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集由三部分组成:①2018年8月16日至8月30日在祁连山石羊河流域上游7条支流及下游青土湖进行的植物样地调查数据;②2018年9月25日至10月3日在黑河、疏勒河流域主要支流进行的植物样地调查数据;③2013年8月18日至2018年8月8日在青海湖与黑河流域的植物样地调查数据。第一部分调查涉及草本、灌木、乔木的生长特性与数量信息;第二部分主要调查乔木,对草本仅作粗略估计;第三部分主要调查草甸植被。 三部分调查依据植被类型设置样地,每个样地至少选取 3 个样方(分乔木、灌木、草本)。其中,草本样方面积为 1m×1m 或 0.5m×0.5m;荒漠灌木样方面积为 10m×10m;森林灌丛面积为 2m×2m;灌木灌丛面积4m×4m;乔木样方面积为20m×20m。在每个样方内进行植物群落调查:乔木样方调查主要调查物种数量、物种多度、20株乔木每木检尺(含株高、胸径、冠幅、活枝下高)、样方内全部乔木胸径;灌木样方主要调查全部灌木的物种数量、多度、灌木冠幅、灌木株高;草本样方主要调查草本物种数量、多度或分盖度、平均株高、总盖度,地上生物量。
赵长明, 张立勋, 黄永梅, 袁建立, 张仁懿
中国高寒山区月降水数据集包括祁连山(1960-2013)、天山(1954-2013)、长江源(1957-2014)地区月降水数据集。 分布式水文模型需要高精度的降水空间分布信息作为输入。由于站点稀少,站点插值降水无法体现高寒山区的降水空间分布。本数据集生成方式: (1) 收集整理各个地区国家气象台站降水数据、水文站点降水数据,新增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海拔4000m以上降水观测站点数据; (2)利用各个台站的气温资料对收集的降水数据进行不同降水类型的降水数据校正; (3)建立降水数据与海拔、经度、纬度之间的关系,逐月拟合生成1km尺度的月降水数据集。 本数据插值年份为1954-2014年,数据投影方式:Albers投影,空间插值精度为1-km,时间精度为逐月数据。数据经过交叉验证,站点观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插值降水具有可靠性。 数据采用ASCII文件存储,天山和长江源月降水数据文件的文件名均为YYYYMM.txt形式,YYYY为年份,MM为月。祁连山逐月降水数据名称为:month_10001.txt,该文件为1960年1月降水数据,依次month_10002.txt为1960年2月降水,month_10013.txt为1961年1月降水数据,...... month_10648.txt为2013年12月降水数据。每个ASCII文件代表当日的网格降水数据,单位为mm。
陈仁升, 刘俊峰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