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 降水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排露沟流域加密观测区降雨截留观测数据

本数据来自排露沟流域出口右边冠层截留观测样地,该样地乔木植被为青海云杉林。 共在3个样地布设了18个截留槽,分别为: 样地号 云杉林截留槽编号 Ⅰ 1、2、3、4、5、6 样地号 云杉林截留槽编号 Ⅱ 7、8、9、10、11、12 样地号 云杉林截留槽编号 Ⅲ A、B、C、D、E、F 本数据集的数据主要包括:对照的大气降雨、林内穿透降雨、树干茎流、苔藓与枯枝落叶桶的透过雨量。该数据可用于研究青海云杉的冠层截留特征,并可用于发展青海云杉的降雨截留模型。 观测时间为2007年7月4日至9月28日和2008年5月8日至9月27日。

2013-10-16

祁连山寺大隆林区天老池流域样地小型蒸渗仪蒸散发数据集(2012年6月-9月)

本数据来自天老池流域样地,该样地植被类型为草地、灌丛、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 主要用自制的Lysimeter来观测青海云杉林林内的土壤蒸散发特征。 为流域蒸散发模型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每天的19:00左右利用精度为1g的电子称对内桶进行称量,如遇到降雨情况,观察渗漏桶内是否有渗漏水,如果有渗漏水应同时测量渗漏桶内渗漏水量。2011年观测时期为5月30日至9月10日;2012年观测时期为6月11日至9月10日。 观测仪器:1)标准20cm直径雨量筒量雨器。2)自制Lysimeter(直径30.5cm,桶高28.5)。3)电子天平(精度0.1g),用于观测自制Lysimeter的重量变化。

2013-08-04

祁连山天老池流域10天周期不同海拔降雨数据集

本试验选择了五个不同的海拔带,其海拔、经纬度分别为海拔3650米,经纬度99°55'24E,38°24'60"N;海拔3550米,经纬度99°55'28E,38°25'11"N;海拔3450米,经纬度99°55'38E,38°25'68"N;海拔3350米,经纬度99°55'37E,38°25'11"N;海拔3050米,经纬度99°55'42E,38°25'54"N。 在2011年5月31日至8月31日,自然降雨的情况下用雨量筒每隔十天分别对五个样点测量一次总降雨量。 要对比不同海拔降雨量的差异还得结合本项目在2011年草地气象站观测的降雨量数据。

2013-08-01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大野口排露沟林前草地站自动气象站数据集(2008-2009)

此数据集包含了大野口排露沟林前草地站2008-2009年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经纬度为100°17'E,38°34'N,海拔高度为2731m。 观测项目有:大气温湿观测(1.5m和3.0m)、风速(2.2m和3.7m)、风向、气压、降水、净辐射和总辐射、二氧化碳(2.8m和3.5m)、多层土壤温度(10cm、20cm、40cm、60cm、120cm和160cm)、土壤水分(10cm、20cm、40cm、60cm、120cm和160cm)及土壤热通量(5cm、10cm和15cm)。 具体的表头等信息请参见随数据一起发布的说明文档。

2013-07-31

祁连山天老池流域青海云杉林冠截留数据集

该数据为2011年至2012年的观测数据。 在海拔2800m青海云杉样带内设置30m×30m青海云杉林冠截留样地,在离样地50m左右的河道空旷地上布设有一台型号为DSJ2(天津气象仪器厂)虹吸式雨量计对林外降雨量及降雨特征进行观测。林内穿透雨采用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相结合。自动观测主要通过截留样地内布设的穿透雨收集系统实现,该系统由集水槽和自动记录仪组成。两根400cm×20cm的集水槽通过与DSJ2虹吸式雨量计相连接,通过自动记录仪连续记录林下穿透雨的变化特征。由于样地内青海云杉林林冠结构的空间变异性,在样地中还布设有人工观测的标准雨量筒对林内穿透雨进行观测。90个直径为20cm的雨量筒按照3m的间隔布设在样地中。每次降水事件结束且林内穿透雨停止后,雨量筒内的水量将会清空,并用雨量杯量取桶内穿透雨量。

2013-07-29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黑河流域业务气象站观测数据集

本数据集包含了甘肃和青海省气象局提供的黑河流域常规气象观测数据。数据内容包含: 1)马鬃山、玉门镇、鼎新、金塔、酒泉、高台、临泽、肃南、张掖、民乐、山丹和永昌(甘肃省境内)的逐日降雨、日照、蒸发和风温湿观测(2、8、14和20时); 2)酒泉、 张掖、 民勤(甘肃省)和 格尔木 、都兰、 西宁(青海省)的高空风向 风速、温度、 高度和 温度露点差数据(时间:8时、20时;气压:850、 700、 600、 500、 400、 300、 250、 200、 150、 100和 50百帕)。 3)酒泉、肃南 、金塔、丁新、民乐、张掖、高台、山丹、临泽、永昌、民勤(甘肃省)和托勒、野牛沟、祁连、门源、西宁、刚察、湟源的地面温度、露点、气压、变压(3小时和24小时)、天气现象(现在和过去)、变温、 能见度、云量、风向、 风速、 6小时降水及特殊天气。

2012-05-17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站自动气象站数据集(2008-2009)

此数据集包含了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站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的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站点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经纬度为100°08′E,39°21′N,海拔高度为1382m。 观测项目有:大气温湿梯度观测(1.5m和3.0m)、风速(2.2m和3.7m)、风向、气压、降水、净辐射和总辐射、二氧化碳(2.8m和3.5m)、土壤张力、多层土壤温度(20cm、40cm、60cm、80cm、120cm和160cm)及土壤热通量(5cm、10cm和15cm)。 具体的表头等信息请参见随数据一起发布的说明文档。

2011-08-07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野牛沟寒区水文站自动气象站数据集(2008-2009)

此数据集包含了野牛沟寒区水文站自动气象站2008-2009年的观测数据。站点位于青海省祁连县,经纬度为99°33'E,38°28'N,海拔高度为3320m。 观测项目有:大气温湿观测(1.5m和2.5m)、风速风向、气压、降水、总辐射、净辐射、多层土壤温度(20cm、40cm、60cm、80cm、120cm和160cm)、土壤水分(20cm、40cm、60cm、80cm、120cm和160cm)及土壤热通量。 具体的表头请参见随数据一起发布的数据使用说明。

2010-07-24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数据集(2008年3月-6月)

本数据集包含了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期间2008-03-08至2008-06-30共85天的张掖市观象台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观测点经纬度为100°16.8'E,39°05.094'N;海拔高度1378m。观测项主要有:降雨、云物理、天气雷达等

2010-07-21

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张掖区域气象站观测数据集(2008-2009)

本数据集包含了甘肃省张掖地区45个区域站2008-2009年的气象数据。其中两要素观测(空气温度和降雨)的有:甘州区的东大山林场、安阳;肃南县的马蹄寺;张掖的龙渠;山丹的军马二场;高台的马尾湖;临泽的板桥。三要素的观测(风向、空气温度和降雨)有:肃南县的 皇城、大河和康乐。四要素的观测(风向、风速、空气温度和降雨)有:高台县的天城、八坝、骆驼城、新坝、南华;临泽县的平川、新华、倪家营、鹦鸽嘴;甘州区的靖安、红沙窝林场、平原堡、大满、碱滩、石岗墩;山丹县的孤山子、龙首山林场、老军、李桥、东乐、军马一场、祁连山六墩、军马三场;民乐县的六坝、三堡、翟寨子水库、双树寺水库、海潮坝、大东干;肃南县的西水。五要素的观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空气温度和降雨)有:山丹县的焉支山林场;肃南县的明花。五要素的观测(气压、风向、风速、空气温度和降雨)有:山丹县的焉支山林场;肃南县:明花。六要素的观测(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空气温度和降雨)有:肃南县的大岔东顶、大岔、月牙台。数据记录单位遵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数据存储以整数表示,具体如下:温度扩大十倍记录;降水扩大十倍记录;风速扩大十倍记录。数据格式为ASCII码文本文件。

201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