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河谷农区麦类作物产量形成的特点和西藏生境对小麦籽实的生理效应(1973-1976)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crop yield formation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Tibetan Habitats on Wheat seeds in Tibet Valley Agricultural Area (1973-1976)


西藏的农业集中分布在藏南雅鲁藏布江流域和藏东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河谷农区的耕地面积占全自治区耕地总面积的75%,粮食产量占全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小麦、裸大麦(西藏称青稞)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面积的80%以上,而河谷农区的小麦、裸大麦,又占全自治区小麦、裸大麦播种面积的75%和总产的82%。河谷农区处于北纬28-31°之间,海拔在2700—4100米范围内,属于高原温带气候,土壤、水利条件较好,作物产量较高。但是解放前在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下,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亩产仅百余斤。解放后,特别是1972年以来,在河谷农区大面积推广冬小麦,促进了耕作制度的变革,粮食产量显著上升。1975年全区粮食总产比1965年增长50%以上,比民主改革前的1958年增长1.5倍以上。1977年全区冬麦播种面积近70万亩,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冬小麦种植范围已由原来的海拔3000米以下地区,扩展到海拔4100米以下的广大地区,西藏高原已由历史上的春麦区,发展成为春麦、冬麦兼种区。1977年河谷农区冬小麦的平均亩产超过了400斤,裸大麦、春小麦的平均亩产亦达300斤,各地还出现了一批小麦、棵大麦亩产千斤以上的高产田块,最高亩产量达到1673斤。


数据文件命名方式和使用方法

该数据集以Excel格式存储,包含了16张工作簿是关于西藏河谷农区麦类作物产量形成的特点和西藏生境对小麦籽实的生理效应,分别是
1、西藏麦类作物的高产记录
2、西藏与外省区麦类作物的产量结构
3、西藏与外省区高产小麦田的产量结构
4、春小麦品种在西藏的生育期表现(引自西藏自治区农科所拉萨1964年)
5、西藏春小麦地方品种的生育期类型及其经济性状(引自西藏自治区农科所拉萨1964年)
6、裸大麦品种在西藏的生育期表现(引自西藏自治区农科所拉萨1963年)
7、西藏河谷与外省区麦类幼穗分化期的长度
8、昌都与外省区冬小麦幼穗分化期的长度
9、平原地区小麦品种引进西藏后千粒重的变化(日喀则地区农试场1956,1957年)
10、平原地区小麦品种引进西藏后干粒重的变化(昌都地区农试场1971年)
11、不同海拔高程对肥麦性状的影响(1974年)
12、肥麦在日喀则与扬州的茎秆性状
13、小麦在不同地区的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天数
14、小麦在不同地区的籽粒干物质积累强度(克/千粒/天)
15、小麦在不同地区的每穗干物质积累强度(毫克/穗/天)
16、昌都冬麦最后三叶抽穗后至变黄的天数


本数据要求的引用方式 查看数据引用帮助 数据引用必读
数据的引用

路季梅. (2022). 西藏河谷农区麦类作物产量形成的特点和西藏生境对小麦籽实的生理效应(1973-1976).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DOI: 10.11888/HumanNat.tpdc.272553. CSTR: 18406.11.HumanNat.tpdc.272553.
[Lu, J. (2022).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crop yield formation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Tibetan Habitats on Wheat seeds in Tibet Valley Agricultural Area (1973-1976). A Big Earth Data Platform for Three Poles, DOI: 10.11888/HumanNat.tpdc.272553. CSTR: 18406.11.HumanNat.tpdc.272553. ] (下载引用: RIS格式 | RIS英文格式 | Bibtex格式 | Bibtex英文格式 )

文章的引用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84). 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 西藏作物.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查看 | 下载 | Bibtex格式)

使用本数据时必须引用“文章的引用”中列出的文献,并进行数据的引用


数据使用声明

为尊重知识产权、保障数据作者的权益、扩展数据中心的服务、评估数据的应用潜力,请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所产生的研究成果中(包括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数据产品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等成果),明确注明数据来源和数据作者。对于转载(二次或多次发布)的数据,作者还须注明原始数据来源。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n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CC BY 4.0)


相关资源

1. 2024-06-21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2. 2024-06-14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3. 2024-06-11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4. 2024-06-09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5. 2024-06-07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6. 2024-06-05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7. 2024-06-04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8. 2024-06-02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9. 2024-05-2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0. 2024-05-21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1. 2024-05-18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2. 2024-05-1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3. 2024-05-15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4. 2024-05-10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5. 2024-05-09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6. 2024-05-08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7. 2024-05-06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8. 2024-05-04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19. 2024-05-02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20. 2024-04-13 10*   用途:免登录下载 ……

暂无数据

数据评论

当前页面默认显示 中文 评论 显示所有语种的评论

下 载 关注
关键词
空间位置
East: 99.10 West: 78.40
South: 26.83 North: 36.48
数据细节
  • 时间分辨率: 年
  • 空间分辨率: --
  • 大小: 0.06 MB
  • 浏览: 504 次
  • 下载量: 143 次
  • 共享方式: 开放获取
  • 数据时间描述: 1973-1976
  • 元数据更新时间: 2022-06-10
联系信息
路季梅  

分发方: 时空三极环境大数据平台

Email: poles@itpcas.ac.cn

附件信息
导出元数据