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rine calcifying algae coccolithophores are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marine carbonate counter pump. The long-term change in coccolith size/mass that imprints the degree of coccolith calcification could have exerted impacts on the past carbon cycle and climate changes in the geological times. Here, we investigated coccolith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coccolith flux, and coccolith mass accumulation rate at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Site 1143 (113.285° E, 9.362° N, 2,772 m water depth) in the South China Sea over the past 2 Myr. The coccolith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are measured in the coccolith slides, including the data of coccolith length, coccolith area, and coccolith thickness. Coccolith thickness is calibrated by its brightness under a circular polarized microscope. Coccolith mass then can be calculated from coccolith area, thickness and calcite density. The coccolith flux data that reflect the coccolithophore productivity are determined by an absolute coccolith counting method in the coccolith slides. Thereafter, coccolith mass accumulation rate can be resolved by coccolith flux and coccolith mass. Our coccolith data confirm the idea that Earth eccentricity controlled coccolith size diversity and calcite export production in tropical oceans in the Pleistocene. In addition, we consider a possible origin of the long-term increase in coccolith size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oceanic alkalinity availability. As coccolithophores evolved simultaneously in global oceans, the increased coccolith calcification may have promoted global marine 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on production, especially for the interglacial stages. Therefore, the enhanced coccolith-based CCP may account for a stepwise increase in interglacial CO2 levels over the middle Pleistocene. High CO2 levels at the onset of the interglacial stages may reduce the glaciation rate, thereby prolonging an entire interglacial-glacial cycle after the middle Pleistocene.
Xiaobo JIN
本数据为柴达木盆地生物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相关数据,在新生代,波动的气候条件是如何影响区域湿度水平的,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这套数据主要是基于典型剖面的古生物、沉积地层、生物地球化学等研究手段,探讨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气候和生物响应。上传数据主要是通过对于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地层对比、古生物化石、生物标志物和碳酸盐氧同位素研究获取的数据。初步研究处理结果表明,数据质量较高。
袁峰
思茅盆地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南侧,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的三江构造域。在盆地内部保存了巨厚且连续的早新生代地层,因而是恢复该区域和高原东南侧的构造演化历史的理想材料。此前的研究开展了连续钻探任务,获取了连续且完整的勐野井组地层高分辨序列,并获得了361.86米岩芯。目前对250米长的小景谷岩芯的部分样品开展了磁化率、非磁滞剩磁与饱和等温剩磁的测量,获得了高、低频磁化率(χlf)、SIRM和ARM等重要磁性参数,将为今后开展勐野井组的古气候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颜茂都
曲靖盆地位于云南省东部,盆地整体呈南北走向,为狭长型的断陷盆地。盆地内部保存了巨厚且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小屯组、蔡家冲组以及茨营组。这些沉积物是用来探讨该地区早新生代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影响东南向逃逸和变形及印度季风形成演化历史的理想材料。此前的研究对盆地中心开展了连续钻探任务,共取得320.1米岩芯,首次获得了贯穿整个茨营组与蔡家冲组的沉积序列。目前,对320.1米长的蔡家冲岩芯部分样品开展了磁化率、非磁滞剩磁与饱和等温剩磁的测量,获得了高、低频磁化率(χlf)、SIRM和ARM等重要磁性参数,为今后开展多指标的古气候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颜茂都
2017年,利用重力采样器在青海湖均匀采集了27个表层沉积物,取顶部1cm为表层,取回实验室后冷冻干燥并研磨成粉末状。测试有机碳氮含量之前需要用1mol/L的盐酸搅拌反应10小时以上,使碳酸盐被完全去除,再烘干研磨,有机碳氮在元素分析仪上测试。总无机碳含量是将全岩粉末样品用红外光谱测试碳酸盐含量,再反算为总无机碳含量。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组成了湖泊的总碳含量,两者含量接近,表明青海湖无机碳埋藏和有机碳埋藏通量相当。
孟先强
2019年夏季利用抓斗采集了色林错纳木错地区纳木错、吴如错、格仁错、恰规错、达则错、塞布错、戈芒错、果忙错、巴木错、诺尔玛错、乃日平错、懂错、江错、达如错、越恰错湖泊表层沉积物,将湖泊沉积物带回实验室,并冷冻,之后放入冷冻干燥机冻干,将冻干样品利用玛瑙研钵研磨至粉末状,再利用XPert3 Powder型号的X射线衍射方法测试这些样品,基于HighScore Plus0软件分析获得每种主要矿物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以石笋、文石、方解石和伊利石为主。
孟先强
在暴露于地面的石头制品的密集区域中,布置了五个大小不同(约2×2.3 m)的四方体(T1-T5)。使用技术类型学对石材进行了收集和详细分析。此外,具有1.2的四方体选择×0.5 m的土壤并去除10 cm的表层土壤,以2 cm的间隔通过湿筛筛选这些10–50 cm的土壤样品,并对每层中发现的残留物进行计数,同时十个炉床测量并挖掘了(1-10号)裸露并散布在研究区域地面上的DJCN 3-2-2剖面。该剖面是从该站点东南约2 m处的当地沉积地层收集的。剖面约100厘米厚,根据沉积物的岩性和颜色,确定了两个主要的地层单元。在0至90厘米之间,地层由浅黄色黄土组成,在该处有两个埋藏的富含木炭的文化层。分别为24–28厘米和30–32厘米;而在d的较低层90-100厘米的深处是蓝灰色湖相沉积物。沿断面以2 cm的间隔收集了45个样品,分别用于测量颗粒大小,磁化率,花粉,木炭和真菌孢子;从田间的炉膛和烧过的土壤中,采集了三个木炭样品(DJCN 3-2-2 C1,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Beta Analytic公司进行的AMS14C测年收集了分别来自烧过的土壤(分别为5号和8号炉台)的DJCN 3-2-2 C2和DJCN 3-2-2 C3。 。通过使用Calib REV 7.0.2程序(Stuiver andReimer,1993)的IntCal 13校准曲线(Reimeret等,2013)将AMS14C日期进一步转换为日历年值。青海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光谱仪(ICP-MS)。未暴露的中间部分用于测量等效剂量(De)。我们还使用自动RisøTL / OSL-DA-20-C / Dreader获得了OSL测量值。实验室辐射使用90Sr / 90Y beta光源。样品制备包括分别用HCl(10%)和H2O2(30%)处理以去除有机物质和碳酸盐。通过湿筛分选择38至63 µm的颗粒,并用H2SiF6处理约2周。用水含量10±5%来计算年龄(Stauch等人,2012)。在青海师范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完成了粒度和磁化率的测定。粒度分析采用标准工艺,包括用HCl处理(10%)和H2O2(10%)分别去除碳酸盐和有机物质,以及用10 mL的10%(NaPO3)6处理分散剂并用超声波清洗机摇动以使颗粒充分分散(Lu and An,1997)。易感性是用英国Bartington生产的MS2双频磁化率仪进行分析。通过计算三个低频磁化率平均值与两个背景值的平均值之差获得低频磁化率值。对真菌孢子,木炭和花粉样品进行氢氟酸(HF)处理处理方法(Faegri和Iversen,1989; Moore等,1991)。将样品分别在10%HCl和10%KOH中煮沸以溶解钙质矿物质和腐殖质组分。然后将样品通过200 µm筛网过筛,并用40%HF处理以消解细小的二氧化硅。接下来,将样品过7 µm筛网以除去粘土大小的颗粒。最后,将样品储存并固定在甘油冻中。在400倍和1000倍的放大倍数下鉴定出花粉和真菌孢子。真菌孢子形态型的鉴定是基于与Van Geel(1978),Van Geel等人的描述和插图的比较。 (1989年,2003年,2011年),记录了每个样品的Van.300花粉和真菌孢子,并表示为总含量的百分比。花粉和真菌最初通过向样品中添加石蒜孢子片(27637±563孢子)来计算孢子浓度值,然后使用Tilia和Tilia-Graph软件制作图表(Grimm,2011年)。对木炭进行了计数,并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20–100 µm和> 100 µm。
候光良
我们于2017年6月在青海湖盆地野外调查时发现尖嘴遗址(36.95°N,99.61°E;海拔3350m),并在地表选取1m×1.5m的样方,进行了小面积试掘。在深约为130cm的剖面中发现较丰富的动物碎骨、炭屑、石器及陶片等文化遗物。根据其结构特征可将其大致分为4层:第1层(0~30cm),为现代表土层,发育有现代高寒草甸土壤;第2层(30~85cm),为灰黑色粉砂质粘土层,该层中夹杂着大量炭屑,出土有陶片、兽骨、石器等文化遗物,其中骨头多为被敲碎的碎块,部分疑似为骨器;陶器与骨头(部分)有明显的火烧痕迹,石器为打制石器,技术较为粗糙,其岩性与就近的出露基岩一致,说明为就地取材;第3层(85~130cm),为砂黄土,土质较为疏松,其底部发育一薄层(约2~3cm厚)的浅红色古土壤,属原生沉积地层,人类活动干扰小;第4层(130cm以下),为基岩,未见文化遗物。本研究在整理鉴定时,参照的标本主要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动物考古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现生和古代动物标本,参阅《中国脊椎动物化石手册》,《动物骨骼图谱》等骨骼图谱。在动物骨骼、炭屑等文化遗物鉴定和采集完毕后,分别从剖面地层的45cm、75cm、75cm和87cm这4处层位依次选取了骨头、炭屑、骨头和炭屑4个测年样品(分别是A45B、A75C、A75B和A87C,见表1),送至美国Beta实验室进行加速器质谱(Acceleratormassspectrometry)AMS14C年代测定,获得的14C年代应用CalibREV702年代校正软件中的IntCali13树轮校正曲线将其校正为日历年。
候光良
依据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从国内外已发表的文献中搜集高原地层孢粉序列,遴选可靠记录,以期探讨该区的人类活动信息。选取原则为:(1)孢粉序列时间需涵盖中晚全新世(6.0kaBP.以来);(2)具有较好年代控制,序列以日历年或14C年时间体系定量表达;(3)具有较高的分辨率;(4)序列地域分布需覆盖整个高原及其各分区。根据上述原则,选取了本区28条地层化石孢粉序列。年代校正:28条序列中有些为日历年有些为碳14测年,因此对其进行校正成日历年。数据获取:对序列进行定量化,读取序列的孢粉含量数值与对应年代,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优先选取拐点数据,序列分辨不足100年的时段,选取该时段平均的孢粉含量数据。从28条序列中共获取568条伴人孢粉记录。利用青藏高原28处地点的地层化石孢粉数据,提取计算并合成本区中晚全新世以来(6.0~2.0kaB.P.)的伴人孢粉记录。对从28处地层化石孢粉序列中提取的原始伴人孢粉记录,以序列为单位,运用离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目的在于消除不同孢粉类型间的量纲差异,相互间可以进行对比,经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化数值。然后计算每个分区每条记录的平均值,从而合成本区伴人孢粉记录,本文称其为伴人指数,其含义为指数愈高人类活动强度愈强,愈低则愈弱。
候光良
数据是根据已发表的甘青地区考古材料,统计了研究区内涵盖7个文化序列21处遗址点的发掘报告,其中甘肃遗址12处,青海遗址9处。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罐、钵、盆、壶、尊、瓮、豆、碗、盘、杯、鬲、瓶、缸及甑等多种器物的数量、高度及组合进行了梳理。针对部分遗址存在多种文化遗存的情况,本文采用文化期重复统计的方法,最终确定某一文化类型的器物数据。运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整理所得的器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绘制变化趋势图来分析和判读数据间的相互关系;此外,对某一器物在所属文化序列中的数量比例、组合两项内容进行了计算和归纳,以此确保三者间的交叉验证,进一步揭示其变化特征,展示其变化规律。文章主要探讨这四种常用器型的演变状况,并结合甘青地区及其周边的古气候环境记录、考古资料等,分析可能影响陶器演变的因素。
候光良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 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数据〔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科学数据镜像网站( http: / /www. gscloud. cn) 中的 90 m ×90 m 空间分辨率的 DEM 数据产品; 遗址数据主要基于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结果, 并结合相关省份文物地图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首先确定遗址的具体位置,经纬度不详的遗址结合谷歌卫星地图加以判读; 其次, 参考中国文物普查认定标准进行分类、确定年代( 剔除年代不详的点) , 少量跨年代遗址重复计算,最后按照考古学、历史学、年代学体系的特点, 将研究区遗址按文化类型和历史学的综合划分法统计。GIS 和 RS 等在聚落和区域考古研究的应用也渐趋成熟。利用 GIS 方法中最短路径模拟出青藏高原史前交通路线,利用核密度估计法根据输入的要素数据集计算整个区域的数据聚集状况, 从而产生一个连续的密度表面。能直观地表现研究对象的分布概率, 核密度值的大小代表遗址点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程度, 核密度估计值越大, 遗址点的分布密度越密。在通过平均最邻近指数测量每个要素的质心与其最近要素质心位置之间的距离, 计算所有最邻近距离的平均值, 并将其与假设随机分布中的平均距离进行比较,从 而判断研究要素是否为聚集分布。对属性在整个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 用于判断研究区域某一要素或现象在空间是否具有聚集特性存在本文采用全局Moran’s I 指数来测度青藏高原遗址点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
候光良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部,发育了厚层、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为我们研究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古高度、剥蚀与沉积历史以及古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伦坡拉盆地中部的连续湖相沉积的伦坡日剖面作为研究剖面。基于剖面底部已有火山灰锆石年龄以及顶部犀牛化石,我们用古地磁方法限定了伦坡日剖面年龄为~21.2-15 Ma。进一步,我们选择一些对环境变化的指标(如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等)建立了高分辨的磁学记录来探讨区域气候变化。其中,磁化率数据主要通过卡帕桥仪器测得,而饱和等温剩磁则是由小磁力旋转仪和脉冲磁力仪获得。 结果表明磁化率在深湖-半深湖阶段磁化率逐渐增大;而在浅湖阶段,磁化率降低。结合砂岩发育层位往往出现磁化率极大值以及饱和磁化强度未表现与磁化率相关的变化趋势,初步认为区域的碎屑供给可能影响了磁化率的变化。另外考虑到岩性,孢粉以及化石记录,认为暖湿的环境在此阶段盛行。
谭梦琪
本数据集由黄羊河a (Altitude: 2447 m, Depth: 3.20 m, 37°25′N 102°36′E)和黄羊河b (Altitude: 2454 m, Depth: 3.20 m, 37°25′N 102°36′E)两个沉积剖面样本分析数据组成。两者相隔1km,均位于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这里年降水量约为500mm,年平均气温约为2℃。这两个切片间隔2cm取样,每个切片得到160个样本,用于分析总有机碳、碳酸盐含量、颗粒大小等信息。该数据集对于古气候/古环境等方面研究具有意义。
李育
粘土矿物是母岩在特定气候下经一系列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产物,是用来重建区域古化学风化历史的常用指标。本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伦坡拉盆地的伦坡日剖面(21-15 Ma)的76个沉积物开展了系统的粘土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剖剖面伊蒙混层、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最常见的几种粘土矿物类型。在整个剖面中,伊蒙混层矿物和伊利石含量最多,总含量可占粘土总量的80-90%;而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相对较低,约占粘土矿物总量的10-20%。而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伦坡日剖面各类粘土矿物含量的变化相对稳定,从而揭示出区域的化学风化强度在该时段变化较小。
叶程程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海-陆相沉积物记录了大陆碰撞最前缘的构造变形和环境演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喜马拉雅山南缘的变形机制与环境演化,我们选取了尼泊尔西部晚白垩世至中始新世地层的三个出露良好的天然剖面并进行岩石磁学研究。目前,对120米厚的Palpa剖面的样品开展了磁化率(χlf)、非磁滞剩磁(ARM)与饱和等温剩磁(SIRM)的测量。同时,获得了细颗粒沉积物的等温剩磁(IRM)和磁滞回线,并得出饱和磁化强度(Ms)与饱和剩磁强度(Mrs)等重要磁性参数。
张伟林
尼泊尔西部低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发育的详细记录喜马拉雅山隆升历史及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态演化等信息的新生代沉积地层,为研究高原隆升动力学机制及气候环境效应提供了契机。根据在该地区近10条剖面的野外详细探勘考察,发现该区新生代典型地层主要由印度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的坦森群和喜马拉雅山前陆盆地沉积的西瓦里克群组成,其中坦森群厚度2000-3000m不等,自下而上的新生代地层包括了阿米莱组(Amile)、巴颜斯喀提组(Bhainskati)、杜姆里组(Dumri);西瓦利克群(Siwalik)可达4000m-6000m,主要由下、中和上西瓦里克组成。对其中出露较好的Butwal 剖面(309m,包括阿米莱组和巴颜斯喀提组上部地层)、Tulsipur 剖面(357m,包括阿米莱组顶部和巴颜斯喀提组地层)、Kalyan 剖面(1161m,包括巴颜斯喀提组上部和杜姆里组地层) 三个新生代地层典型剖面进行了1m间距的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学以及环境代用指标样品采集。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地层时代及当时的古环境信息,可以探讨高原南北季风和干旱事件是否耦合同步,对揭示它们与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和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张伟林
本数据为青藏高原东部甘孜XS黄土剖面的粒度数据集,整个剖面厚10米,按照2.5cm间隔进行了粒度分析,共获得粒度数据398组。实验分析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测量前通过双氧水和盐酸去除了样品中的有机质和碳酸盐,加入分散剂经超声波震荡后,利用Mastersizer 2000仪器进行粒度测量。该数据反应了该高原东部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黄土序列的粒径变化,对青藏高原东部古环境记录研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杨胜利
数据包含索尔库里盆地中-晚始新世850米天然剖面的79块样品的碳酸盐含量、无机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和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沉积物中的碳酸盐碳氧同位素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的水文和植被等信息,是目前古环境示踪研究应用的主要指标之一。沉积物样品经磨匀过筛后,由样品处理单元(碳酸盐装置)和MAT252同位素质谱联机的全自动在线系统完成碳氧同位素分析。样品的分析精度为:碳同位素优于±0.06‰,氧同位素优于±0.08‰。通过索尔库里剖面的碳、氧同位素数据分析,可以重建始新世以来干旱环境的演化历史,进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古气候效应。
孙继敏
以历史文献、20世纪60年代地形图和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居民点、灌渠等地物重建了黑河流域汉代到民国时期古绿洲分布范围和面积数据。 该数据以ArcGIS的shapefile格式提供,采用WGS 1984 UTM坐标系,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格网,中央经线99°E。数据类型为面状矢量,属性数据包括面积。
颉耀文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0931-4967287 poles@itpcas.ac.cn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