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数据集包含总悬浮颗粒物吸收ap;藻类颗粒物吸收aph;非色素颗粒物吸收ad。总悬浮颗粒物吸收数据即为有机与无机颗粒物吸收之和。颗粒物吸收的测定均采用积分球,采用投射与反射法结合计算而得,测量范围为350-800 nm,已经换算所得的吸收值。点位数据包括英文代码、中文具体对应湖泊名称、经纬度数据。以上数据经科研人员反复核验,真实有效,可用性强。可直接与湖泊水色遥感反演结合,作为反演建模与验证数据集,用以推算西藏湖泊水质的长期演变规律。
周永强
2017年,利用重力采样器在青海湖均匀采集了27个表层沉积物,取顶部1cm为表层,取回实验室后冷冻干燥并研磨成粉末状。测试有机碳氮含量之前需要用1mol/L的盐酸搅拌反应10小时以上,使碳酸盐被完全去除,再烘干研磨,有机碳氮在元素分析仪上测试。总无机碳含量是将全岩粉末样品用红外光谱测试碳酸盐含量,再反算为总无机碳含量。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组成了湖泊的总碳含量,两者含量接近,表明青海湖无机碳埋藏和有机碳埋藏通量相当。
孟先强
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随后的构造演化过程被认为是新生代印度-亚洲碰撞之前青藏高原的最重要的事件。针对这一科学问题,通过对羌塘地体安多地区的晚白垩世花岗岩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对处布日花岗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分析,主微量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分析。两个样品的锆石U-Pb结果显示形成时代为73-74 Ma。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浆岩具有高的SiO2,K2O,Na2O,Al2O3和全碱含量,属于高钾钙碱性的花岗岩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图和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图显示岩浆岩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的富集,以及明显的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和高场强元素的亏损特征。通过对岩石学、岩相学以及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处布日岩浆岩的岩石成因为幔源岩浆和下地壳来源的熔体的不同程度混合熔体,然后经历了明显的钾长石、斜长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过程。处布日岩浆岩的产生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后的岩石圈的拆沉有关
贺海洋
本数据包含海南岛变沉积岩碎屑锆石Hf同位素数据,2017年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仪器为Neptune Plus MC-ICP-MS和RESOlution M-50 激光剥蚀系统。激光参数斑束45 μm,重复率8 Hz,能量80 mJ。He作为载气并加入少量氮气以提高样品信号。Penglai锆石作为标样用于测试中,其176Hf/177Hf为0.2828906 ± 10 (2σ, Li 等, 2010b)。分析点与U-Pb定年分析点为同一位置或者同一颗锆石的附近位置。具体分析方法见Wu 等, (2006a)。
邹少浩
南羌塘地体晚中生代岩浆弧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长期俯冲以及随后的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有关,然而从大洋岩石圈俯冲到陆陆碰撞的地质演化过程并不清楚。针对这一科学问题,通过对南羌塘地体木地姜雅地区的火山岩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青藏高原中部双湖县木地姜雅地区的两组火山岩的锆石U-Pb年代数据显示去申拉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114 Ma,阿布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76-75 Ma。(2)去申拉组火山岩原始岩浆可能来源于被地壳物质混染的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与向北俯冲的的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的板片回转有关。(3)阿布山组火山岩原始岩浆可能为地壳熔体和软流圈地幔的混合熔体,与拉萨-羌塘碰撞区域的岩石圈拆沉有关。
贺海洋, 李亚林
南岭地区湘南-赣南-粤北-闽西南近东西向的岩浆岩活动带在年龄、成因、动力学背景等方面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以福建西南部永定地区的大坪辉长岩脉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及镜下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其开展了斜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含量以及Sr-Nd同位素比值的测试工作,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数据由ICP-MS分析获得。全岩主微元素数据由XRF分析获得, Sr-Nd同位素组成由MC-ICP-MS分析获得。获得同位素年龄为184.0±6.5Ma,表明岩浆活动为早侏罗世。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高碱高钾的特点,无Nb,Ta的正异常,(87Sr/86Sr)i初始值变化在0.7080~0.7090之间,εNd(t)值在-3.6~-3.0之间,显示辉长岩脉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未经历过壳源物质的AFC作用。该地区同时发育有双峰式火山岩及A型花岗岩,表明在早侏罗世包括永定在内的该岩浆带处于拉张的动力学背景,软流圈上涌,加热EMII型富集岩石圈地幔,分别形成了藩坑组玄武岩和永定大坪辉长岩脉。 以上数据已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数据真实可靠。
王锦荣
近年来,稀有金属因其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而备受国内外关注。铌和钽作为重要的稀有资源,在我国华南地区有着多期次、多类型的成矿事件。2020-2021年间选取最近在福建永定大坪发现的特大型花岗斑岩型钽铌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ICP-MS对钽铌矿物进行U-Pb年代学研究。钽铌矿物U-Pb同位素测年数据由LA-ICP-MS分析获得,钽铌矿物主量元素由EMPA分析获得。从而为确定该矿床的成矿年龄和类型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大坪钽铌矿的成矿年龄为183 Ma左右,该年龄与成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华南地区存在早侏罗世花岗斑岩型钽铌成矿事件。此外,大坪早侏罗世花岗斑岩型钽铌矿在成矿时间和类型上是对华南钽铌成矿研究的重要补充,同时为华南未来的钽铌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锦荣
本数据为广东阳春盆地鹦鹉岭矿床花岗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数据,以及锆石原位U-Pb同位素定年、Hf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数据,以及锡石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数据。全岩样品为采自鹦鹉岭矿床的花岗岩,包括钾长石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锆石单矿物选自钾长石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锡石选自风化的含矿花岗岩。全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分别由XRF、ICP-MS分析获得,F含量由离子电极分析获得,Cl含量由离子色谱分析获得,Sr-Nd同位素组成由MC-ICP-MS分析获得。锆石原位U-Pb年龄、微量元素数据及锡石的U-Pb年龄数据均由LA-ICP-MS分析获得。锆石原位Hf同位素组成由LA-MC-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高级别SCI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讨论鹦鹉岭岩体的岩石成因及花岗岩岩浆作用与钨锡成矿作用的关系。
张丽鹏
最近的研究表明,俯冲的富钙碳酸盐可以溶解在板块来源的流体中,并向上迁移进入浅部地幔楔(75-120 km),而富镁碳酸盐可以进入更深处(即地幔过渡带,~410 km),并发生熔化进入对流的上地幔。然而,富镁碳酸盐岩是否能进入俯冲带流体中并进入深部地幔楔(>120km)中仍然未知,如果这是真的,将对示踪深部碳的循环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大别造山带毛屋超镁铁质岩体(古老地幔楔片)中石榴单斜辉石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Mg和O)和放射成因同位素(锆石U-Pb)的综合研究。全岩和矿物微量元素特征以及锆石U-Pb年龄结果揭示了毛屋石榴单斜辉石岩是受到俯冲的含金红石榴辉岩相古特提斯洋壳的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或超临界流体交代的产物。随后,该交代地幔楔在华南和华北地块之间的三叠纪碰撞期间发生了俯冲超高压变质作用。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以及全岩和交代锆石中高的Th/U比值,缺少振荡分带,可以推测在峰值变质温度-压力条件下(5.3-6.3gpa和~800°C)大洋俯冲板片来源的交代介质是超临界流体而不是熔体(160~190公里)。丰富的碳酸盐矿物包裹体(包括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镁矿)和交代锆石高的δ18OVSMOW值(高达12.2‰),表明超临界流体溶解了大量的沉积碳酸盐岩。此外,全岩具有明显低于正常地幔值(-0.25±0.07‰)的δ26Mg值(-0.99‰-0.65‰),意味着溶解碳酸盐不仅含有方解石,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白云石(约占交代超临界流体的1-10 wt.%)。因此,俯冲板块来源的超临界流体中溶解的富镁碳酸盐可以有效地改变深部地幔楔的镁同位素组成。我们的研究是对板块俯冲过程中碳酸盐行为的理解有着重要意义。
沈骥
数据包含尖晶石和熔体的微量元素分析,尖晶石分配系数,橄榄石和石榴石的微量元素分析及其分配系数等,数据来自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可以更好的理解微量元素在硅酸盐熔体和尖晶石之间的分配。合成的大颗粒镁铝尖晶石与大面积熔体共存体系,进而利用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等分析手段,精确获得了尖晶石与共存熔体中微量元素含量数据,从而约束了这些微量元素高温高压条件下在尖晶石与硅酸岩熔体之间的分配行为,可以反推矿物形成的温压条件等关键信息。
刘丽萍
羌塘地体保存了青藏高原中生代以来生长发育的重要记录,但对其变形和冷却历史仍知之甚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中羌塘地体东段的鄂斯玛地区进行了地质填图,并对该地区的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段在120~110 Ma和55~38 Ma期间经历了构造变形和快速冷却。结合前人对西段变形和冷却历史的研究,重建了中羌塘地体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来的早期时空地质演化。西段150~130 Ma的构造变形和冷却与班公湖-怒江大洋板块向北的平板俯冲有关。东段(120~110 Ma)和西段(110~70 Ma)的构造变形和冷却受拉萨-羌塘斜向会聚的控制。东段和西段55~38 Ma的构造变形和冷却与印度欧亚碰撞导致羌塘地体向北俯冲有关。
毕文军, 韩中鹏, 李亚林
数据包含配制的不同摩尔浓度(0.5 ~ 5.5 mol/L)的标准离子蒸馏水和K2CO3水溶液,测定了K2CO3浓度,采集了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并探讨了K2CO3摩尔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P-T条件下的光谱特征。 结果证实了O-H拉曼拉伸模式可以作为测定碳酸盐岩浓度的内标,尽管有一些显著的差异,不同实验室建立的相对拉曼强度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C-O对称拉伸模式和O-H对称拉伸模式。本研究建立了此类的第一次校准,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马云璐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寒旱区科学观测网络敦煌站气象要素梯度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甘肃敦煌西湖,下垫面是湿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93.709E,40.348N,海拔993m。二维超声风速/风向传感器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分别架设在4m、8m处,朝向正北;气压计安装在1m采集箱内;翻斗式雨量计安装在塔4m处;红外温度计安装在4m处,朝向正南,探头朝向垂直向下;土壤热通量板(自校正式)(2块)依次埋设在塔南侧植被下5cm和10cm处;土壤温/湿/电导率传感器和土壤水势传感器埋设在塔南侧植被下5cm和20cm处;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日照时数传感器以及四分量辐射仪安装在4m处,朝向正南。 观测项目有:风速(WS_4m、WS_8m)(单位:米/秒)、风向(WD_4m、WD_8m)(单位:度)、空气温湿度(Ta_4m、Ta_8m和RH_2m、RH_4m、RH_8m)(单位:摄氏度、百分比)、气压(Press)(单位:百帕)、降水量(Rain)(单位:毫米)、四分量辐射(DR、UR、DLR_Cor、ULR_Cor、Rn)(单位:瓦/平方米)、地表辐射温度(IRT)(单位:摄氏度)、土壤热通量(Gs_5cm、Gs_10cm)(单位:瓦/平方米)、土壤水分(Ms_5cm、Ms_20cm)(单位:百分比)、土壤温度(Ts_5cm、Ts_20cm)(单位:摄氏度)、土壤水势(SWP_5cm,SWP_20cm)(单位:千帕)、土壤电导率(EC_5cm,EC_20cm)(单位:微西门子/厘米)光合有效辐射(PAR)(单位:微摩尔/平方米秒)、日照时数(Sun_time)(单位:小时)。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缺失或异常数据以-6999表示;(2)剔除有重复记录的时刻;(3)删除了明显超出物理意义或超出仪器量程的数据;(4)数据中以红字标示的部分为有疑问的数据;(5)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并且日期、时间在同一列。
赵长明, 张仁懿
本数据集包含了青藏高原两湖地区恰规错、懂错、越恰错、格仁错、错那、诺尔玛错、达则错、赛布错、巴木错、戈芒错、乃日平错、蓬错、达如错、木地达拉玉错、错鄂、江错、果忙错和张乃措等18个湖泊表层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数据。具体包括Al,Ba,Be,Ca,Fe,K,Mg,Mn,Na,P,Sr,Ti,V,Zn,Cr,Co,Ni,Cu,As,Mo,Cd,Sb,Tl,Pb, TOC和TN数据。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ICP-AES,ICP-MS和元素分析仪完成,重复测量标准差在5%以内。该数据集反映了两湖地区沉积物的化学性质,可以用于湖泊沉积物-湖水盐度定量重建转换方程的建立,评估湖泊生态风险与识别人类活动的影响。
孙伟伟
该数据集包含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兰州大学寒旱区科学观测网络大野口站气象要素梯度观测系统数据。站点位于甘肃张掖大野口排露沟,下垫面是林缘草地。观测点的经纬度是100.286E,38.556N,海拔2703m。二维超声风速/风向传感器和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分别架设在8m处;气压计安装在1.5m采集箱内;翻斗式雨量计安装在塔2m处;红外温度计安装在2m处,朝向正南,探头朝向垂直向下;土壤热通量板(自校正式)埋设在塔南侧植被下5cm处;土壤温/湿/电导率传感器和土壤水势传感器埋设在塔南侧植被下5cm处;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日照时数传感器以及四分量辐射仪安装在2m处,朝向正南。 观测项目有:风速(WS_8m)(单位:米/秒)、风向(WD_8m)(单位:度)、空气温湿度(Ta_8m和RH_8m)(单位:摄氏度、百分比)、气压(Press)(单位:百帕)、降水量(Rain)(单位:毫米)、四分量辐射(DR、UR、DLR_Cor、ULR_Cor、Rn)(单位:瓦/平方米)、地表辐射温度(IRT)(单位:摄氏度)、土壤热通量(Gs_5cm)(单位:瓦/平方米)、土壤水分(Ms_5cm)(单位:百分比)、土壤温度(Ts_5cm)(单位:摄氏度) 、土壤水势(SWP_5cm)(单位:千帕)、土壤电导率(EC_5cm)(单位:微西门子/厘米)光合有效辐射(PAR)(单位:微摩尔/平方米秒)、日照时数(Sun_time)(单位:小时)。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控制:(1)确保每天144个数据(每10min),缺失和异常数据以-6999代替;(2)剔除有重复记录的时刻;(3)删除了明显超出物理意义或超出仪器量程的数据;(4)数据中以红字标示的部分为有疑问的数据;(5)日期和时间的格式统一,并且日期、时间在同一列。
赵长明, 张仁懿
本数据包含了2019年度,在色林错和纳木错周遭地区,共21个湖泊的底栖动物数据,采样主要在沿岸带使用底拖网和深水区使用Ekman采集器,将两种途径获取的材料整合之后,给出了各个湖泊底栖动物数据相对丰度,主要湖泊底栖种类分别为湖沼钩虾、水龟虫和摇蚊幼虫,但是螺类以及介形类出现频率较低,可能与采样点设置有关。该数据进一步将不同类型的底栖划分为21个分类单元,提高了识别精度和认知范围,将为高原湖泊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评估提供参考。
唐红渠
XRF和ICP-MS方法分析全岩地球化学组成、TIMS全岩Nd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松辽盆地亚碱性中-基性火山岩与I型流纹岩属于同一岩浆系列,其在整个盆地断陷演化过程中皆广泛发育;随着岩石圈减薄和盆地伸展程度加剧,中-基性火山岩表现出碱性OIB型特征,并与A型流纹岩组成典型的双峰式组合。松辽盆地火山岩组合的演化特点与北美盆岭省新生代火山岩组成类似,反映了地幔源区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到软流圈地幔的逐渐转变,这一过程与伸展背景下盆地演化以及岩石圈减薄等密切相关。数据源自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2016YFC0600404)。
陈福坤
LA-ICP-MS锆石定年分析、XRF和 ICP-MS方法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TIMS方法获得的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济南辉长岩LILE(如:Sr 、Ba和K)和LREE富集,HFSE亏损,无明显的Eu异常。Sr-Nd-Pb同位素分析表明济南辉长岩源自富集的岩石圈地幔(EM1型),可能是碳酸岩流体长期交代岩石圈地幔的结果。La/Sm-La具有弱相关性暗示济南辉长岩是EM1型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锆石U-Pb年龄127.8 ±2.8 Ma是济南辉长岩所有矿物完成结晶的年龄。数据源自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2016YFC0600404)。
陈福坤
LA-ICP-MS锆石定年分析、XRF和 ICP-MS方法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TIMS方法获得的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胶北地区玲珑金矿区和苏鲁造山带昆嵛山-文登地区中-基性脉岩主要由辉绿岩和闪长岩构成,SiO2含量变化较大,从45.5~60.7 wt.%, 锆石U-Pb年龄~108-118 Ma。这些中-基性脉岩具有高钾钙碱性和钾玄质特征,高MgO和Mg#,Cr和Ni含量。在胶北地区,中-基性脉岩主要有辉绿岩、煌斑岩和闪长岩,SiO2含量整体上略低于苏鲁造山带出露的中-基性岩脉,而MgO含量相对较高。这些中-基性脉岩都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富集LILE和LREE和Pb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和 Ta。两个地区的中-基性岩脉都具有富集型的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但相比于苏鲁造山带,胶北地区的基性岩具有更富集的Sr-Nd-Pb特征。数据源自科研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燕山期重大地质事件的深部过程与资源效应”(2016YFC0600404)。
陈福坤
本数据为广东阳春盆地石菉铜钼矿床埃达克岩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数据,以及锆石U-Pb同位素定年、Hf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数据,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数据。全岩样品为采自石菉矿床的酸性侵入岩,包括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锆石单矿物选自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辉钼矿选自含金属成矿的石英脉和矽卡岩中的辉钼矿脉。全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分别由XRF、ICP-MS分析获得,F含量由离子电极分析获得,Cl含量由离子色谱分析获得。锆石原位U-Pb年龄及微量元素数据均由LA-ICP-MS分析获得,原位Hf同位素组成由LA-MC-ICP-MS分析获得。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组成由ICP-MS分析获得。以上数据已发表于期刊Acta Geochimica,数据真实可靠。通过获得的数据可以约束石菉侵入岩和矿床的形成时间及地球化学特征。
张丽鹏
联系方式
关注我们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 2018-2020 陇ICP备05000491号 |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845号
数据中心技术支持: 数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