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降雨侵蚀力数据集(1960-2019)

A dataset of rainfall erosivit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1960-2019)


本数据集为1960-2019年青藏高原逐年的降雨侵蚀力的栅格数据集。利用青藏高原及周围150km范围内129个站点1960-2019年的日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其中74个站点位于青藏高原内部,55个站点位于外部,计算方法与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算法一致,采用WGS_1984坐标系和Albers投影(中央经线105°E,标准纬线25°N和47°N),然后逐年进行克里金插值生成栅格图,空间分辨率为250m。降雨侵蚀力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子,也是CSLE、RUSLE等模型计算的基础因子。整编完善的长时间序列日降雨资料的数据精度高,提高降雨侵蚀力估算的准确性,也有助于进一步精确估算青藏高原土壤侵蚀量。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青藏高原R逐年数据
数据文件命名:Tibetan_Plateau_R_yyyy.tif,表示青藏高原第yyyy年的降雨侵蚀力状况
数据读取方式:该数据可直接用Arcgis打开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章文波. (2022). 青藏高原降雨侵蚀力数据集(1960-2019).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11888/Terre.tpdc.272546. CSTR: 18406.11.Terre.tpdc.272546.
[Zhang, W. (2022). A dataset of rainfall erosivity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1960-2019).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11888/Terre.tpdc.272546. CSTR: 18406.11.Terre.tpdc.272546.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数据使用声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104.76 West: 73.49
South: 25.95 North: 40.10
数据细节
  • 时间分辨率: 年
  • 空间分辨率: 100m - 1km
  • 大小: 316 MB
  • 浏览: 1371 次
  • 下载量: 0 次
  • 共享方式: 保护期内
  • 数据时间描述: 1960-2019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2-06-09

后提供下载

联系信息
章文波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导出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