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 地表水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7号点-平川桥径流观测数据-2015)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7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2014年底传感器出现异常,维修后3月25日调试正常。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平川乡黑河桥,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9.331667°,E 100.099722°,海拔1375米,河道宽度130米。2015年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波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说明包括: 水位观测,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7-12-24

黑河中下游生态水文模型模拟结果V1.0 (2001-2012)

本项目利用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HEIFLOW(Hydrological-Ecological Integrated watershed-scale FLOW model)对黑河中下游开展了生态水文过程模拟。模型使用了动态土地利用功能,采用了由胡晓利等提供的2000、2007、2011三期土地利用数据。 模拟的时空范围及精度如下: 模拟期:2000-2012年,其中2000年为模型预热期 模拟步长:逐日 模拟的空间范围:黑河中下游,模型面积90589平方公里 模拟的空间精度:地表和地下均采用1km×1km网格,地表共90589个水文响应单元;地下分5层,每层90589个活动网格 HEIFLOW模型模拟结果数据集包含以下变量: (1)降水量(单位:毫米/月) (2)黑河上游主要出山径流量观测值(单位:立方米/秒) (3)蒸散发量(单位:毫米/月) (4)土壤入渗量(单位:毫米/月) (5)地表产流量(单位:毫米/月) (6)浅层地下水水头(单位:米) (7)地下水潜水蒸发量(单位:立方米/月) (8)浅层地下水面上补给量(单位:立方米/月) (9)地下水出露量(单位:立方米/月) (10)河流-地下水交换量(单位:立方米/月) (11)黑河干流四个水文站(高崖、正义峡、哨马营、狼心山)河道流量模拟值(单位:立方米/秒) 上述前两个变量为模型驱动数据,其余均为模型模拟量。所有变量时间范围为2001-2012,时间尺度为月。空间分布式数据精度为1km×1km,数据格式为tif。 上述变量中,如遇负值,表示地下水排泄量(如地下水潜水蒸发量、地下水出露量、地下水补给河道量等)。如需地下水埋深,使用模型地面高程数据减去地下水水头数据即可,部分区域地下水水头可能高于地表,表明该处存在地下水出露。 此外,数据集还提供: 中下游模型建模范围(格式为.shp) 中下游模型地表高程(格式为.tif) 上述数据全部使用WGS_1984_UTM_Zone_47N坐标系。 以HEIFLOW_V1_ ET_2001M01.tif为例,说明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HEIFLOW: 模型名称 V1: 数据集版本号1.0 ET: 变量名 2001M01:2000年1月,其中M表示月份

2017-02-02

葫芦沟小流域河水和地下水(含泉水)DOC、DIC值(2015年7月-9月)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2015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流域河水和地下水DOC、DIC值。采样频率两周一次。 二、采样地点: (1)河水采样点有两个。 河水取样点一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出口水文断面处,经纬度为99°52′47.7″E,38°16′11″N。 河水取样点二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Ⅱ号区出口,经纬度为99°52′58.40″E, 38°14′36.85″N。 (2)地下水分泉水和井水取样点。 泉水取样点位置为流域出口东侧20m处,经纬度99°52′50.9″E, 38°16′11.44″N。 井水取样点位置东西支沟交汇处附近,经纬度99°52′45.38″E, 38°15′21.27″N。 三、测试方法: 样品DOC、DIC值是利用OIAurora 1030W TOC 仪器测试,检测范围:2ppb C-30,000ppm C。

2017-01-21

葫芦沟小流域降水、河水和地下水(含泉水)的氘氧同位素值(2015年7-9月)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2015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降水、河水和地下水δ2H、δ18O,采样频率2周/次。 二、采样地点 (1)降水采样点位于中科院寒区与旱区研究所生态水文站内,经纬度为99°53′06.66″E, 38°16′18.35″N; (2)河水取样点一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出口流量堰处,经纬度为99°52′47.7″E,38°16′11″N。河水取样点二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Ⅱ号区出口,经纬度为99°52′58.40″E, 38°14′36.85″N。 (3)地下水分泉水和井水取样点。泉水取样点位置位于流域出口东侧20m处,经纬度99°52′50.9″E, 38°16′11.44″N; 井水取样点位于东西支沟交汇处附近,经纬度99°52′45.38″E, 38°15′21.27″N。 三、测试方法 样品δ2H、δ18O值是利用PICARRO L2130-i超高精度液体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测定,其结果用相对于国际标准物质V-SMOW的测试精度分别δ值表示,测定精度分别0.038‰、0.011‰。

2017-01-20

葫芦沟小流域河水和地下水(含泉水)阴、阳离子值(2015年7月-9月)

一、数据描述: 数据包含2015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流域河水和地下水阴阳离子样品,进行测试分析。采样频率两周一次。 二、采样地点: (1)河水采样点有两个,河水取样点一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出口流量堰处,经纬度为99°52′47.7″E,38°16′11″N。河水取样点二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Ⅱ号区出口,经纬度为99°52′58.40″E, 38°14′36.85″N。 (2)地下水分泉水和井水取样点,泉水取样点位置为流域出口东侧20m处,经纬度99°52′50.9″E, 38°16′11.44″N。井水取样点位置东西支沟交汇处附近,经纬度99°52′45.38″E, 38°15′21.27″N。 三、测试方法: 样品阳离子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测试,测试精度为0.05mg/L ,阴离子是采用离子色谱仪(ICS1100)进行测试,测试精度为0.002mg/L 。

2017-01-18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径流观测数据集(8号点-高台桥)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7日至11月24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8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河桥,河道宽度210米。河床为泥沙,断面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9°23'22.93",N 99°49'37.29",海拔1347米。数据说明包括以下两部分: 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数据涵盖时间段6月17日至11月24日,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 流量观测:通过最新技术手段ADCP监测流量,获取精确的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单位(m3 s-1); 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多尺度观测试验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u et al. (2016),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7-01-05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2号点-312桥径流观测数据-2015)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2号点的河流水位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312国道黑河桥,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996667°,E100.427222°,海拔1485米,河道宽度,70米、20米。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包括以下部分: 水位观测,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 2015年2号点-312桥断面受到频繁人为扰动,断面上下游1km里范围内堤坝修建,水文断面面积不稳定导致水位流量曲线紊乱,测量期间未能获取稳定的流量水位曲线。 水位观测以2015年1月1日0:00时人工观测水位为标准,后期河道下切水文断面变化。导致测量基准水位发生改变出现负值;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6-07-26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1号点-213桥径流观测数据-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3日至2013年9月6日的黑河水文气象观测网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1号点的河流水位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213省道黑河桥,分为两个河道,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54'43.55",E100°20'41.05",海拔1546米,河道宽度330米。213桥分为两个断面,东面的为1号,西面的为2号。由于河道断面人为影响频繁无法获取稳定的水位流量曲线于2013年9月6日停止观测。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说明包括以下部分: 水位的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数据涵盖时间段2012年6月13日-2013年9月6日;流量观测,单位(m3 s-1);按照不同水位监测流量,获取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1号点-213桥断面受到频繁人为扰动,水文断面面积不稳定导致水位流量曲线紊乱,流量数据有待进一步观测。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6-07-26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2号点-312桥径流观测数据-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6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2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312国道黑河桥,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59′51.71″,E100°24′38.76″,海拔1485米,河道宽度,70米、20米。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说明包括以下部分: 水位的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数据涵盖时间段2012年6月19日-2013年12月31日;流量观测,单位(m3 s-1);按照不同水位监测流量,获取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2号点-312桥断面受到频繁人为扰动,水文断面面积不稳定导致水位流量曲线紊乱,流量数据有待进一步观测。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6-07-24

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2号点-312桥径流观测数据-2014)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黑河中游径流加密观测中2号点的河流水位和流速观测数据。观测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312国道黑河桥,河床为砂砾石,断面不稳定。观测点的经纬度是N38°59′51.71″,E100°24′38.76″,海拔1485米,河道宽度,70米、20米。水位观测采用SR50超声测距仪,采集频率30分钟。数据说明包括以下部分: 水位观测,观测频率30分钟,单位(cm);数据涵盖时间段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流量观测,单位(m3 );按照不同水位监测流量,获取水位流量曲线,依托水位过程观测获得径流量变化过程。2号点-312桥断面受到频繁人为扰动,水文断面面积不稳定导致水位流量曲线紊乱,测量期间未能获取稳定的流量水位曲线。缺值数据统一采用字符串-6999表示。 水文气象网或站点信息请参考Li et al. (2013),观测数据处理请参考He et al.(2016)。

2016-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