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科尔沁草原大清沟地区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75年),该图的具体信息如下: * 主编:朱震达 * 编辑:冯毓荪 * 制图:冯毓荪、姚发芬、王建华、赵燕华、李伟民 *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 出版社:暂无 * 比例尺:1:50000 * 出版时间:暂无 * 图例:沟谷密林(Gully Dense Forest)、疏林(Sparse Woods)、灌木林(Brush)、人工林(Artificial Woodland)、苗圃和果园(Nursery and Vegetable Garden)、草地(Grass Land)、旱作农田(Dry Farmland)、撂荒地(Rejected Farmland)、沼泽地(Marsh Land)、流动沙丘(Shifting Snad-Dunes)、半流动沙丘(Semi-Shifting Sand-Dunes)、半固定沙丘(Semi-Fixed Sand-Dunes)、固定沙丘(Fixed Sand-Dunes)、水域(Water Area)、稻田(Rice)、居民地(Residential)、公路(Highway) 1、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科尔沁草原大清沟地区沙漠化图,河流,沼泽,道路,湖泊,居民地 2、数据沙漠化属性字段: 沙化程度(Type),沙地形态类(Shapes),草地(Grassland),林地(Woodland),林地疏密度(W_density),耕地(Farmland) 3、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科尔沁草原大清沟地区沙漠化发展程度图(1958年),该图的具体信息如下: * 主编:朱震达 * 编辑:冯毓荪 * 制图:冯毓荪、姚发芬、王建华、赵燕华、李伟民 *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 出版社:暂无 * 比例尺:1:50000 * 出版时间:暂无 * 图例:沟谷密林(Gully Dense Forest)、疏林(Sparse Woods)、灌木林(Brush)、人工林(Artificial Woodland)、苗圃和果园(Nursery and Vegetable Garden)、草地(Grass Land)、旱作农田(Dry Farmland)、撂荒地(Rejected Farmland)、沼泽地(Marsh Land)、流动沙丘(Shifting Snad-Dunes)、半流动沙丘(Semi-Shifting Sand-Dunes)、半固定沙丘(Semi-Fixed Sand-Dunes)、固定沙丘(Fixed Sand-Dunes)、水域(Water Area)、稻田(Rice)、居民地(Residential)、公路(Highway) 1、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以下图层: 科尔沁草原大清沟地区沙漠化图,河流,沼泽,道路,湖泊,居民地 2、数据沙漠化属性字段: 沙化程度(Type),沙地形态类(Shapes),草地(Grassland),林地(Woodland),林地疏密度(W_density),耕地(Farmland) 3、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该数据数字化自图纸的《银川土地利用现状图》,本图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甘青宁类型区系列图之一,信息如下: * 主编:王一谋 * 副主编:冯毓荪、游先祥、申元村 * 编委:王贤、王镜泉、丘明新、全志杰、牟新待、曲春宁、姚发芬、钱天久、黄自治、梅成瑞、韩熙春、李裕久、胡双熙 * 责任编辑:黄美华 * 编稿:冯毓荪、姚发芬 * 编绘:姚发芬、李振山、王熙章、朱澈、马滨、杨萍 * 编辑:冯毓荪、王一谋 * 清绘:王建华、姚发芬、马滨、李振山 * 制图单位: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室编制 *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 比例尺:1:500000 * 出版时间: 暂无 2、文件格式与命名 数据均以ESRI Shapefile格式储存,包括一下图层: 沙漠化类型图(desert)、银川土地利用图(landuse)、铁路(railway)、面状居民地(resident_poly)、点状居民地(resindential)、河流(River)、公路(Road)、面状水域(Water_poly) 3、数据字段及属性 类型编号 土地资源类(land_type) 沙漠形态类(shape) 11 水田 Paddy 111 水稻田 Paddy field 12 水浇地 Irrigated field 131 平旱地 Plain non-irrigated field 132 沟旱地 Valley non-irrigate field 133 坡旱地 Slope non-irrigated field 134 台旱地 Terrace non-irrigat field 14 菜地 Vegetable plot 15 弃耕地 Abandoned farmland 21 果园 Orchard 31 有林地 Woodland......... 具体属性内容参考数据文档 2、投影信息: Angular Unit: Degree (0.017453292519943295) Prime Meridian: Greenwich (0.000000000000000000) Datum: D_Beijing_1954 Spheroid: Krasovsky_1940 Semimajor Axis: 6378245.000000000000000000 Semiminor Axis: 6356863.018773047300000000 Inverse Flattening: 298.300000000000010000
数据集覆盖中国西部地区,六七十年代,MSS遥感影像 数据集属性: Pixel Size:60m Reflective bands 4-7 (Landsat 1-3) and Bands 1-4 (Landsat 4-5) Output Format:GeoTIFF Resampling method:cubic convolution (CC) Map Projection:UTM – WGS 84 Polar Stereographic for the continent of Antarctica. Image Orientation:Map (North Up) 数据来源部分下载自http://eros.usgs.gov/,部分收集自各个项目。 数据文件夹命名为影像所在的行列号,文件夹内包括MSS4个波段的影像(*.tif),头文件(*.met,*.hdr)和缩略图(jpg)。影像文件命名格式为行列号_TM影像标志(2m),影像获取时间_波段号。 主要应用于有关农、林、水、土、地质、地理、测绘、区域规划、环境监测等专题分析和编制不同比例尺专题图等。
本数据集覆盖中国西部,为八十年代左右,TM遥感影像 数据属性: Pixel Size:30-meter reflective: Bands 1-5 and 7 60-meter thermal: Band 6 Output Format:GeoTIFF Resampling method:cubic convolution (CC) Map Projection:UTM – WGS 84 Polar Stereographic for the continent of Antarctica. Image Orientation:Map (North Up) 数据部分下载自USGShttp://eros.usgs.gov/网站,部分从各个项目收集而来。 数据文件夹命名为影像所在的行列号,文件夹内包括TM7个波段的影像(*.tif),头文件(*.met,*.hdr)和缩略图(jpg)。影像文件命名格式为行列号_TM影像标志(5t),影像获取时间_波段号。
中国冰冻圈是指中国范围内,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冻结部分。中国冰冻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是对中国冰冻圈资源与环境数据进行管理与分析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建立中国冰冻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一方面是满足地球系统科学的需要,为研制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冻土、冰川以及雪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模型提供参数与验证数据;另一方面系统整理和抢救宝贵的冰冻圈数据,为其提供一个科学、高效、安全的管理与分析工具。 中国冰冻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包含三个不同空间的基础数据库。乌鲁木齐河流域基础数据库是研究区之一,范围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东经86—89°,北纬42—45°之间,主要包含以下数据: 1、冰冻圈数据。包括: 一号冰川、二号冰川分布; 2、自然环境与资源。包括: 水文:水资源利用现状图;地表水; 地表特性: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土地资源评价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3、社会经济资源: 人类作用变化图; 详情请查看数据中的文档“中国冰冻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设计.doc”、“中国冰冻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字典.DOC”。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联系方式
友情链接
帮助信息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