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古遗址时空演变与环境变迁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f ancient sites in Hexi Corridor


本数据集的遗址数据来源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11 年编著出版的《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地图数据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http://www.geodata.cn/),包括:中国 90 m 分辨率 DEM;中国 1 ∶ 250000 一级、三级、四级和五级河流分级数据集;中国 1 ∶ 4000000 植被数据集;中国 1 ∶ 100000 现状沙漠数据集。通过整理河西走廊考古调查资料,应用文化分布界值文化重心等方法综合分析该区古文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并应用 GIS技术提取相应遗址点现今的环境(高程、河流、植被和沙地)信息,结合古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推测该区古今环境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该区域古文化演变的驱动机制。本数据集可直接为河西走廊地区遗址的古今演化提供一定的规律支撑。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该数据集以Excel格式存储,包含了两个工作表分别是“根据地名获取的经纬度表”和“根据书中提供信息获取的经纬度表。其中根据地名获取的经纬度表中的内容是“编号 、地点、遗址名称、 纬度/°N、经度/°E、 海拔/m 、考古学文化 、时代、 面积(平方米)、 文化层(米)”。根据书中提供信息获取的经纬度表中的内容是“编号 、地点、遗址名称、 纬度/°N 、经度/°E 、海拔/m 、考古学文化 、时代、 面积(平方米)、 文化层(米)、 植被。数据文件可以用office软件打开,或可导入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中。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候光良. (2021). 河西走廊古遗址时空演变与环境变迁.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11888/Paleoenv.tpdc.271278. CSTR: 18406.11.Paleoenv.tpdc.271278.
[Hou, G. (2021).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f ancient sites in Hexi Corridor.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11888/Paleoenv.tpdc.271278. CSTR: 18406.11.Paleoenv.tpdc.271278.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参考文献

1.安成邦, 王琳, 吉笃学, 陈发虎, 王鹏.(2006).甘青文化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和可能的环境动力. 第四纪研究, (06),923-927. (查看 )

2.安成邦, 王伟, 段阜涛, 等. (2017). 亚洲中部干旱区丝绸之路沿线环境演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地理学报, 72(5), 875-891. (查看 )

3.柴岩. (1999). 糜子.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查看 )

4.陈发虎, 安成邦, 董广辉, 等. (2017). 丝绸之路与泛第三极地区人类活动、环境变化和丝路文明兴衰. 中国科学院院刊, 32(9), 967-975. (查看 )

5.陈发虎, 张家武, 程波, 等. (2012). 青海共和盆地达连海晚第四纪高湖面与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变化. 第四纪研究, 32(1), 122-131. (查看 )

6.陈国科, 王辉, 李延祥, 等. (2014). 甘肃张掖市西城驿遗址. 考古, 59(7), 2-17. (查看 )

7.董光荣, 靳鹤龄, 陈惠忠. (1997).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 -黄土边界带移动与气候变化. 第四纪研究, 17(2), 158-167. (查看 )

8.董广辉, 杨谊时, 韩建业, 等. (2017). 农作物传播视角下的欧亚大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 地球科学, 47(5), 530-543. (查看 )

9.董广辉. (2013). 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演化及其环境动力研究进展与展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3(4), 67-75. (查看 )

10.段克勤, 姚檀栋, 王宁练, 等. (2012). 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的高分辨率冰芯记录. 地球科学, 42(9), 1441-1449. (查看 )

1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11). 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 北京, 文物出版社. (查看 )

12.韩建业. (2013).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考古与文物, 33(1), 28-37. (查看 )

13.侯光良, 许长军, 肖景义. (2012). 基于GIS 的4kaBP气候事左右甘青古遗址分布分析. 地理科学, 32(1), 116–120. (查看 )

14.李佳佳. (2006). 石羊河流域青土湖全新世植被与环境变化.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查看 )

15.Dong,G.H., Jia,X., An, C.B., Ma, MM.(2012).Mid-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prehistoric cultural evolution in easter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Quaternary Research, 77,23-30. (查看 )

16.Dong, G. H., Yang, Y. S., Liu, X. Y., Li, H. M., Cui, Y. F., Wang, H., Chen, G. K., Dodson, J., & Chen, F. H. (2018). Prehistoric trans-continental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Hexi Corridor, northwest China. The Holocene, 28(4), 621–628. (查看 )

17.Huang, C.C., Su, H.X. (2009). Climate change and Zhourelocations in early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5(2), 297-310. (查看 )

18.Li, Y., Wang, N.A., Li, Z.L., et al. (2011). Holocene palynologicalrecord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the controversies ofclimate system in the Shiyang River drainage basi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6(6), 535-546. (查看 )

19.Li, Y., Wang, N.A., Morril, C., et al. (2012). Millennial-scaleerosion rates in three inland drainage basins and theircontrolling factors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arid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65(1), 263-275. (查看 )

20.Liu, F.G., Zhang, Y.L., Feng, Z.D., et al. (2010).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Neolithic cultures of Gansu-Qinghai region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Megathermal. Journalof Geographical Science, 20(3), 417–430. (查看 )


资助项目

青藏高原全新世人类活动对环境演变的响应(2017-ZJ-903) (项目编号:2017-ZJ-903)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Project of Qinghai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数据使用声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104.45 West: 92.21
South: 37.15 North: 41.30
数据细节
  • 时间分辨率: 1000 year < x
  • 空间分辨率: -
  • 大小: 3 MB
  • 浏览: 2096 次
  • 下载量: 0 次
  • 共享方式: 保护期内
  • 数据时间描述: 距今55000-距今24000年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1-04-29

后提供下载

联系信息
候光良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导出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