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 黑河流域


荒漠植物优势种光合生理和水分生理观测资料(2014年6月-7月)

2014年6月下旬‒7月上旬,选定黑河下游荒漠植物优势种黑果枸杞和苦豆子,利用美国拉哥公司制造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LI-COR, USA),对荒漠植物光合生理和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

2016-01-12

黑河流域大冬树垭口观测站风吹雪数据(2014)

该数据包括大冬树垭口观测站(东经100度14分28秒,北纬38度00分58秒)2013年12月17日至2014年7月9日期间风吹雪事件过程中收集的吹雪通量沿高度的分布。

2016-01-11

黑河上游地貌面分布数据

黑河上游祁连附近地貌面包括一级剥蚀面(宽谷面),9级河流阶地面。阶地面分布数据主要通过野外考察获取,对各级地貌面分布范围进行GPS测量,在室内把野外资料进行分析,再结合遥感影像、地形图、地质图等资料,绘制得到黑河上游各级地貌面分布图。剥蚀面的年代在1.4Ma左右,黑河阶地形成晚于这一时代,都为晚更新世以来阶地。

2016-01-10

黑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情景数据

2012年黑河流域11区县投入产出表

2016-01-10

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集(2012-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的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采集方式为代表性采样,指能够采集到景观区域内的典型土壤类型,尽可能采集代表性较高的样点。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采取每个剖面的土壤样本。

2016-01-10

黑河葫芦沟小流域河水和地下水(含泉水)DOC、DIC和同位素值(2014年7月-9月)

数据包含黑河葫芦沟小流域河水和地下水(含泉水)水元素及同位素采集,采样评率两周一次。 采样地点: (1)河水采样点有两个,河水取样点一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小流域出口流量堰处,经纬度为99°52′47.7″E,38°16′11″N。河水取样点二位置为黑河上游葫芦沟Ⅱ号区出口,经纬度为99°52′58.40″E, 38°14′36.85″N。 (2)地下水分泉水和井水取样点,泉水取样点位置为流域出口东侧20m处,经纬度99°52′50.9″E, 38°16′11.44″N。井水取样点位置东西支沟交汇处附近,经纬度99°52′45.38″E, 38°15′21.27″N。 数据描述: 1、2014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流域出口河水和地下水DOC、DIC值。样品DOC、DIC值是利用OIAurora 1030W TOC 仪器测试,检测范围:2ppb C-30,000ppm C。 2、2014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降水、河水和地下水δD、δ18O值,样品δD、δ18O值是利用PICARRO L2130-i超高精度液体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测定,其结果用相对于国际标准物质V-SMOW的测试精度分别δ值表示,测定精度分别0.038‰、0.011‰。 3、2013年5月~9月葫芦沟小流域流域出口河水和土壤水DOC值,样品DOC值是利用analytikjena multi N/C 3100总氮总碳测试仪进行测定的。 4、2014年7~9月葫芦沟小流域流域出口河水和地下水DOC、DIC值,样品DOC、DIC值是利用OIAurora 1030W TOC 仪器测试,检测范围:2ppb C-30,000ppm C。

2016-01-10

黑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用水演变趋势数据

黑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用水演变趋势数据

2016-01-10

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土壤容重数据集(2012-2013)

该数据集包含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的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的土壤容重数据。黑河流域典型土壤样点采集方式为代表性采样,指能够采集到景观区域内的典型土壤类型,尽可能采集代表性较高的样点。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采取每个剖面的土壤样本。

2016-01-09

黑河流域张掖盆地灌区灌溉用水空间优化结果数据集

张掖盆地主要包括20个灌区,在分水任务的制约下,灌区地表水用量受到控制,但增大了地下水开采,导致中游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由于研究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复杂且频繁的交换,通过优化各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比例,有可能在总体上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本项目在不改变中游灌区需水量的前提下,研究了最大化正义峡的出流量(给定地下水储量约束)和最大化中游地下水储量(给定正义峡的出流量约束)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2016-01-09

荒漠植物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分布特征调查资料(2014)

在前一项目布设在黑河下游的3个荒漠不同类型调查观测场外部,选择与观测场平均长势和大小一致的不同种类荒漠植物,进行了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全根法调查。干重为80℃下的烘干重量,根冠比为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干重比值。种类有:沙拐枣、红砂、黑果枸杞、泡泡刺、苦豆子、骆驼蓬、柽柳等。

2016-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