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包含从2013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观测的不同深度土壤温度、湿度日值。 数据为观测仪器数字化自动采集,数据集加工方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连续时间序列。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范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剔除曳点数据和传感器出现故障造成的系统误差。 本数据表共有12个字段 字段1:站点编号 数据类型:字符型(50) 字段2:时间 数据类型:日期型 字段3~7:土壤温度(不同深度) 数据类型:双精度浮点型 单位: ℃ 字段8~12:土壤湿度(不同深度) 数据类型:双精度浮点型 单位:%
徐柏青
该数据集记录了西藏自治区1959-2016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集包含2个数据表,分别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分县师资统计。 数据表1: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数据表共有7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数据的年份 字段2:高等学校 解释:高等学校学生数 人 字段3:中等学校 解释:中等学校学生数 人 字段4:中等专业学校 解释: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数 人 字段5:普通中学 解释:普通中学学生数 人 字段6:小学 解释:小学学生数 人 字段7:幼儿园 解释:幼儿园学生数 人 数据表2:分县师资统计 数据表共有7个字段 字段1:分县 字段2:年份 字段3:每万人中的在校学生人数 人 字段4:每个老师负担学生数 人 字段5:在校学生总数 人 字段6: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 人 字段7:小学在校学生数 人
国家统计局
该数据集记录了西藏地区1951-2016年年末牲畜存栏,各种畜类产品产量等序列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集包含3个表:历年各县牲畜存栏头数和肉类产量,奶类和皮毛产量,年末牲畜存栏情况。 数据表1:历年各县牲畜存栏头数和肉类产量 表共有8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 数据的年份 字段2:区县 解释:数据所统计的区县 字段3:年末牲畜存栏头数 解释:存栏所有牲畜头数 万头 字段4:大牲畜 解释:大牲畜头数 万头 字段5: 羊 解释:羊数量 万头 字段6: 肉类总产量 解释:肉类总产量 吨 字段7:牛肉 解释:牛肉产量 吨 字段8: 羊肉 解释:羊肉产量 吨 数据表2:奶类和皮毛产量 表共有8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 数据的年份 字段2:区县 解释:数据所统计的区县 字段3:奶类 解释:奶类产量 吨 字段4:牛奶 解释:牛奶产量 吨 字段5: 羊毛 解释:羊毛产量 吨 字段6: 绵羊毛 解释:绵羊毛产量 吨 字段7: 羊皮 解释:羊皮数量 张 字段8: 牛皮 解释:牛皮数量 张 数据表3:年末牲畜存栏情况 表共有7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 数据的年份 字段2:总头数 解释:存栏所有牲畜头数 万头 字段3:大牲畜 解释:大牲畜头数 万头 字段4:牛 解释:牛数量 万头 字段5: 羊 解释:羊数量 万头 字段6: 绵羊 解释:绵羊数量 万头 字段7: 猪 解释:猪数量 万头
国家统计局
该数据集记录了西藏自治区2000-2016年的企业情况。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表共有5个字段 字段1:区县 字段2:年份 字段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 个 字段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 万元 字段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万元
国家统计局
包含了西藏地区1988-2016年全区境内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湖泊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表共有5个字段 字段1:年份 字段2:湖泊名称 字段3:湖面海拔(米) 字段4:湖面面积 (平方公里) 字段5:湖面类型
国家统计局
该数据集是2017年河湖源考察期间玛旁雍措的深度测量数据,可用于制作湖泊等深线图,用于湖泊水量估算以及流域内水量平衡研究。 数据观测时间为2017年9月5日至2017年9月7日。测量仪器为Lowrance HDS-5声纳测深仪。所测原始数据包含较多的无效深度数据,后期整理时已经过筛选剔除;选择的测线合理,保证数据涵盖了各个深度梯度。数据以excel文件存储。
王君波
该数据集记录西藏自治区1992-2016年社会福利,医疗状况统计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表共有6个字段: 字段1:区县 字段2:年份 字段3: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所) 字段4: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床) 字段5:社会福利院数(所) 字段6:社会福利院床位数(床)
国家统计局
本数据集为在藏东南站(鲁朗)实际观测的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数据。样品采集使用了安装玻璃纤维膜-聚氨酯泡沫串联采样头的大气主动采样器,采集气态污染物和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每个样品的采样周期为2周。观测的POPs种类包括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多环芳烃(PAHs)。OCPs和PCBs只检测了气态浓度,PAHs则检测了气态浓度和颗粒物上的浓度。 数据集所包含的数据均为实测数据。样品采集于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观测场,采样器为安装了玻璃纤维膜-聚氨酯泡沫串联采样头的大气中流量主动采样器,其中玻璃纤维膜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物、聚氨酯泡沫用于吸附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采样期间,采样器隔天运行,每次运行约24小时,每个样品采集2周。每个样品采集的大气体积为500-700立方米。气态和颗粒态POPs样品均在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进行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 气态和颗粒态POPs样品均在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进行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样品前处理步骤包括索式提取、硅胶-氧化铝柱净化、过GPC柱去除大分子杂质、浓缩定容等步骤。分析测试仪器为热电公司生产的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Finnigan-TRACE GC/PolarisQ),分离OCPs和PCBs的色谱柱为CP-Sil 8CB毛细柱(50 m×0.25 mm×0.25 μm),分离PAHs的色谱柱为DB-5MS毛细柱(60 m×0.25 mm×0.25 μm)。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使用重量法进行测定,称重天平的精度为1/100000 g。 野外样品均进行了严格质量控制,设置了实验室空白和野外空白。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野外空白中相应化合物浓度的3倍标准偏差;若野外空白中未检出该化合物,则以工作曲线的最低浓度为方法检出限。样品中高于方法检出限的数据均扣除了检出限;低于方法检出限但高于1/2倍方法检出限的数据均扣除了1/2倍方法检出限;低于1/2倍检出限的数据则被认为未检出。PAHs实验室样品的回收率在65-120%之间,OCPs的实验室样品的回收率在70-130%之间,样品浓度未使用回收率进行校正。表格中,未检出的数据标注为BDL;用黑色斜体字标注的数据为扣除了1/2倍方法检出限的数据。
王小萍
该数据集记录了青海省1992-2016年社会福利,医疗状况统计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青海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青海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表包含6个字段: 字段1:区县 字段2:年份 字段3: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字段4: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字段5:社会福利院数 字段6:社会福利院床位数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集记录青海省1957-2016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国家财政补贴、财政支出等序列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青海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青海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集包含2个数据表,分别为:青海历年财政收支情况,分县财政收支。 数据表1:青海历年财政收支情况 数据表共有9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数据的年份 字段2:财政总收入 万元 字段3:国家财政补贴 万元 字段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万元 字段5:中央 解释:中央划拨的财政收入 万元 字段6:地方 解释: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 字段7:财政支出 万元 字段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收入合计比重 % 字段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支出合计比重 % 数据表2:分县财政收支 数据表共有6个字段 字段1:区县 字段2:年份 字段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万元 字段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万元 字段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万元 字段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万元
青海省统计局
本数据集包含祁连山东段3个气象站点(西营水库[XYSCZ],护林站[XYHLZ]和上池沟[XYSCG])2006-2010年间的气象观测数据,要素包括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主风向、总辐射和气压,时间分辨率为:天。 原始数据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范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精度满足国家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对气象观测数据的要求,每年2-3次由专业人员对观测系统进行维护,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和更换,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下载和整编。该数据是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时间连续序列,剔除曳点数据和传感器出现故障造成一些明显的系统误差数据。
高红山
本数据集包括青海果洛军牧场草甸碳通量站观测的气象数据,时间范围为2005-2009年,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为1天。气象和碳通量数据观测方法:采用涡度相关观测仪器,均为自动记录;生物量观测方法:收获法,置于60度烘箱中48小时称重。碳通量和气象数据均为仪器自动记录,并进行了人工检查。数据观测过程中,仪器的操作、观测对象的选择等严格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数据可以用在植物叶片光合参数模拟和生产力估算中。 数据包含如下观测指标: 气温 ℃ 降水量 mm 风速 m/s 5cm处土壤温度 ℃ 光合有效辐射 umol/m²s 总辐射 W/m²
赵新全
西藏是国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地域,是地学、生物学等有关学科十分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天然实验室。为了更好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开展科学研究,从1984年以来,在西藏自治区已建立了13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9.3%。截至2012年底,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14个、市级3个、县级21个,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4.35%,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达22个。 数据摘自中国自然保护区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 数据表共有9个字段: 字段1:序号:保护区统一编号 字段2:保护区名称 字段3:行政区域:所属行政区域 字段4:面积(公顷) 字段5:主要保护对象 字段6:类型:保护区类型 字段7:级别:保护区所属级别 字段8:始建时间:创立时间 字段9:主管部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该数据集是色林错东岸径流场土壤温湿观测点的观测数据,可用于气候学和环境变化、寒区水文过程等学科领域。 数据观测时间为2017年8月19日至2017年9月8日。利用土壤温湿探头(5TE),每60分钟记录一条数据。原始数据湿度精度为0.01%,温度精度为0.01℃。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连续时间序列,通过计算得到每日均值指标数据。数据以excel文件存储。
张寅生
该数据集记录了青海省1978-2016年农村电力、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等序列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青海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青海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集包含2个数据表,分别为:农村电力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统计,分县电力、电话、化肥及地膜施用量。 数据表1:农村电力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统计 数据表共有6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数据的年份 字段2:乡办水电站个数 个 字段3:乡办水电站容量 万千瓦 字段4:农村用电量 万千瓦时 字段5:化肥施用量 实物吨 字段6:有效灌溉面积 千公顷 数据表2:分县电力、电话、化肥及地膜施用量 数据表共有7个字段 字段1:区县 字段2:年份 字段3: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特 字段4:本地电话年末用户 字段5:化肥使用量 吨 字段6:地膜使用量 吨 字段7:农村用电量 万千瓦时
青海省统计局, 青海省统计局
该数据集包含了藏东南帕隆4号冰川和表碛覆盖型24K冰川2016年6-9月常规冰面气象数据。观测仪器型号:气象数据采集器型号Campbell data logger CR1000,帕隆4号冰川降水观测仪器型号: T200B称重式雨量筒,表碛覆盖型24K冰川降水观测仪器型号:RG-3型翻斗式雨量筒。采集时间:60分钟数字化自动采集数据。数据集加工方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连续小时数据序列。 数据采集地点:藏东南帕隆4号冰川(29.252°N; 96.932°E;4800m),藏东南表碛覆盖型24K冰川(29.766°N;95.712°E;3900m)。 帕隆四号冰川4800米数据: 温度,单位:℃ 相对湿度,单位: % 风速,单位:m/s 向下短波辐射(downward shortwave radiation),单位:W/m² 向上短波辐射(upward shortwave radiation),单位:W/m² 向下长波辐射(downward longwave radiation),单位:W/m² 向上长波辐射(upward longwave radiation), 单位:W/m² 降水量,单位:mm 表碛覆盖型24K冰川3900米数据(表碛厚度25厘米): 温度,单位:℃ 相对湿度,单位: % 风速,单位:m/s 向下短波辐射(downward shortwave radiation),单位:W/m² 向上短波辐射(upward shortwave radiation),单位:W/m² 向下长波辐射(downward longwave radiation),单位:W/m² 向上长波辐射(upward longwave radiation),单位:W/m² 降水量,单位:mm 5cm表碛层内温度,单位:℃ 10cm表碛层内温度,单位:℃ 20cm表碛层内温度,单位:℃
杨威
包含了西藏自治区1988-1994年自然资源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表共有37个字段 字段1:年份 字段2:全区地表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 字段3:耕地面积 万亩 字段4:水田面积 万亩 字段5:森林面积 万亩 字段6:森林覆盖率 % 字段7:林木畜积量 亿立方米 字段8:草原面积 亿亩 字段9:草原可利用面积 亿亩 字段10:河川年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字段11:水力资源蕴藏量 万千瓦 字段12:水力可开发量 万千瓦 字段13:国境线长度 公里 字段14:铁矿保有储量 亿吨 字段15:铬铁矿保有储量 万吨 字段16:铜(矿石) 亿吨 字段17:硼矿保有储量 万吨 字段18:食盐保有储量 亿吨 字段19:石墨保有储量 万吨 字段20:石膏保有储量 亿吨 字段21:煤保有储量 万吨 字段22:泥炭保有储量 万吨 字段23:地热保有储量 万立方米/昼夜 字段24: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数 种 字段25:一类保护动物 种 字段26:二类保护动物 种 字段27: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种数 种 字段28:一类保护植物 种 字段29:二类保护植物 种 字段30:三类保护植物 种 字段31:自然保护区数 个 字段3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 个 字段33: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数 个 字段34: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万亩 字段35:自然保护区占全区面积的比重 % 字段36: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 字段37:年日照时数 小时
国家统计局
该数据集是甲岗雪山观测点的降水数据,可用于冰川学、气候学和环境变化、寒区水文过程等学科领域。 数据观测时间为2016年9月14日至2017年6月19日。利用自动雨量筒观测,每60分钟记录一条数据。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连续时间序列,通过计算得到每日均值指标数据。满足国家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对气象观测原始数据的精度。质量控制包括剔除曳点数据和传感器出现故障造成的系统误差。数据以excel文件存储。
张寅生
该数据集记录了西藏自治区1959-2016年实有耕地,旱地,水田,有效灌溉面积等序列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 《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集包含2个表:耕地面积,历年各县年末耕地面积。 数据表1:耕地面积 数据表共有7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数据的年份 字段2: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解释: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千公顷 字段3:旱地 解释:旱地面积 千公顷 字段4:水田 解释:水田面积 千公顷 字段5:当年减少 解释:当年减少面积 千公顷 字段6:国家基建占地 解释:国家基建占用耕地面积 千公顷 字段7:当年增加 解释:当年增加面积 千公顷 数据表2:历年各县年末耕地面积 数据表共有5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数据的年份 字段2:区县 解释:统计数据所在区县 字段3:实有耕地面积 解释:实有耕地面积 公顷 字段4:旱地 解释:旱地面积 公顷 字段5:有效灌溉面积 解释:有效灌溉面积 公顷
国家统计局
该数据集包含了西藏自治区1978-2016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及其他性质企业中的职工人数和构成比例序列数据。数据整理自统计年鉴:《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和《西藏统计年鉴》,精度同数据所摘取的统计年鉴。 数据表共有8个字段 字段1:年份 解释:数据的年份 字段2:合计 解释:职工数目合计 人 字段3:国有 解释:国有企业职工数目 人 字段4:城镇集体 解释:城镇集体职工数目 人 字段5:其他 解释:其他性质企业职工数目 人 字段6:国有比例 解释:国有企业职工比例 % 字段7:城镇集体比例 解释:城镇集体职工比例 % 字段8:其他单位比例 解释:其他性质企业职工比例 %
国家统计局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