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湖泊流域环境因子数据集发布

[2022-11-16]   作者: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刘军志教授研究团队   来源 :  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刘军志教授研究团队

近期,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http://data.tpdc.ac.cn)作为科研论文关联数据仓储发布共享了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刘军志教授研究团队的“青藏高原湖泊流域属性数据集(v1.0)(1979-2018)”(http://dx.doi.org/10.11888/Terre.tpdc.272026),用户可开放获取。其关联论文“A dataset of lake-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Tibetan Plateau”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IF:11.815)上发表。

湖泊汇集上游流域的径流及其携带的泥沙和营养物质,是流域中物质迁移的重要“归宿”,因此湖泊水体和沉积物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受湖泊流域的属性(如湖泊上游的气候、地形和植被条件)影响。青藏高原湖泊分布广泛(图1),湖泊总面积超过50000km2,占中国湖泊总面积一半以上。现有湖泊数据产品多侧重湖泊本身的面积和水位变化,缺乏对湖泊流域环境因子(如上游汇水区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情况)的刻画,限制了湖泊与流域关系的相关研究。

针对该问题,刘军志等(2022)根据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青藏高原上1525个湖泊(面积从0.2到4503平方公里)的流域范围,计算了湖泊水体、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地质和人类活动等6方面的721个属性。该数据集将湖泊流域分为两种类型(图2):湖泊上游完整流域(根据流向关系获得的完整的湖泊上游汇水区)和湖泊本地流域(湖泊的完整流域除去上游湖泊的流域范围)。提取本地流域主要是考虑到面积较大的湖泊会拦截其上游的径流及其携带的物质,这部分湖泊的流域环境因子对下游湖泊的影响较弱。除多年平均属性外,还提取了气候变量的日时间序列,可用于驱动总水文模型或机器学习模拟水文过程。这是首套青藏高原湖泊流域环境因子数据集(图3和图4为例),可为青藏高原湖泊(特别是缺资料湖泊)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图1 青藏高原湖泊空间分布

图2 本地流域(黑色点状区域)和完整流域(绿色区域)示意图

图3 青藏高原湖泊本地流域平均高程(a)、起伏度(b)、坡度(%)(c)和湖泊流域面积比(d)

图4 青藏高原湖泊本地流域人为活动因子的空间分布图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19YFC1509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2171132和41930102)、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批准号:2019QZKK0503)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信息: Liu, J.Z., Fang, P.C., Que, Y.F., Zhu, L.J., Duan, Z., Tang, G.A., Liu, P.F., Ji, M.K., & Liu, Y.Q. (2022). A dataset of lake-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Tibetan Plateau. Earth Syst. Sci. Data, 2022, 14, 3791–3805.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5194/essd-14-3791-2022

数据信息:刘军志. (2022). 青藏高原湖泊流域属性数据集(v1.0)(1979-2018).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DOI: 10.11888/Terre.tpdc.272026. CSTR: 18406.11.Terre.tpdc.272026.

[Liu, J. (2022). A dataset of lake-catchment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Tibetan Plateau (v1.0) (1979-2018). National Tibetan Plateau Data Center, DOI: 10.11888/Terre.tpdc.272026. CSTR: 18406.11.Terre.tpdc.272026. ]

数据链接(中文):https://data.tpdc.ac.cn/zh-hans/data/0179716c-d9e0-409e-ae2c-97131dc456d9/

数据链接(英文):https://doi.org/10.11888/Terre.tpdc.27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