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文化遗址时空演变及其驱动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ultural sites 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since Holocen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 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数据〔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科学数据镜像网站( http: / /www. gscloud. cn) 中的 90 m ×90 m 空间分辨率的 DEM 数据产品; 遗址数据主要基于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结果, 并结合相关省份文物地图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首先确定遗址的具体位置,经纬度不详的遗址结合谷歌卫星地图加以判读; 其次, 参考中国文物普查认定标准进行分类、确定年代( 剔除年代不详的点) , 少量跨年代遗址重复计算,最后按照考古学、历史学、年代学体系的特点, 将研究区遗址按文化类型和历史学的综合划分法统计。GIS 和 RS 等在聚落和区域考古研究的应用也渐趋成熟。利用 GIS 方法中最短路径模拟出青藏高原史前交通路线,利用核密度估计法根据输入的要素数据集计算整个区域的数据聚集状况, 从而产生一个连续的密度表面。能直观地表现研究对象的分布概率, 核密度值的大小代表遗址点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程度, 核密度估计值越大, 遗址点的分布密度越密。在通过平均最邻近指数测量每个要素的质心与其最近要素质心位置之间的距离, 计算所有最邻近距离的平均值, 并将其与假设随机分布中的平均距离进行比较,从 而判断研究要素是否为聚集分布。对属性在整个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 用于判断研究区域某一要素或现象在空间是否具有聚集特性存在本文采用全局Moran’s I 指数来测度青藏高原遗址点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程度。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该数据集以Excel格式存储,包含了3个工作表,分别是海拔、各阶段密度、零点指数。海拔工作表中有旧石器海拔、新石器海拔、青铜海拔、吐蕃分治海拔、吐蕃王朝海拔、元代海拔、明代海拔、清代海拔、近现代海拔和年代数据;各阶段密度工作表中有3个Sheet表分别是数量+面积、数量、密度和相应的自然分区,分别表示旧石器时期遗址数量和密度、新石器时期遗址数量和密度、青铜时期遗址数量和密度、吐蕃分治时期遗址数量和密度、吐蕃王朝时期遗址数量和密度、元代遗址数量和密度、明代遗址数量和密度、清代遗址数量和密度、近现代遗址数量和密度;零点指数工作表中有2个Sheet表分别表示最零点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最邻点指数中有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吐蕃部落、吐蕃王朝、元、明、清、近现代遗址的平均观测距离预期平均距离、最邻近比率、z 得分p值。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候光良. (2021). 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文化遗址时空演变及其驱动.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11888/Paleoenv.tpdc.271277. CSTR: 18406.11.Paleoenv.tpdc.271277.
[Hou, G. (2021).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ultural sites in Qinghai Tibet Plateau since Holocen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11888/Paleoenv.tpdc.271277. CSTR: 18406.11.Paleoenv.tpdc.271277.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参考文献

1.安成邦, 王琳, 吉笃学, 陈发虎, 王鹏.(2006).甘青文化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变化和可能的环境动力. 第四纪研究, (06),923-927. (查看 )

2.李开封,朱诚,王鑫浩,曹波,赵小帆.(2013).旧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贵州遗址空间分布及其自然环境背景. 地理学报, (01),58-68. (查看 )

3.侯光良, 许长军, 曹广超. (2017).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全新世中期人类扩张的时空模拟. 第四纪研究, 37(4),709-720. (查看 )

4.崔一付,刘雨嘉,马敏敏.(2018).青藏高原东北部官亭盆地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02),152-164. (查看 )

5.Dong,G.H., Jia,X., An, C.B., Ma, MM.(2012).Mid-Holocene 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prehistoric cultural evolution in easter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Quaternary Research, 77,23-30. (查看 )

6.Chen, F.H., Wu, D., Chen, J.H.(2016). Holocene moisture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volu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recorded by Lake Qinghai and its environs: A review of conflicting proxie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5(24),111-129. (查看 )

7.谢传礼,翦知湣,赵泉鸿,汪品先.(1996).末次盛冰期中国海古地理轮廓及其气候效应. 第四纪研究(01),. doi:CNKI:SUN:DSJJ.0.1996-01-000. (查看 )

8.侯光良, 许长军.(2016).过去200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2),56-62. (查看 )

9.马敏敏,董广辉,贾鑫,张占仓.(2012).青海省化隆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纪研究(, 32(3) : 209-218. (查看 )

10.黄春长,郭永强,张玉柱,周亚利,赵辉,郑紫星,刘涛.(2019).青海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全新世地层序列与史前灾难研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02),434-455. (查看 )

11.Yi, X., Liang, y.y., Huerta-Sanchez, E. (2010).Sequencing of 50 human exomes reveals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 Science, 329(12),75 -78. (查看 )

12.Lu, H.Y. (2012). Modern pollen distributions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fer functions for reconstructing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30(12), 947-966. (查看 )

13.汤惠生,周春林,李一全,梁中.(2013).青海昆仑山山口发现的细石器考古新材料. 科学通报, (03),247-253. (查看 )

14.黄姣,高阳,赵志强,李双成.(2011).基于GIS与SOFM网络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地理研究(09),1648-1659. (查看 )

15.张德二,李红春,顾德隆 & 陆龙骅.(2010).从降水的时空特征检证季风与中国朝代更替之关联. 科学通报, 55 (01),60 -67. (查看 )


资助项目

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18-006) (项目编号:2018-006) Qingha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Foundation Project

青藏高原史前文化分区及交流路线与环境(41761018) (项目编号:41761018)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1761018

数据使用声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1. 2024-06-25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2. 2024-06-24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3. 2024-06-21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4. 2024-06-19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5. 2024-06-13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6. 2024-06-08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7. 2024-06-07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8. 2024-06-02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9. 2024-05-28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0. 2024-05-2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1. 2024-05-25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2. 2024-05-19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3. 2024-05-17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4. 2024-05-13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5. 2024-05-08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6. 2024-05-0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7. 2024-05-04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8. 2024-04-30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9. 2024-04-25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20. 2024-04-20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暂无数据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下 载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104.47 West: 73.19
South: 26.00 North: 39.47
数据细节
  • 时间分辨率: 100 year < x < 1000 year
  • 空间分辨率: -
  • 大小: 8 MB
  • 浏览: 1844 次
  • 下载量: 423 次
  • 共享方式: 开放获取
  • 数据时间描述: 距今15000年-距今1000年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1-05-18
联系信息
候光良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导出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