采用C语言编程,计算目标点的障碍物累计水平角,障碍物的判定条件为:障碍物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小于障碍物与目标点高差的15-20倍,倍数可调,根据高原的实际情况选定为15倍,以8km为搜索半径,10度为搜索角度),得到青藏高原地形遮蔽度。
周尧治, 程名, 田睿
1)数据内容:①巨型NPR锚索室内静力拉伸视频、红外监测视频及静力拉伸分析数据图;②巨型NPR锚索室内动力冲击视频;2)数据来源:通过对室内巨型NPR锚索静力拉伸过程、红外监测和动力冲击过程进行录像,并将静力拉伸数据导入Origin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4)通过对巨型NPR锚索进行室内静力拉伸和动力冲击实验,获取巨型NPR锚索超常力学特性,可为断裂带边坡灾害防治及预警监测、跨断层隧道防治提供支撑材料。
陶志刚
数据源于JAXA地球观测研究中心(http://www.eorc.jaxa.jp/ALOS/en/aw3d30/),产品为ALOS World 3D - 30m (AW3D30)。通过导入川藏交通廊道shp边界选择图幅并下载,利用相关软件合并成一幅。格式为栅格数据,空间分辨率为30m,数据大小为1.3GB。该DEM数据可利用相关软件生成坡度、坡向、河道河网等地形因子数据,它们是川藏交通廊道地形分析的基础数据,有助于认识流域地貌形态,也是灾害区划研究、风险性评价的关键因子。高精度DEM的获取对于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减轻重大地质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眭天波
该数据集包括50个连续及流动GPS台站记录的2015年Mw7.8尼泊尔地震震后5年累积三维形变量。数据来自已发表文章:Zhang, J., Zhao, B., Wang, D., Yu, J., and Tan, K. (2021), Dynamic modeling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following the 2015 Mw 7.8 Gorkha earthquake, Nepal, J. Asian Earth Sci., 215,104781, doi: 10.1016/j.jseaes.2021.104781. 震后形变数据处理过程如下:首先处理原始观测数据得到ITRF参考系下的时间序列;然后矫正和尼泊尔地震无关的其他影响,例如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板块效应等;再次,通过对数函数拟合震后时间序列曲线;最后,通过拟合曲线计算任意时间段震后形变量。震后5年累积形变高达近13.8厘米。水平方向精度不低于0.6厘米,垂直方向不低于2.0厘米。
胡岩
雪水当量(Snow water equivalent,SWE)是地表水文模型和气候模型的重要参数。本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的岭回归算法融合了多种现有的雪水当量数据产品,形成了一套时间序列连续且精度较高的雪水当量数据产品。数据的空间范围为泛北极地区(北纬45°至北纬90°),数据时间序列为1979-2019年。该数据集有望为水文模型和气候模型提供更为精确的雪水当量数据,为冰冻圈变化及全球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李弘毅, 邵东航, 李浩杰, 王卫国, 马媛, 雷华锦
透明度,作为一种最直观地反映水质特性的指标之一,能够综合地反映水体生态系统的营养状态。光学遥感技术为监测大范围湖泊(包括水库)透明度变化提供了可能。中国湖泊(>1公顷)透明度的年均值数据集覆盖时间从1990到2018年,时间分辨率为5年一期,空间分辨率为30米,使用的数据源为GEE平台的Landsat 长时间序列天顶角反射率产品数据。中国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东北湖区的影像选择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5-10月的非冰期。研究团队利用3种实测透明度数据集进行中国湖泊透明度反演模型的构建与验证。第一种数据集是本研究团队在2004-2018年获取的野外实测数据,该数据集的3/4(976)用来建立模型(红/蓝波段比算法),精度为R2=0.79, rRMSE=61.9%;剩余的1/4(325)用来验证模型,精度为R2=0.80, rRMSE = 57.6%。另外两种数据集是用来验证透明度反演模型的时间迁移性,其中一种数据集是2007-2009年期间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进行湖泊调查获取的实测数据(340),精度为R2=0.78,rRMSE = 59.1%;另一种数据集是1980s-1990s期间第一次湖泊调查结果(229),精度为R2=0.81,rRMSE = 50.6%。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透明度反演结果在时空上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最后,基于透明度反演模型,在GEE云平台上编写去云算法、水体指数算法等来实现中国湖泊透明度的反演。该数据集信息有助于决策者或者环境管理者更好改善和保护水质,维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陶慧, 宋开山, 刘阁, 王强, 温志丹
本数据集包括祁连山区域2020年的30m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产品。该产品来源于祁连山区域2020年30m的土地覆盖分类产品。2020年30m的土地覆盖分类产品以2019年的土地覆盖分类产品为基础,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Landsat系列数据和强大地数据处理能力,利用变化检测的思想和方法生产得到。产品的总精度优于85%。该产品是1985-2019年人类活动参数产品的延续。1985-2019年的人类活动参数产品也可在本网站下载得到。
杨爱霞, 仲波, 吴俊君
本数据集为祁连山区域2020年的30m土地覆盖分类产品。该产品以2019年的土地覆盖分类产品为基础,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Landsat系列数据和强大地数据处理能力,利用变化检测的思想和方法生产得到,总体精度优于85%。该产品是1985-2019年土地覆盖分类产品的延续。1985-2019年的土地覆盖分类产品也可在本网站下载得到。其中,1985-2015年的土地利用产品为5年1期,2015-2020年的土地利用产品为1年1期。
杨爱霞, 仲波, 角坤升, 吴俊君
本数据集包括祁连山区域2020年1月-12月月度最大值合成的30m空间分辨率地表植被净初生产力产品。利用 Landsat8 OLI 和sentinel 2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红光和近红外两个通道的反射率数据,计算NDVI实现对地表月度NDVI产品的合成,进而利用经验模型计算NPP。最后,采用最大值合成 (Max value composition, MVC) 方法对月度植被净初生产力求取最大值输出月度NPP产品。
吴俊君, 仲波
本数据集包括祁连山区域2020年1月-12月月度最大值合成的30m空间分辨率地表植被指数产品。利用 Landsat8 OLI 和sentinel 2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红光和近红外两个通道的反射率数据,计算NDVI实现对地表月度NDVI产品的合成。最后,采用最大值合成 (Max value composition, MVC) 方法对月度植被指数求取最大值输出月度NDVI分幅产品,数据集共计25.7GB。
吴俊君, 仲波
本数据集包括祁连山区域2020年1月-12月月度最大值合成的30m空间分辨率地表叶面积指数产品。利用 Landsat8 OLI 和sentinel 2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红光和近红外两个通道的反射率数据,计算NDVI实现对地表月度NDVI产品的合成,进而利用经验模型计算LAI。最后,采用最大值合成 (Max value composition, MVC) 方法对月度叶面积指数求取最大值输出月度LAI产品,
吴俊君, 仲波
该数据集包括93个连续及流动GPS台站记录的2008年Mw7.9汶川地震震后10年累积三维形变量。GPS日采样时间序列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地震局网站(http://www.cgps.ac.cn/)和已发表文章:Diao, F., Wang, R., Wang, Y., Xiong, X., Walter, T.R. (2018), Fault behavior and lower crustal rheology inferred from the first seven years of postseismic GPS data afte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Earth Planet. Sci. Lett., 495, 202-212, doi: 10.1016/j.epsl.2018.05.020. 我们处理震后形变数据如下:首先矫正和汶川地震无关的其他影响,例如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板块效应等;再次,通过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拟合震后时间序列曲线;最后,通过拟合曲线计算任意时间段震后形变量。震后10年累积形变高达近21厘米。水平方向精度不低于1.7厘米,垂直方向不低于4厘米。
胡岩
本数据集包括祁连山区域2020年1月-12月月度最大值合成的30m空间分辨率地表植被覆盖度产品。利用 Landsat8 OLI 和sentinel 2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红光和近红外两个通道的反射率数据,计算NDVI实现对地表月度NDVI产品的合成,进而利用像元二分法计算FVC。最后,采用最大值合成 (Max value composition, MVC) 方法对月度植被覆盖度求取最大值输出月度FVC产品,
吴俊君, 仲波
本数据是昆仑山地区红珊瑚地层柱状图,包括地层厚度和岩性变化等特征要素,是基于详实的野外测量和室内分析绘制而成的图件。具体加工方法为: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获得地层岩性组成,地层厚度,构造特征等素材,手绘地层柱状图草稿。回到室内,通过薄片鉴定等确认岩石岩性,再通过Coreldraw软件使柱状图电子化。本图件大约4Mb大小,分辨率较高,可用于昆仑山地区地层考察,岩性分析,昆仑山最高海相层,古生物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清海
1)本文报道了我国最古老的Megapodagrionidae蜻蜓目化石,Cretapodagrion sibelleae。 2)化石材料来自我国辽宁省北票下白垩统义县组中,化石经镜下修复处理,成像,得到图鉴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 3)Cretapodagrion sibelleae基于一块前翅标本建立,图鉴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Cretapodagrion与Megapodagrionidae中的一些现生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来自中国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的蜻蜓化石Sinothemis difficilis; 2)化石来自我国辽宁省西部建平沙海镇木营子村县棺材山剖面的玲珑塔化石层的髫髻山组的黑色页岩夹层中,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成像得到图鉴数据; 3)新种Sinothemis difficilis保存良好,基于一块化石建立,图像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Sinothemis 与哈萨克斯坦卡拉套地区的Turanothemis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属于燕辽生物群晚期组合的范畴。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来自我国晚侏罗世玲珑塔生物群中的长翅目化石Longiphlebia新种,Longiphlebia incompleta; 2)化石来自我国辽宁省西部南石门转山子髫髻山组玲珑塔化石层;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使用v20体式显微镜进行化石成像,得到图鉴数据,使用ps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线条图和地图绘制; 3)新种Longiphlebia incompleta基于一块化石建立,图鉴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新种Longiphlebia incompleta为我国晚侏罗世玲珑塔生物群中的代表昆虫之一。该研究为燕辽生物群早期和晚期组合提供了新的演化证据。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中国首个侏罗纪蜻蜓目Hypsothemis化石来自道虎沟生物群。 2)化石来自我国中上侏罗统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使用v16体式显微镜对化石进行拍照,得到图鉴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 3)新属种基于1块化石建立,保存于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的凝灰质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Hypsothemis之前仅发现于哈萨克斯坦卡拉巴斯套组,该研究反映了我国东北地区道虎沟生物群与卡拉套生物群具有明显的古生物地理学联系。
付衍哲
1)系统描述了一个来自中-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的滦平沫蝉属新物种Luanpingia youchongi,介绍了道虎沟生物群中头喙亚目的组成。 2)化石材料来自我国内中-晚侏罗世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处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对化石进行成像,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手绘线条图。 3)新种基于1块前翅化石建立,化石保存在灰色薄层凝灰质页岩中,得到清晰的图像数据。 4)系统比较了滦平沫蝉属三个物种的翅脉特征。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华翅蝉科新属和三个新种来自中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 2)化石来自我国中上侏罗统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镜下对化石进行处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图鉴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线条图绘制。 3)新属种基于15块化石建立,保存于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的凝灰质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该研究大大增加了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华翅蝉的古生物多样性,表明华翅蝉于侏罗纪早期出现了一次大的辐射演化事件。
付衍哲
1)本数据统计了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早期组合——道虎沟化石层及同时期地层即海房沟组、九龙山组中已发表的昆虫化石,整理了所有参考文献,并统计分析。 2)数据来自所有已发表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3)2001年至2021年4月道虎沟生物群中共报道了昆虫化石760中,共发表了396篇研究论文。 4)经统计,道虎沟生物群中多样性最高的昆虫为膜翅目,第二为双翅目,第三为脉翅目,第四为半翅目,第五为鞘翅目。
付衍哲
1)该数据为一个古杆蝉科新物种的图版,本文介绍了芦上坟昆虫群,讨论了早白垩世地层对比的相关问题。 2)化石来自京西下白垩统芦上坟组,化石经过镜下修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成像,得到的图片数据使用ps软件排版,线条图绘制使用cdr软件。 3)古杆蝉科新种的建立基于一块保存较好的前翅标本,化石保存在灰黄色片状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 4)讨论了来自京西下白垩统芦上坟组的古杆蝉科新种与俄罗斯下白垩统Zaza组的地层对比问题,扩展了古杆蝉科的分布范围,增加了其古多样性。
付衍哲
1)本文对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中的三种长喙蝎蛉Lichnomesopsyche Ren, Labandeira, and Shih, 2010进行了系统修订。 2)化石来自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化石层,对化石首先进行镜下修复处理,对化石成像使用Canon相机和v20体式显微镜得到图像数据,使用ps软件制作图版。 3)对长喙蝎蛉Lichnomesopsyche的形态学修订基于5块保存极好的化石,来自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照片数据清晰。 4)研究表明长喙蝎蛉的雄性生殖器是种级分类的关键特征。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了一个中侏罗世我国东北地区的鞘喙蝽化石新物种。 2)化石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海房沟组道虎沟化石层中部,对化石进行修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进行化石成像,得到大量图像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线条图和地图绘制。 3)化石材料包括鞘喙蝽化石40块,雄性个体21个,雌性12个,及7个性别未知,保存在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的灰白色凝灰质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度高。 4) 本文对鞘喙蝽化石新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测量,表明鞘喙蝽为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中的优势分子。
付衍哲
1)本文报道一个华翅蝉科新属种,五化斑点沫蝉。 2)化石来自我国中上侏罗统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处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化石进行拍照,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线条图绘制。 3)新属种基于三块化石建立,保存于道虎沟化石层中部的凝灰质页岩中,照片数据清晰。 4)本文增加了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华翅蝉的古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华翅蝉的形态多样性。表明华翅蝉于侏罗纪早期出现了一次大的辐射演化事件。
付衍哲
地面光谱数据集的地表覆盖类型包括裸土、草地、农作物。测量位置为小滦河流域;测量时间为2018年8月-9月;测量方法:使用ASD光谱测量仪,每个样点观测三次。光谱波段范围:350~2500nm。数据处理软件:ViewSpec Pro软件。数据集包括两部分,一是昕元牧场及周边地物光谱(2018年8月28日-2018年9月12日),二是闪电河同步实验植被光谱(2018年9月15日-2018年9月26日)。
柴琳娜, 江海英
1)本文报道了一个新的侏罗纪道虎沟化石层顶部新层位的华翅蝉化石组合,总结了道虎沟生物群沫蝉类昆虫的分布、演化,揭示了背后的古生态意义。 2)化石材料来自道虎沟化石层顶部层位,化石经镜下修复处理,拍照使用v16体式显微镜,使用ps软件制作图版数据,使用cdr软件绘制线条图和地图。 3)共12块华翅蝉化石,化石保存良好,保存于灰白色薄层凝灰质页岩中,照片数据清晰。 4)本文总结了侏罗纪道虎沟生物群中从底到顶不同层位中沫蝉类化石组合特征,分析沫蝉化石的分布和演化意义和古生态意义。
付衍哲
本数据是昆仑山地区泉水湖地层柱状图,包括地层厚度和岩性变化等特征要素,是基于详实的野外测量和室内分析绘制而成的图件。具体加工方法为: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获得地层岩性组成,地层厚度,构造特征等素材,手绘地层柱状图草稿。回到室内,通过薄片鉴定等确认岩石岩性,再通过Coreldraw软件使柱状图电子化。本图件大约4Mb大小,分辨率较高,可用于昆仑山地区地层考察,岩性分析,昆仑山最高海相层,古生物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张清海
该数据集中主要包括中国典型稀土矿床,如川西冕宁牦牛坪、里庄稀土矿床以及甘肃干沙鄂博稀土矿床,这些稀土矿床在成因上主要与碳酸岩-碱性岩杂岩体有关。我们对这些杂岩体中的岩石或者矿石进行了原位微区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Pb放射性同位素以及C-O-B-Ca等稳定同位素以及矿物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其中主量元素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得,微量元素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得,同位素主要通过MC-ICP-MS测得。我们主要得出了一下几点重要认识:(1)揭示了碱性岩-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岩浆源区经历了强烈俯冲物质的加入,其形成深度可能要比之前认为的要深;(2)揭示了霓长岩化既可能与碳酸岩有关,也与碱性岩浆作用有关,并且这两种岩浆类型所发生的霓长岩化可能存在差异;(3)时代越新的稀土矿床遭受的后期改造作用可能相对较弱,而形成时代古老的稀土矿床容易遭受后期地质作用的影响而难以辩别。
翁强, 李宁波, 李澳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包含从1980s-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Landsat长时序EVI。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主要是在青藏高原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EVI的计算公式进行生产的,即并在NDVI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了背景调节参数C1,C2和大气修正参数L进行计算的。3)数据质量描述:为了标识云、冰雪,并相应生产了质量标识文件(QA)。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EVI相比于NDVI具有较强的抗大气干扰能力以及抗噪音能力,更适用于气溶胶含量较高的天气状况下,以及植被茂盛区。
彭燕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包含从1980s-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Landsat长时序MSAVI产品。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主要是在青藏高原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MSAVI的计算公式进行生产的,即在SAVI的基础上,针对SAVI在植被覆盖茂盛区表现不敏感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具体的计算方法参照Qi,1994文献;3)数据质量描述:为了标识云、冰雪,并相应生产了质量标识文件(QA)。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指数在植被茂盛覆盖区域较为稳定,而在植被稀疏区表现不敏感。
彭燕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包含从1980s-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Landsat长时序NBR产品。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主要是在青藏高原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NBR的计算公式进行生产的,即利用近红外波段和短波红外波段的比值来增强火烧迹地的特征信息,具体计算公式为(近红外波段-短波红外波段2)/(近红外波段+短波红外波段2);3)数据质量描述:为了标识云、冰雪,并相应生产了质量标识文件(QA)。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指数常被用于火烧迹地信息提取以及监测火烧区域植被的恢复状况。
彭燕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包含从1980s-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Landsat长时序NDMI产品。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主要是在青藏高原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NDMI的计算公式进行生产的,即利用近红外与短波红外之间的差异来定量化反映植被冠层的水分含量情况;3)数据质量描述:为了标识云、冰雪,并相应生产了质量标识文件(QA)。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NDMI与冠层水分含量高度相关,可以用来估计植被水分含量,而且NDMI与地表温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也常用于分析地表温度的变化情况。
彭燕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包含从1980s-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Landsat长时序NDVI。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主要是在青藏高原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NDVI的计算公式进行生产的,即通过计算近红外波段和红波段之间的差异来定量化植被的生长状况,具体公式为:(近红外波段-红波段)/(近红外波段+红波段);3)数据质量描述:为了标识云、冰雪,并相应生产了质量标识文件(QA)。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指数可反映植被的健康情况及植被的长势,由于计算简单,指示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同时也是生态物理参数反演的重要输入参数,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植被指数之一。
彭燕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包含从1980s-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Landsat长时序NDWI产品。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主要是在青藏高原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NDWI的计算公式进行生产的,即利用绿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差异比值来增强水体信息,并减弱植被、土壤、建筑物等地物的信息;3)数据质量描述:为了标识云、冰雪,并相应生产了质量标识文件(QA)。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指数便于地表水体信息有效提取,广泛应用于水资源、水文以及林农业等领域。
彭燕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包含从1980s-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Landsat长时序SAVI。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主要是在青藏高原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SAVI的计算公式进行生产的,即并在NDVI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土壤调节因子S进行计算的。3)数据质量描述:为了标识云、冰雪,并相应生产了质量标识文件(QA)。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指数在植被稀疏区域较为稳定,而在植被覆盖茂盛区域不敏感。
彭燕
1)数据内容:本数据集包含从1980s-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Landsat长时序SI产品。2)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主要是在青藏高原Landsat系列卫星地表反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通过SI的计算公式进行生产的,即根据红光波段和蓝光波段开展乘积平方根计算即可得到,基于红光波段和蓝光波段能够很好地反映土壤盐分的原理;3)数据质量描述:为了标识云、冰雪,并相应生产了质量标识文件(QA)。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该指数能很好的反映土壤的盐分程度,可用于定量化评价盐渍化土壤。
彭燕
1)本文报道了一个来自中国上侏罗统髫髻山组的古蝉化石,Cicadomorpha guancaishanensis,揭示了一定的古生物地理学意义; 2)化石来自我国辽宁省西部建平沙海镇木营子村县棺材山剖面的玲珑塔化石层的髫髻山组的黑色页岩夹层中,镜下对化石进行修复处理,成像,得到图鉴数据; 3)新种基于一块化石建立,保存良好,图像数据清晰,分辨率高; 4)新种与哈萨克斯坦卡拉套地区的古蝉物种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属于燕辽生物群晚期组合的范畴。该研究为蒙古-鄂霍斯克海的闭合时间提供了来自古生物方面的证据。
付衍哲
1)系统描述了一个来自中-晚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的华翅蝉科新物种,修订了Jiania的同物异名,证明了道虎沟化石层与滦平九龙山组的地层对比相关性。 2)化石材料来自我国内中-晚侏罗世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区,对化石进行镜下修复处理,使用v16体式显微镜对化石进行成像,得到图像数据,使用ps软件进行图版制作,使用cdr软件进行手绘线条图。 3)新种基于2块化石建立,化石保存在灰黑色薄层凝灰质页岩中,图像数据清晰。 4)论文从生物生物地层学角度证明了道虎沟化石层和河北滦平九龙山组的地层对比相关性。
付衍哲
本数据属于中国东部地区海拉尔盆地的U-Pb年代学数据,包括Pb、232Th、238U的含量,207Pb/206Pb,207Pb/235U,206Pb/238U比值及误差,207Pb/235U,206Pb/238U年龄及误差数据等。锆石U-Pb定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CM-MS实验室完成,采用(GeoLas-HD, 193nm波长)和四极ICP-MS(Agilent 7900)的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了锆石的U-Pb定年。激光频率为5Hz, 光束尺寸为30μm。使用国际标样91500作为年龄计算的外部校准标准. 使用GJ-1,SA01进行同位素比值监测. 用Glitter计算了U-Pb同位素比值, 并用ComPb Corr#3-18校正了普通Pb年龄小于1000mA的颗粒的年龄是基于其206Pb/208U比值。排除了>10%或<–5%不一致的分析。分析可接受的不一致性和精度列于。谐和年龄和平均年龄的计算使用ISOPLOT软件。平均年龄的不确定性为2σ,个体分析报告为1σ。数据已经发表在Geilogical Journal,数据真实可靠。年代学数据结果对于海拉尔盆地中生代地层格架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该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和盆地分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朱吉昌
本数据为中印度洋海盆深海富稀土沉积物矿物学及地球化学数据,主要包括沉积物岩心剖面照片、涂片照片及鉴定、XRD图谱、SEM照片、沉积物全岩主微量、单矿物(磷灰石、微结核和钙十字沸石)电子探针和La-ICP-MS数据、沉积物全岩有机碳氮分析、沉积物全岩Sr-Nd同位素、沉积物稀土元素相态分析、海水-孔隙水稀土元素数据和古地磁数据。分析样品来自中国大洋第34航次和42航次,总计共6站柱状沉积物和4站海水数据。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探究稀土元素的赋存矿物和富集机制,从而对印度洋深海稀土资源进行评估及深部探测。
于淼, 石学法, 鄢全树, 黄牧
本数据属于华北克拉通内部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生代地层的U-Pb年代学数据,包括Pb、232Th、238U的含量,207Pb/206Pb,207Pb/235U,206Pb/238U比值及误差,207Pb/235U,206Pb/238U年龄及误差数据等。锆石U-Pb定年在武汉上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第二套升级版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GeoLas-HD, 193nm波长)和四极ICP-MS(Agilent 7900)的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了锆石的U-Pb定年。 激光频率为5Hz,光束尺寸为30μm。使用国际标样91500作为年龄计算的外部校准标准. 使用NIST610进行铀、钍、铅的浓度计算, 使用GJ-1进行同位素比值监测。用ICPMSDATACAL10.8计算了U-Pb同位素比值,并用ComPb Corr#3-18校正了普通Pb。年龄小于1000mA的颗粒的年龄是基于其206Pb/208U比值。排除了>10%或<–5%不一致的分析。分析可接受的不一致性和精度列于。谐和年龄和平均年龄的计算使用ISOPLOT软件。平均年龄的不确定性为2σ,个体分析报告为1σ。年代学数据结果发表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数据质量可靠,对于被新生代覆盖渤海湾盆地区的中生代地层格架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该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和盆地分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朱吉昌
本数据集包含2018年滦河流域土壤水分遥感试验(SMELR)航空飞行试验期间地面同步测量的地表及土壤温湿度数据,用于验证遥感反演的“真值”。数据包括表层0-5 cm的土壤水分(体积含水量,%)、深层(5、10、20、40 cm)土壤水分,表层0-5 cm的土壤温度(℃)、光照和阴影下的土壤温度,光照和阴影下的植被温度。 地面同步采样样方分布于滦河的上游地区(闪电河流域、小滦河流域),采样时间为2018年9月,使用便携式土壤水分仪、外置探头型温度记录仪以及环刀法进行测量,采取样区-样方-样点嵌套的采样方案获取数据。
赵天杰, 姚盼盼, 崔倩, 蒋玲梅, 柴琳娜, 郑超磊, 卢麾, 马建威, 吕海深, 武建军, 赵伟, 杨娜, 李玉霞, 潘金梅, 刘明宇, 魏祖帅, 张子谦, 王建, 杨建卫, 刘晓敬, 刘进, 尹燕旻, 黎一杉, 倪少强, 祝鹏, 洪志明, 王莜译, 刘晨, 杨建华, 田丰, 王伟, 何珏霖, 陈勇强, 徐少博, 程渊, 高思远, 郝震, 易珍言, 王昊宇, 胡新, 彭义峰, 杜晓铮, 胡凤敏, 孙亚勇, 耿德源, 杨纲, 钟浩, 吴松, 郑杰, 杨倍倍, 赵嘉诚, 周倩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