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2015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流域河水和地下水DOC、DIC值。采样频率两周一次。 二、采样地点: (1)河水采样点有两个。 河水取样点一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出口水文断面处,经纬度为99°52′47.7″E,38°16′11″N。 河水取样点二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Ⅱ号区出口,经纬度为99°52′58.40″E, 38°14′36.85″N。 (2)地下水分泉水和井水取样点。 泉水取样点位置为流域出口东侧20m处,经纬度99°52′50.9″E, 38°16′11.44″N。 井水取样点位置东西支沟交汇处附近,经纬度99°52′45.38″E, 38°15′21.27″N。 三、测试方法: 样品DOC、DIC值是利用OIAurora 1030W TOC 仪器测试,检测范围:2ppb C-30,000ppm C。
2017-01-21
一、数据描述 葫芦沟土壤温度监测深度分布为20cm、50cm、100cm、200cm、300cm。地下水温度监测深度为10m。观测频率为1小时/次。观测数据时间范围为2016年5月17日~2016年9月18日。 二、采样地点 葫芦沟小流域土壤温度监测点设置在流域三角洲中部,其地理坐标为99°52′45.38″E, 38°15′21.27″N。
2017-01-20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2015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降水、河水和地下水δ2H、δ18O,采样频率2周/次。 二、采样地点 (1)降水采样点位于中科院寒区与旱区研究所生态水文站内,经纬度为99°53′06.66″E, 38°16′18.35″N; (2)河水取样点一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出口流量堰处,经纬度为99°52′47.7″E,38°16′11″N。河水取样点二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Ⅱ号区出口,经纬度为99°52′58.40″E, 38°14′36.85″N。 (3)地下水分泉水和井水取样点。泉水取样点位置位于流域出口东侧20m处,经纬度99°52′50.9″E, 38°16′11.44″N; 井水取样点位于东西支沟交汇处附近,经纬度99°52′45.38″E, 38°15′21.27″N。 三、测试方法 样品δ2H、δ18O值是利用PICARRO L2130-i超高精度液体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测定,其结果用相对于国际标准物质V-SMOW的测试精度分别δ值表示,测定精度分别0.038‰、0.011‰。
2017-01-20
选取土壤表层深度0-20cm土壤机械组成数据,选择最优的土壤成分数据空间预测制图方法,制作土壤质地(粒径组成)空间分布数据产品。土壤粒级划分标准使用美国制分类法。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寒区旱区数据中心,以及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黑河流域上游植被及其环境要素空间插值与动态模拟分析/批准号91325204)集成的土壤采样数据。
2017-01-19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2015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流域河水和地下水阴阳离子样品,进行测试分析。采样频率两周一次。 二、采样地点: (1)河水采样点有两个,河水取样点一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出口流量堰处,经纬度为99°52′47.7″E,38°16′11″N。河水取样点二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Ⅱ号区出口,经纬度为99°52′58.40″E, 38°14′36.85″N。 (2)地下水分泉水和井水取样点,泉水取样点位置为流域出口东侧20m处,经纬度99°52′50.9″E, 38°16′11.44″N。井水取样点位置东西支沟交汇处附近,经纬度99°52′45.38″E, 38°15′21.27″N。 三、测试方法: 样品阳离子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测试,测试精度为0.05mg/L ,阴离子是采用离子色谱仪(ICS1100)进行测试,测试精度为0.002mg/L 。
2017-01-18
从沙冬青叶片中中克隆了一个典型Shaker型钾离子吸收通道基因AmKAT1。 对AmKAT1的电生理研究表明AmKAT1是一个受钾离子浓度调控K+吸收通道,该系统在细胞外钾离子浓度较高(10 mmol/L以上)时,方能行使向保卫细胞中输入K+的功能。这一与众不同的特征对沙冬青这样的旱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在细胞外低浓度钾离子条件下(无论钠离子浓度多高),AmKAT1难于开放,钾离子不能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就不会吸水膨胀,气孔也就难于打开,这样减少了沙冬青体内水分的蒸腾散失,增强了沙冬青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细胞外钾离子调控AmKAT1活性的机制,发现AmKAT1中至少两个位点参与钾离子的感应,现在已经确定一个位点位于通道孔区域。 此外,我们还克隆得到一个保卫细胞外向型K+通道AmGORK和慢阴离子通道AmSLAC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mGORK主要在地上部表达,其转录水平不同程度地受到PEG模拟水分胁迫、ABA、NaCl及渗透胁迫处理等的影响。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异源系统中的电生理研究表明,蒙古沙冬青保卫细胞的AmGORK通道在膜电位去极化时能够介导K+的高效外排;该通道的激活具备典型电压依赖性和钾离子浓度依赖性,且受到钾离子通道抑制剂TEA和Ba2+的抑制;此外,AmGORK的活性受细胞外pH,而不受细胞外钙浓度的调控。这些结果表明,虽然蒙古沙冬青是一起源于数百万年前的耐干旱古老豆科灌木,其在K+主导的气孔关闭机制方面,与现有普通模式植物拟南芥高度相似。这些结果为初步揭示GORK类气孔调控通道在不同物种间及长期进化过程中的功能保守性,提供了证据。
2017-01-17
使用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制作土壤表层pH空间分布数据产品。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于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黑河流域土壤数据集成与土壤信息产品生成,91325301)集成的土壤剖面数据。
2017-01-12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2日至11月22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的降水比对观测数据。降水比对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上头闸村即通量观测矩阵的1号点。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53'36.06",E100°21'28.92",海拔1559米。数据说明包括以下部分: 降水量分别采用5种不同高度、不同类型雨量计观测,观测频率1d。数据涵盖时间段6月12日至11月24日,单位(cm); 雨量计分别为:1、地面防溅雨量计(0.0米,称重式自计雨量计);2、人工标准雨量计(0.7米,人工观测);3、虹吸式自己雨量计(1.0米,纸质自动记录);4、称重式雨量计(1.5米,带防风隔栅自动记录);5、翻斗式雨量计(1.5米,自动记录)。 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多尺度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6),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7-01-08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7日至11月24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8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河桥,河道宽度210米。河床为泥沙,断面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9°23'22.93",N 99°49'37.29",海拔1347米。数据说明包括以下两部分: 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数据涵盖时间段6月17日至11月24日,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 流量观测:通过最新技术手段ADCP监测流量,获取精确的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单位(m3 s-1); 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多尺度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6),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7-01-05
选取土壤表层深度0-20cm土壤机械组成数据,选择最优的土壤成分数据空间预测制图方法,制作土壤质地(粒径组成)空间分布数据产品。土壤粒级划分标准使用美国制分类法。本数据集的源数据来源寒旱区数据中心,祁连山天老池流域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机械组成数据集土壤采样剖面数据。
2016-12-27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