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第三极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其地震活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在泛第三极地区(北纬0-56度,东经43-139度)1960年以来发生M≥6级地震3809次,其中M≥8级地震59次,M=7.0-7.9级地震689次, M=6.0-6.9级地震3061次。地震主要发生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印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苏来曼山脉的山麓地区,以及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扎格罗斯山脉地区。
王继
该数据集记录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1960-2017年农村人口统计数据。数据来源:(1)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前景:2017、2018年修订;(2)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报告和其他统计出版物;(3)欧盟统计局:人口统计;(4)联合国统计司,人口和生命统计报告(不同年份);(5)美国人口普查局:国际数据库;(6)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统计和人口统计方案。 数据集包含3个数据表:农村人口数,农村人口比例,农村人口增长率。
徐新良
该数据集记录了中亚五国1991-2017年总的社会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指标包括年终人口数量、预计人口寿命、总出生率(1000人)、总死亡率(1000人)、婴儿死亡率、母亲死亡率、总的结婚率、总的离婚率、所有人流的迁移差额、医疗机构的数量、医院床位数(千)、学龄前机构的数量(个)、幼儿园上学学生数量(千)、中学数量、中学生数量(千)、大学数量、大学生数量、高等学校数量、高等学校学生数。数据来源中亚五国统计年鉴。
黄金川, 马海涛
2018年5月和2018年9月利用网捕法和电捕法采集了西藏湖泊内分布的鱼类,采样范围由东向西大致可概括为藏北羌塘高原、藏南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夹角等3个区域。共有27个湖泊捕捉到了鱼类,标本中包括高原鳅属2000余尾、裂腹鱼亚科鱼类600余尾。本项工作是“建立青藏高原湖泊系统水生生物检测方法”计划中的一个环节,即采用传统的鱼类调查数据以生成湖泊系统的物种列表,后将以此结合墨脱和高原台面多个湖泊系统的环境水样所获取的高通量分子数据,并测试可视参数(湖泊大小、隔离、地理位置和光谱特性)是否能用于预测水生生物多样性。
刘淑伟
中亚五国中,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个国家。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经整理、抽取、计算和汇总后,形成中亚主要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原油资源的储量、产量、消费量及其占世界比重的统计表。 主要指标包括: (1)储量,1991-2016年,单位:百万吨 (2)产量,1985-2016年,单位:百万吨 (3)储产比,1991-2016年,单位:百万吨 (4)消费量,1985-2016年,单位:百万吨 (5)产消差额,1985-2016年,单位:百万吨 此外,以上数据均包括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汇总以及世界总量的情况。
何则, 杨宇
包括塔里木河的降水、蒸发、水储量变化以及土壤水变化逐月数据,降水数据来源于ECMWF,蒸发数据通过基于彭曼公式的能量模型计算,水储量数据通过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得到,GLDAS数据通过美国NOAH的陆面过程模式模拟得到,NDVI数据来自MODIS数据产品。降水和蒸发分辨率为0.5°*0.5°,水储量和土壤水变化数据分辨率为1°*1°。数据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植被数据可为生态变化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许民
该数据集记录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1960-201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等相关数据。人均国民总收入是指国民总收入除以年均人口,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相等,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大致相当。其中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和财产收入等原始收入总额。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World Bank national accounts data, and OECD National Accounts data files.)。 数据集包含个4数据表:人均国民总收入(2010年不变价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不变价本币单位),人均国民总收入(现价本币单位),人均国民总收入增长率(年百分比)。
徐新良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光合有效辐射分量是重要的生物物理参数,是生态系统功能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净初级生产力模型、大气模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生态模型等的重要陆地特征参量,是估算植被生物量的理想参数。 数据集包含青藏高原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数据,空间分辨率为500m,时间分辨率为8d,时间覆盖范围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数据来源为NASA网站MODIS LAI/FPAR产品数据MOD15A2H(C6)。 数据对于分析青藏高原的植被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方华军, Ranga Myneni
本数据集包括青藏高原东部(川西高原、云南怒江河谷)和南部(藏东南、喜马拉雅中段-亚东)常见树种树叶中的总汞浓度和空间分布信息。本项目共在西藏采集树叶样品53个,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其总汞含量,方法检出限为1.8 ng/g。使用标准树叶样品(GB GSW-11)作为实验参考物质,获得的实验回收率为94.6%±9.7%。该数据集将作为青藏高原植被吸收大气汞的参考数据集,可用于评估南亚大气污染物跨境传输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王小萍
中亚地区2017年输沙势数据集,为tif格式。其空间范围涵盖里海在内的中亚五国地区,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此输沙势为绝对输势,即各个方向的输沙通量的综合,不考虑输沙势的方向。该数据由GLDAS全球三小时同化数据提取计算获得。时间分辨率为月,空间分辨率为0.25°,时间范围为2017年。该数据可以作为沙尘传输模型的重要参数输入,也可用于评估中亚五国沙通量的总体分布情况。该数据集可作为风沙灾害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
高鑫
该数据集记录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1960-2017年国民总收入等相关数据。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和财产收入等原始收入总额。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World Bank national accounts data, and OECD National Accounts data files.)。 数据集包含个5数据表:国民总收入(2010年不变价美元),国民总收入(不变价本币单位),国民总收入(现价本币单位),国民总收入(现价美元),国民总收入增长率(年百分比)。
徐新良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收集了青藏高原藏北那曲、东部若尔盖高原、风火山2015-2017年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土壤碳氮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数据集主要包括不同增温梯度、不同海拔梯度(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高山灌丛草甸)、不同水分梯度(沼泽湿地、退化沼泽、沼泽草甸、湿草甸、干草甸、退化草甸)和不同沙化程度(轻度沙化、中度沙化、重度沙化、完全沙化)下的高寒地区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碳含量。综合分析了以上不同梯度下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碳氮含量的差异和变化趋势。该数据集为了解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寒草地生产力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张宪洲, 张扬建, 苏培玺, 杨燕
本数据集包含2018-04-01至2018-10-01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所采集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包括阿尔金山索尔库里盆地、甘肃塔奔布鲁克地区。化石标本主要为在考察地区的沉积地层表面采集,部分标本为浅层地层内发掘。标本运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由技术人员进行初步清理,后使用数码相机对标本进行图像数据采集。标本保存情况良好,可以清楚判断标本所属个体的重要特征。本次采集数据均为尚未研究的新标本,对于研究相关地区哺乳动物演化和生态环境复原有着重要作用。
吴飞翔
径流是大气降水形成的,并通过流域内不同路径进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水流。习惯上也表示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即径流量。径流数据在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中亚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数据为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流量,来源于中亚各国水文气象局。时间尺度为2015年的年均数据。本数据为项目提供了基础数据,便于分析中亚生态水文水资源的情况,为项目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刘铁
本数据集包含从2008年1月1日到2018年10月1日,斯里兰卡22个国际交换站观测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辐射、水汽压等日值。 数据来源于NOAA的NCDC。 数据集加工方法为原始数据经过质量控制后形成连续的时间序列。满足对气象观测原始数据的精度,剔除了曳点数据和传感器出现故障造成的系统误差。 本数据集所包含的气象站点信息如下: LATITUDE LONGITUDE ELEVATION  COUNTRY  STATION NAME +09.800  +080.067   +0015.0   SRI LANKA  KANKASANTURAI +09.650  +080.017   +0003.0   SRI LANKA  JAFFNA +09.267  +080.817   +0002.0   SRI LANKA  MULLAITTIVU +08.983  +079.917   +0003.0   SRI LANKA  MANNAR +08.750  +080.500   +0098.0   SRI LANKA  VAVUNIYA +08.539  +081.182   +0001.8   SRI LANKA  CHINA BAY +08.301  +080.428   +0098.8   SRI LANKA  ANURADHAPURA +08.117  +080.467   +0117.0   SRI LANKA  MAHA ILLUPPALLAMA +08.033  +079.833   +0002.0   SRI LANKA  PUTTALAM +07.706  +081.679   +0006.1   SRI LANKA  BATTICALOA +07.467  +080.367   +0116.0   SRI LANKA  KURUNEGALA +07.333  +080.633   +0477.0   SRI LANKA  KANDY +07.181  +079.866   +0008.8   SRI LANKA  BANDARANAIKE INTL COLOMBO +06.900  +079.867   +0007.0   SRI LANKA  COLOMBO +06.822  +079.886   +0006.7   SRI LANKA  COLOMBO RATMALANA +06.967  +080.767   +1880.0   SRI LANKA  NUWARA ELIYA +06.883  +081.833   +0008.0   SRI LANKA  POTTUVIL +06.817  +080.967   +1250.0   SRI LANKA  DIYATALAWA +06.983  +081.050   +0667.0   SRI LANKA  BADULLA +06.683  +080.400   +0088.0   SRI LANKA  RATNAPURA +06.033  +080.217   +0013.0   SRI LANKA  GALLE +06.117  +081.133   +0020.0   SRI LANKA  HAMBANTOTA
邓创武
该数据集记录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1960-2017年国民总支出等相关数据。国民总支出(以前是国内吸收)是家庭最终消费支出(以前的私人消费),一般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以前是一般政府消费)和总资本形成(以前的国内总投资)之和。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World Bank national accounts data, and OECD National Accounts data files.)。 数据集包含个5数据表:国民支出总额(2010年不变价美元),国民支出总额(不变价本币单位),国民支出总额(现价本币单位),国民支出总额(现价美元),国民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徐新良
各拉丹冬地区长时间序列的冰芯气候环境记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依据2005 年中美联合各拉丹冬峰考察期间钻取的147 m 长的冰芯,利用MAT253同位素质谱仪和离子色谱仪分别测试分析了氧同位素以及主要离子含量,通过实施多参数定年(3H、210Pb、年层计数法、火山事件参考层位、流动模型模拟),重建了青藏高原中部近500 年来(1477~1982 AD)的年均气温变化和年均主要离子变化的历史。可用于5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
康世昌
黑碳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以及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作为大气中的细颗粒组成部分,光吸收特性导致其沉降在雪冰表面后能够显著降低雪冰表面的反照率,进而促进冰川和积雪的消融。新一代黑碳仪AE-33依靠气溶胶在不同波段的光吸收和衰减特性来计算实时的黑碳浓度。此外,AE-33采用了双点位补偿算法,能够补偿点位负载效应,提供高质量的黑碳浓度数据。通过珠峰站AE-33实时观测数据,分析了黑碳的季节变化和日内变化特征,探讨了其源区和传输过程,并对严重污染事件的传输机制进行了分析,能够对未来该地区黑碳造成的气候效应的评估工作提供依据。
康世昌
该数据集记录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2002-2016年肥料及农药消耗相关数据。肥料、农药消耗量是指每单位耕地所消耗的植物营养素和农药的数量,肥料产品包括氮肥、钾肥和磷肥(包括磷矿粉),传统的营养物质——动植物肥料不包括在内。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electronic files and web site.)。肥料和农药是农业化学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该数据集反映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肥料和农药使用状况,可为农业生态环境等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集包含2个数据表:肥料消耗量(千克每公顷耕地),农药消耗量(千克每公顷耕地)。
徐新良
该数据为涵盖六大经济走廊的坡度数据,能够反映出六大经济走廊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单位°。该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016度,约为1.8km,经度范围12.09°E-180°,维度范围10.99°S-90°N,来源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构建的Global Relief Model,基于“一带一路”国家边界裁剪得到。该数据是评估六大经济走廊中的自然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山洪等灾害)风险所必需的基础数据之一,应用频率高与前景广泛。
邹强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