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套最系统的多年冻土监测数据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监测数据正式发布

[2021-09-16]   作者:赵林教授团队   来源 :  赵林教授团队

近日,赵林教授团队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IF=11.33)上发表了题为“A synthesis dataset of permafrost thermal state for the Qinghai–Tibet (Xizang) Plateau, China”的数据论文,介绍了研究团队长期在格尔木站积累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综合观测数据集,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的基本特征。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https://data.tpdc.ac.cn)作为该论文的数据仓储,目前已在线发布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综合监测数据集(2002-2018),用户可开放获取。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多年冻土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大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存在和变化强烈影响着区域乃至全球的水文、生态和气候系统。然而,由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人类生存条件差、交通极不便利,数据资源非常贫乏,尤其是在极高海拔的多年冻土区,这种状态不仅严重地限制了对于该区域气候、环境和冻土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和理解,也严重限制了适应于该区域遥感反演算法的研发、各类陆面乃至于地球系统模型的改进和模拟,而且也影响着该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规划。

过去近三十年,赵林教授带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调查与监测团队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进行了长期连续的监测和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开展了多年冻土水热状况的变化机理、模型模拟和生态效应综合研究,规范了多年冻土野外考察和定位监测的方法,建成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年冻土综合监测网络;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监测和第一手调查资料。赵林教授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本次发布的数据是他联合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藏北高原冰冻圈国家特殊环境与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团队成员共同首次向全球发布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系统观测数据。

该数据集包括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6个自动气象观测站、12个活动层及84个钻孔长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图1和2),主要观测要素包括气象(气温、降水、风速、比湿等)、多层土壤温度和水分、活动层厚度及冻土温度等观测数据;该数据集形成了能够基本覆盖青藏高原高平面的(包括可可西里无人区和阿尔金山无人区等区域)、与多年冻土有关的多要素观测数据;各观测数据在收集和处理过程中都已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为青藏高原水文模型、陆面过程模型和气候模型的验证、发展和改进提供支撑。

图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观测网络图

图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综合观测场

该研究得到了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1180,42071094,41701073)的共同资助。

文章信息:Zhao, L., Zou, D., Hu, G., Wu, T., Du, E., Liu, G., Xiao, Y., Li, R., Pang, Q., Qiao, Y., Wu, X., Sun, Z., Xing, Z., Sheng, Y., Zhao, Y., Shi, J., Xie, C., Wang, L., Wang, C., & Cheng, G. (2021). A synthesis dataset of permafrost thermal state for the Qinghai–Tibet (Xizang) Plateau, China.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13(8), 4207–4218. doi: 10.5194/essd-13-4207-2021

文章链接:https://essd.copernicus.org/articles/13/4207/2021/

数据链接:https://doi.org/10.11888/Geocry.tpdc.2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