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查明亚洲中部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环境变迁,中科院地环所以树轮、湖沼、石笋、黄土等为载体,从不同方面对其演化进行深入研究。树轮组在新疆尉犁县阿拉干采集了树轮样品并得到树轮的宽度数据;湖沼组在喀什盆地采集湖沼沉积物并得到137Cs-210Pb、LOI、δ18O数据;石笋组在青藏高原琼果洞采集的石笋,获得了碳氧同位素、测试年代、元素测试数据;综合组获得了龙木错、当惹雍错湖泊泥炭XRF、多参数据和新疆罗布泊、西藏龙木错粒度,喀什、龙木错湖泊泥炭磁化率,昭苏TOC数据;黄土组获得了新疆肖尔布、昭苏、清水河黄土OSL Ages、MS、碳位素数据。为亚洲中部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撑。
李强, 蓝江湖, 谭亮成, 刘星星, 宋友桂
自从飞行的能力演化以来,蝙蝠类经历了大规模的适应辐射和扩散。蝙蝠化石在大多数大陆的始新世早期就已为人所知。然而,直到现在,早始新世的蝙蝠化石还没有在亚洲大陆被报道过。在这里,我们报道了来自中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的早始新世的2枚蝙蝠牙齿化石,是亚洲已知的最早蝙蝠化石记录,可能是目前公认的最为原始的蝙蝠臼齿。这些牙齿兼具现代蝙蝠的共有衍征和在其他胎盘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原始性状,因此对蝙蝠的牙齿演化史的重建有着一定的意义。准噶尔盆地的蝙蝠牙齿化石表明,这类基干翼手目Onychonycteridae科的牙齿特征非常进步,但其头后部分的骨骼解剖学特征却比其他始新世蝙蝠更为基干。与两类基干蝙蝠类群,中亚地区早始新世的基干类型蝙蝠的发现,进一步提示这一区域是早期蝙蝠过渡类型的演化中心,这一观点在其它有胎盘哺乳类,如啮齿目和兔形目中得到证实。 本数据包括论文原文的PDF以及原始分辨率论文插图(包括化石、地层和系统发育树等),经授权可直接引用。 数据来源为拍摄或绘制。数据包括原始图片,清晰度高。可用于进一步引用及科学传播等工作。
倪喜军
1) 数据内容:本数据库包含空间范围:①我国青藏高原、新疆;②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③西亚(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④东南亚(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数据内容主要有:①1:500万地质数据集(地质体和构造);②1:100万各国地质矿产数据集(地质体、构造、矿产);②金属矿产数据集(矿床、矿点、矿化点);③新疆-中亚成矿地质背景数据集(岩石建造组合、构造分区、成矿区带、远景区、靶区、矿产);主要图件包括:泛第三极地质矿产图(1:500万)、中亚四国地质矿产图(1:150万)、巴基斯坦地质矿产图(1:100万)、阿富汗地质矿产图(1:100万)、伊朗地质矿产图(1:100万)、中国新疆-中亚廊带地质矿产图(1:250万)、中国新疆-中亚廊带成矿规律图(1:250万)、我国青藏高原地质矿产图(1:150万)。空间数据库采用ArcGIS平台,可为区域成矿规律研究、资源潜力评估、战略远景区圈定以及各类专题图件编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数据库格式为文件数据库(.GDB),图件包括工程文件(MXD)和栅格图(JPG),也可根据需要生成各类常见图形格式(PDF、TIF、EPS等)。泛第三极全区(1:500万)采用兰伯特等形圆锥投影,中央经线为东经84度,双纬分别为20度和55度。中国新疆-中亚廊带地质矿产数据采用兰伯特等形圆锥投影,中央经线为东经75度,双纬分别为30度和50度。中亚和西亚主要国别1:100万地质矿产数据采用采用兰伯特等形圆锥投影,中央经线和双纬根据各国所在位置具体确定。 2) 数据来源及加工方法;基础地质数据主要来源于任继舜院士编亚洲地质图(2015)(1:500万)、中欧亚构造成矿图和地质图(2008)(1:250万)、域内各国地质调查部门地质图(1:100万);②矿产数据主要来源包括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2012)、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矿产数据库及专题图(2014)、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富汗数据集(2008)、域内各国地质调查部门相关资料数据、域内矿产相关论文论著。此外,为满足各类数据修改及完善大量采用遥感数据,具体包括:ETM+、OLI、ASTER、Worldview等影像数据以及90m、30米、12.5mDEM数据等。 3) 数据质量描述;为满足泛第三极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地质矿产图和成矿预测图编制需要,在数据空间准确性、逻辑一致性和数据完整性方面进行编辑、处理以及补充完善。具体包括:①矢量化,基于前述资料进行了大量矢量化工作,用于补充数字资料缺失区域(伊朗、巴基斯坦),同时根据资料更新程度合并、分割各类面要素和线要素,矢量化工作按照我国相关规范要求比例尺精度要求下完成;②拓扑处理,消除重叠面、空区等拓扑错误;③完善要素属性结构和补充要素属性内容,围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地质矿产图和成矿预测图编制目标,依据我国相关规范,结合具体资料和数据内容,建立了相应数据模型,完善了地质体、构造、矿产要素类属性结构并完成了相应属性的填写工作;④基于以上数据处理内容,结合泛第三极研究成果和最新认识,对区内相关地质内容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4) 数据应用成果及前景:泛第三极地质矿产数据库主要服务于泛第三极全区、重要成矿带以及国别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地质矿产图和成矿预测图编制,比例尺为1:500万(泛第三极全区)、1:250万(中国新疆-中亚廊带)、1:100万(重要成矿带、中西亚各国别)。
刘琰
本数据集记录了沙化土地植被恢复重建技术模拟区(宁夏/中卫/沙坡头)2021.01-2021.12的气象要素以及不同深度土壤三参数数据,以及为探明咸海高矿化度咸水用于植被建设的可行性,课题成员于2020-2021年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农二师31团2连、甘泉堡、克拉玛依、轮台、图木舒克等盐碱地开展咸水灌溉种植盐地碱蓬试验,用以研究不同植物在高矿化度咸水灌溉下的表型特征。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土壤盐分等土壤理化性质以及耐盐植物生理等数据。
李新荣, 何明珠, 赵振勇
The site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are mainly from many years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in Xinjiang. Based on publications such as “China Cultural Relics Atlas · Xinjiang Volume”, “A compil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in Xinjiang”,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on Archaeology” and the third national cultural relics survey results, site data in the study are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sites with unknown dates were eliminated. In this study, the name, latitude and longitude coordinates, site type, civilization and cultural age, time elapsed, area, altitude, slope, aspect, soil type, vegetation type, landform type and other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were collecte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elevation data with a resolution of 30 m were obtained from the geospatial data cloud website (http://www.gcloud.cn), and 1:1 million-scale vegetation type spatial distribution data for China come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Data Center (http://www.resdc.cn/Default.aspx). Chinese soil attribute data come from the National Qinghai-Tibet Plateau Science Data Center (http://data.tpdc.ac.cn/zh-hans/), and Chinese landform type data come from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detection cloud platform (http://www.dsac.cn/). Based on the above data, ArcGIS10.2 was used to extract and produce data on elevation, slope, water system, slope, slope direction, soil type and landform type for each site.
谈波
该数据集主要内容为青藏公路G109、青藏铁路以及新藏公路G219国道沿线地质灾害、路面病害以及桥涵病害调查数据集,调查时间为2020年8月12日--2020年8月19日,2021年7月26日--2021年8月15日。调查对象为南亚通道及喜马拉雅山区工程。调查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冻融诱发的地质灾害(落石、危岩体、泥石流冲沟及碎屑坡)、路面裂缝类病害、松散类病害、坑槽类病害、路基变形类病害以及桥涵病害等等。采用人工调查的方法,观察各类病害破损情况,按要求详细记录路面、桥涵以及地质灾害各种破坏类型的数量(范围)、破坏程度及所在位置。该数据集可为全面了解南亚通道及喜马拉雅山区工程冻融病害情况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李国玉
为解析青藏高原动物多样性格局,并建立相应的兽类标本数据库。子课题2019QZKK05010113 2021年集中在新疆西天山共采集200份当地野生动物普通田鼠、乌拉尔姬鼠等标本及组织样本,实体样品包括动物个体、皮张、组织等200个标本样品信息表和500张照片。本数据集包含1个数据集规范表、1个标本信息表、1个组织样本信息表。样品信息表包含物种、品种、详细采样地、样品类型、采集时间、采集人、保存方式等基本样品信息,以excel表形式存储。照片,以jpg格式存储。
蒋学龙
本数据集记录了阿姆河流域karakul地区荒漠土地2019.9-2020.9的气象要素数据,以及为探明咸海高矿化度咸水用于植被建设的可行性,课题成员于2020年6月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农二师31团2连开展咸水灌溉种植盐地碱蓬试验和在巴州33团沙漠边缘区进行了高矿化度水(18.94g/L)滴灌种子繁殖造林试验,用以研究不同植物在高矿化度咸水灌溉下的表型特征。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土壤盐分等土壤理化性质以及耐盐植物生理等数据。
李新荣, 何明珠, 赵振勇
为描述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主要驯化动物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厘清其相关遗传背景,并建立相应的遗传资源库。2019年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共采集200份当地主要驯化动物血液或、组织、粪便样品。本数据集包含新疆和田地区绵羊、番鸭、家鸽、家鸡、家鸭、家鹅、家驴、山羊、黄牛、家犬等物种的物种、品种、详细采样地、样品类型、采集时间、采集人、保存方式等基本样品信息,以excel表形式存储。本数据集还包含采样个体外观照片,以jpg格式存储。
徐峰
1.数据来源: MODIS/Terra Vegetation Indices 16-Day L3 Global 250m SIN Grid V006产品(2000-2017) 下载地址 https://search.earthdata.nasa.gov/ 2.数据名称: (1)resize为批量裁剪过程中自动生成,表示已经过掩膜提取,处理后数据范围为新疆自治区; (2)七位数字代表数据获取时间,前四位为年份,后三位表示一年中的第几天。如“2000049”,表示数据获取年份为2000年,具体时间为当年第49天; (3)250m表示地面分辨率,即250米; (4)16_days表示时间分辨率,即16天; (5)NDVI表示数据类型,即归一化植被指数; 3.数据时间范围: 2000049-2017353,数据间隔为16天; 4..tif文件与.hdr文件 .tif文件为原始NDVI数据,同名.hdr文件为支持.tif文件正常使用的掩膜数据,请勿删除或重命名; 5. 用于冰冻圈生态效应分析
吴雪娇
为研究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主要马属驯化动物的群体演化历史和局部适应遗传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种质遗传资源库。我们对截止2018年底在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采集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236份马属样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包括藏马、藏家驴、平原家驴、家马平原地方品种。并对75份样本(包括73份驴的样本和两份马的样本)进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以及D-loop测序。测序产生了一批基因组学数据,为追溯该地区主要马属驯化动物的驯化、迁徙、扩张等群体历史事件,并进一步探讨马属动物对缺氧、高寒、干燥等恶劣环境的适应机理提供资料。
李艳
区域气候模式 RegCM4.3 中参数设置如下:水平分辨率为 40 km,东西方向 112 格点,南北方向 84格点,网格中心为 74.21°E、44.76°N,投影为 Lambert投影,垂直层划分 23 层,顶层气压为 50 hPa;初始边界场采用水平分辨率 2.5°的 ERA40 再分析数据和 NCEP/NCAR 再分析数据,时间序列取模式数据和站点插值数据时间序列的公共部分。海温数据选择 GISST(1948-2002年),模式中行星边界层选择为 Holtslag格式,积云对流方案为 Emanuel MIT格式,侧边界条件为指数松弛条件,陆面过程描述为 BATs。 模式中地形数据选择 USGS的 GTOPO 30的 30″DEM数字高程模型,地表植被数据选择 USGS分辨率为30″的GLCC(global land cover characterization)。 数据集为日数据,包含地表气压(hpa),2m最高气温(K),2m最低气温(K),2m平均气温(K),地表平均降水(kg·m-2·s-1) 命名规则,xx_xxxx_YYYY.nc。其中YYYY为年份,xx代表中亚,xxxx为驱动数据名称(分别为ERA40、NCEP1)。
白磊, 李兰海, 陈曦, 张弛, 殷刚
本数据时间覆盖为(1961-1990),站点数据集包括 222站降水数据和202站气温数据。为了填补研究区内新疆周边地区的气象资料, 本数据集除使用新疆气象数据集、青海、甘肃日数据外,还使用中亚地区气温与降雨数据集(Central Asia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1879-2003)、巴基斯坦、 阿富汗、 蒙古国部分站点数据(全球历史气候数据集,Global Historical Climate Network)和CRU数据集。在使用的数据集中存在大量的缺失数据,这样会对外推方法生成的格点数据的精度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删除连续缺失年份的站点,而对于缺失少量年份(小于 3年)的站点采用该站点相邻年份的数据代替。对于站点空间分布过于稀疏地区对严重缺失数据的站点采用BP神经元网络进行拟合重建,如塔中(51747),安迪乡(51848),Hangya(51915)。在预处理后的数据基础上,本数据集插值方法为Cressman客观分析方法,将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外推到研究区内,得到水平分辨率为 0.5°的基准时期格点观测数据。 本数据包含两个文件:xinjiangtemp.nc气温数据,xinjiangpre2.nc降水数据。
白磊, 李兰海, 陈曦, 孟现勇, 李雪梅
在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植被是相互依存的两个因子,植物影响土壤,土壤制约植被。一方面,土壤中贮存着大量的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土壤养分有效性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生理活力,决定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水平。 土壤含水率(或土壤含水量):在塔里木河下游的大西海子至台特玛湖这一区段的9个断面内,依据地下水位监测井的布设,沿垂直于河道的方向设置植物样地。在每个样地挖1个土壤剖面,每个剖面分层自下而上采集0-5、5-15、15-30、30-50、50-80、80-120和120-170cm土层土样各一个,每个土样由相应土层多点采样混合而成,每个土层都用铝盒采土样,现场称湿重,用烘干法测土壤含水率(或土壤含水量)。 土壤养分:混合土样剔除植物根系及石砾等杂物,在室内风干后过筛,用于测定土壤养分。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全氮用半微量-开氏法,全磷用硫酸-高氯酸-钼锑抗比色法,全钾用氢氟酸-高氯酸-火焰光度计法,有效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有效钾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PH、电导率分别用酸度计和电导率仪测定(水土比为5:1)。 土壤水溶性总盐用原位盐分仪现场测定法。 干旱胁迫是植物逆境最普遍的形式,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植物器官在逆境情况下会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积累膜脂过氧化物的最终分解产物丙二醛(MDA),MDA含量是反映膜脂过氧化作用强弱和质膜受破坏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水分胁迫对植物造成伤害的重要参数;同时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体内活性氧代谢加强会导致活性氧或其它过氧化物自由基的积累从而伤害细胞膜。植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则能够在干旱等逆境中清除植物体内过量的活性氧,维持活性氧的代谢平衡,保护膜结构,最终增强植物对逆境的抗性。 分析样本以塔里木河下游主要建群种胡杨、柽柳以及芦苇等为研究对象。结合地下水监测井位置,从河边开始设置6个样地,每个样地间隔50 m,依次为1,2,3,4,5和6号样地,采集植物的鲜叶,低温保存,当天做前处理(烘干或冰冻)。室内测试细胞水势调节物脯氨酸(PRO)、细胞膜系统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 酶液制备:称取新鲜材料0.5g,加4.5mL pH7.8的PBS。材料在预先冰冻的研钵中匀浆,研钵置于冰浴中。10000 r/min离心15 min,上清液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MDA)测定。 PRO测定:将0.03 g材料放入20 mL大试管中加入10mL无氨蒸馏水,封口后置沸水浴中30min,冷却后过滤,滤液5 mL+茚三酮5 mL,沸水中显色60min,甲苯萃取。萃取液用日本岛津UV-265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15 nm处比色。 SOD活性测定: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酶反应体系加样次序为:pH 7.8 PBS 2.4mL+核黄素0.2 mL+蛋氨酸0.2 mL+EDTA0.1 mL+酶液0.1 mL+NBT0.2 mL。然后将试管在40001ux光下反应20 min,进行光化还原,用UV-265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50 nm波长处测量SOD活性。 POD活性测定:反应混合液为50 mLpH6.0PBS+28 μL愈创木酚+19 uL30%H2O2。2 mL反应混合液+1 mL酶液,立即开始计时,每隔1 min读数一次,读数于470 nm处进行。 叶绿素的测定:乙醇丙酮混合液法。将叶片剪碎后,称取0.2 g,丙酮:无水乙醇=1:1的混合液为提取液,在暗处浸提24 h后,叶片变白,叶绿素全部溶解在提取液中,分光光度计在652nm下测定叶绿素OD值。 可溶性糖的测定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 ml刻度试管11支,从0-10分加编号,分别按表1加入溶液和水。然后按顺序向试管内加人1 ml 9%苯酚溶液,摇均,再从管液正面以5~20 S时间加入5 ml浓硫酸,比色液总体积为8 ml,在恒温下放置3O分钟,显色。然后以空白为对照,在485 nm波长下比色测定,以糖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准曲线方程。(2)可溶性糖的提取取新鲜植物叶片,擦净表面污物,剪碎混匀,称取0.1-0.3 g,共3份,分别放入3支刻度试管中,加入5-l0 ml蒸馏水,塑料薄膜封口,于沸水中提取3O分钟,提取液过滤入25 ml容量瓶中,反复冲洗,定容至刻度。(3)吸取0.5 g样品液于试管中,加蒸馏水1.5 ml,同制作标准曲线的步骤,求出可溶性糖的含量。 各试管中溶液和水的量 管号 0 1-2 3-4 5-6 7-8 9-10 1.100μg/L糖液 0 0.2 0.4 0.6 0.8 1.0 2.水/ml 2.0 1.8 1.6 1.4 1.2 1.0 3.可溶性糖量/μg 0 20 40 60 80 100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硫代巴比妥酸法。新鲜叶片剪碎,称取0.5 g,加入5% 的TCA5 ml,研磨后所得匀浆在3 000 r/rain下离心10 rain。取上清液2 ml,加0.67%TBA 2 ml,混合后在100 水浴上煮沸30 rain,冷却后再离心一次。以0.67%TBA溶液为空白,测定450、532、600 nm处的OD值。 植物激素(GA3、ABA、CK、IAA)分析测试方法:取0.1±0.005g植物样品,液氮中研磨。500μl甲醇4℃提取过夜。样品离心,上清液冷冻干燥。30μl10%的CH3CN溶解样品。样品溶液10μl于HPLC分析。植物激素外标法定量。标准植物激素购于sigma公司。分析方法见(阮晓,王强,等,2000年,植物生理学报.26(5),402-406)。
陈亚宁, 郝兴明
地下水埋深浅时,胡杨光合作用主要受大气CO2浓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叶温综合影响,但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大气CO2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成为限制胡杨光合作用的主因。这是因为低地下水埋深时,地下水供给较充分,叶片不受水分供应限制,当光合有效辐射强时,气温和叶温也相对较高,空气相对湿度小,此时光合和蒸腾都强烈,气孔主要通过提高气孔导度,即减小气孔阻力来适应强烈的蒸腾作用,同时空气中的CO2 也通过开放的气孔源源不断的进入细胞,和胞间的CO2一起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进而造成了空气中和胞间CO2浓度的下降,这即是在光合作用中常造成光合抑制的CO2供应限制。但当受到水分胁迫时,CO2的供应已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当光合有效辐射增强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增大,在CO2浓度供应还比较充分时,光合作用将因为光合作用所需的另一必须原料——水分的不足而减缓。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高低、水分生产力的强弱对于度量和筛选干旱区物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L I - 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使流量为400μmol/ s,并使叶温保持在26°C,利用CO2 注入系统使参比室CO2 浓度保持在360μmol/ mol 或720μmol/ mol,并利用6400 - 02B L ED 光源设定光合有效辐射( PAR) 为2000,1500,1200,1 000,500,300,50,0μmol/ (m2?s) 。每株胡杨分别以东、南、西、北方向中上部挑选健康、成熟叶片12 片,从8 :00 到20 :00,每隔2 h 用光合测定仪Li 6400 (Li 6400,LiCOR,Lincoln,NE,USA) 分别测定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Pn ) 、蒸腾速率( Tr ) 、气孔导度( gs ) 等气体交换参数, 同时测定大气CO2 浓度( Ca ) 、胞间CO2 浓度( Ci ) 、光合有效辐射( Pa r ) 、大气温度( T a ) 、叶面温度( Tl ) 、空气相对湿度( RH) 等参数,每一叶片3 次重复读数。水分利用效率( WUE) = Pn/ Tr , 气孔限制值( Ls )= 1 - Ci / Ca。
陈亚宁, 郝兴明
研究区位于天山北麓中段部分,西起新疆塔城 地区的乌苏市、东到昌吉州的木垒县,东西长约 500 km。天山北坡植被垂直带可分为高山座垫植被( >3400 m)、高山亚高山草甸带(3400~2700 m)、中山 森林带(2700~1720 m)、森林草原过渡带(1720~ 1300 m)、半荒漠带(1300~700 m)和典型荒漠带 ( <700 m) 。 选择天山北坡根据垂直植被带特点,选取不同海拔、不同植被带和不同沉积年代的5个沉积剖面进行研究。取得的5个中晚全新世剖面来计算孢粉复合分异度 指数,并尝试利用该指数来解释孢粉多样性,再结合 粒度、磁化率、烧失量等多项分析的数值整合来探讨 该区中晚全新世以来生物多样性变化和环境特征。 数据包括: 1.大西沟剖面孢粉粒数资料(8-110厘米共52层的孢粉粒数,3640±60aB.P-890±60aB.P) 2.小西沟剖面孢粉粒数资料(0-90厘米共38层的孢粉粒数,3240±60 aB.P) 3.桦树窝子剖面孢粉粒数资料(0-106厘米共52层的孢粉粒数,2170±185aB.P-450±155aB.P) 4.四厂湖剖面孢粉粒数资料(10-84厘米共19层的孢粉粒数,1000±50aB.P-665±65aB.P) 5.东道海子剖面B孢粉粒数资料(0-190厘米共64层的孢粉粒数,4500±310aB.P-305±130aB.P) 数据的详细说明请参考文献“新疆天山北坡地区中晚全新世古生物多样性特征”。
倪健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